和洪秀才八首 其三
愛酒希元亮,敲門重子猷。
孤松將秀嶺,萬竹已搖秋。
懶去手搔發,興來書映眸。
此生當皎皎,毋作夢中游。
愛酒希元亮,敲門重子猷。
孤松將秀嶺,萬竹已搖秋。
懶去手搔發,興來書映眸。
此生當皎皎,毋作夢中游。
喜愛飲酒希望能像陶淵明,看重訪友如同王子猷。孤獨的松樹挺立在秀麗的山嶺,萬竿翠竹已在秋風中搖曳。慵懶時用手撓撓頭發,興致來了便讀書入眼。這一生應當光明磊落,不要在夢中虛度時光。
希:希望,仰慕。元亮: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名士,他曾雪夜乘舟去拜訪戴安道,到了門口卻又返回,人問其故,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將:立,挺立。
皎皎:清白、光明磊落的樣子。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追求精神自由、向往高潔品格的心境下創作此詩,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些紛擾,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潔品質和瀟灑生活的追求,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志趣和情懷。
夜掃歌樓集鈿車,白頭占曲點紅牙。梁間三日余音在,偷得新腔遍狹邪。
初學鶯簧響露梢,還疑鳳吹拂云霄。金屏笑劇如花女,紅豆憑將記曲拋。
莫論歌難聽亦稀,坐中有客欲沾衣。不看天上行云駐,試辨林端木葉飛。
曾憐古調背同時,廿載心期老曲師。為是唱情聽不得,鬢邊先著幾莖絲。
歌郎酒客盡知名,畫燭紅妝作隊迎。檐竹蕭蕭香閤里,花叢十月坐流鶯。
緩節安歌妙入神,玉盤鈴走串珠勻。小姬情事防人覺,挽著雙蛾不肯顰。
輕染鴉黃拂髻鬟,鶯雛巧笑斗雙彎。不知《水調》聲能苦,蹙損橫波一寸山。
十分飛盞任君銜,四座無聲罷酒監。更請白頭歌一曲,不須看舞越羅衫。
危樓年少記登臨
老矣重來力不禁
風月欲談嫌許事
山川不險似人心
淡煙衰草鄉關遠
細雨黃花節序深
雖有小詩行樂處
世無知己為誰吟
詩壘摩空悍且堅,不聞垂老減精專。
直追雪唱難賡續,靜葆冬心肯棄捐。
團扇風標閒處識,丹爐火候定中圓。
苦憐頑鈍無高詠,江海羈違敢浪傳。
木樨香里作新寒,
獨守鴛衾到夜闌。
卻笑鄰閨嬌妹小,
空階拜月祝團圞。
青春無復駐年華,
幾度江梅暗憶家。
惆悵新愁添白發,
鬢邊如雪映寒花。
春來舊夢怕重溫,
遙憶江南盡淚痕。
布被年深難引睡,
瓦盤膏淺易成昏。
關心最是五更漏,
回首難忘一飯恩。
千里故園今夜永,
不堪風月滿柴門。
無正文。
憶曾把酒泛湘漓,
末利毬邊擘荔枝。
一笑相逢雙玉樹,
花香如夢鬢如絲。
歷數中興將,誰為第一功。兩朝忠衛上,四海雅推公。富貴無危溢,哀榮有始終。吾知尚遺恨,不見朔庭空。
日照寒窗竹影虛
空山寂寂子云居
靈犀一點真靈物
一遇奇窮一灑如
螭文隱起護豐碑,祖烈開天不盡思。魚藻興懷空悵望,來游先到九龍池。
松風一道瀉寒泉,碧瓦鱗鱗白玉欄。一自路荒清蹕后,廿年想殺老中官。
遙聞李白在揚州,銀甕葡萄晚自愁。曲罷廣陵人不見,蕭條楓葉映寒流。
當時恩譴異長沙,春見唐昌兩度花。幕府夜來頻問帖,玉鞭金勒向誰家。
山坳隱隱露人家
大樹連云鎖晚霞
此日談空無片葉
來春仍作滿林花
偶來杏塢思春燕
莫對寒枝恨暮鴉
落向波間漂水上
圣人會意作浮槎
睡起捲簾無力。薄暮欄桿閑立。
洗雨勒輕寒,一陣落梅風急。
堪惜。堪惜。吹散滿庭香雪。
枯木寒鴉夕照遲,大書深刻壁間詞。淋漓元氣千秋筆,儼雅堂前第二碑。
輪囷肝膽定交初,同吊雙忠古憤攄。留與南疆談掌故,水曹楹帖狀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