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訪張有功不值
遙聞李白在揚州,銀甕葡萄晚自愁。曲罷廣陵人不見,蕭條楓葉映寒流。
當時恩譴異長沙,春見唐昌兩度花。幕府夜來頻問帖,玉鞭金勒向誰家。
遙聞李白在揚州,銀甕葡萄晚自愁。曲罷廣陵人不見,蕭條楓葉映寒流。
當時恩譴異長沙,春見唐昌兩度花。幕府夜來頻問帖,玉鞭金勒向誰家。
遠遠聽聞張有功在揚州,看著銀甕中的葡萄酒在暮色里獨自生愁。彈罷《廣陵散》卻不見友人身影,蕭瑟的楓葉倒映著寒冷的江流。當年您蒙恩貶謫與賈誼貶長沙不同,春天已見過唐昌觀的花兒兩次開放。幕府昨夜多次詢問您的消息,那裝飾華美的車馬如今去了誰家?
銀甕葡萄:銀制酒甕中的葡萄酒,代指美酒,此處烘托愁緒。
廣陵:揚州的古稱,因隋朝設廣陵郡得名。
恩譴:指受皇帝貶謫,含“雖貶猶恩”之意。
長沙:漢代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此處用典對比友人境遇。
唐昌:唐昌觀,唐代長安著名道觀,以牡丹著稱,此處代指時光流逝。
幕府:地方軍政長官的官署,此處指張有功任職的機構。
玉鞭金勒:玉制馬鞭、金飾馬絡頭,代指華麗的車馬,喻指友人行蹤。
此詩當為詩人前往揚州拜訪友人張有功未遇時所作。詩中提及“恩譴”“幕府”,推測張有功或曾有貶謫經歷,后任職于幕府機構;“春見唐昌兩度花”暗示時間跨度兩年,可能詩人在春日再訪仍未遇,故生感慨。
全詩圍繞“訪而不值”展開,前半寫訪時場景(聞訊、尋而不見、秋景蕭瑟),后半追述友人過往(恩譴、時光流轉)與近況(幕府問詢、行蹤難覓),將個人情感與友人境遇結合,層次清晰,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訪友抒懷之作。
悲宇宙之無窮兮,而生人之多艱。慨興亡之交迭兮,而天運好常還。奕舉措之垣舛兮,一子以之亂盤。惟岳王之死忠死其所也,惜在軍之君命猶執義之罔堅也。何有宋之忠厚兮,而輾轉亡于海堧也。自古莫不有喪兮,繄獨使百世有馀嘆也。惟國君之死社稷兮,何逐逐極地而窮天也。胡群公之忠耿耿以蹇蹇兮,不能濟主于艱難也。豈大運之既去而莫留兮,人勝而天則然也。彼胡元之誠夷兮,昧此三恪而舍旃存宋祀于崖之一丸也。宜國祚之不昌兮,嘻猗哉繄我明之表大忠而顯慈元也。揭日月而中天兮,扶綱常于既顛也。
夢好山晴曉不知,船邊今日見須眉。向來快寫昆崙地,元有薰風綠盡時。
孤云出岫暮鴻飛,去住悠然兩不疑。我自欲歸歸便了,何須更說世相遺。
白鳳啄冰翔碧落,玉龍帶雪下瑤臺。天花不斷四時雨,地軸長奔萬壑雷。茗椀試將新石乳,山衣濕透古莓苔。重來記得曾游處,顧影澄潭日幾回。
片雨明河拭,雙星閣道臨。論歡天上別,驚候旅中深。夕吹催飛藿,商聲動早砧。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時心。
舟楫徒能具,江湖未可行。轉移天地力,留滯古今情。風漾鷗波細,潮平鷺渚生。中流看鼓舵,更聽棹歌聲。
假乘試行游,北望高山岑。翩翩征鳥翼,蕭蕭松柏陰。感時多辛酸,覽物更傷心。性命有定理,禍福不可禁。唯見云際鵠,江海自追尋。
金精發奇氣,劍去虎亦無。鴟夷已浮江,滕王不可呼。沉沉數千載,一鳥下平蕪。
渴驥奔猊吼未降,天開懸磴道炎邦。漢朝勛業留臺嶺,唐代聲名自曲江。歸路若為香一片,上供何但翠千雙。經行北望中原淺,莫更關前有吠厖。
使君開府來,京口酒可飲。公才真曲糵,留滯已再稔。江山助詩興,草木入題品。冰霜寒正嚴,為國護饔寢。
不及遼陽雁,乘風渡黑河。偏愁矰繳密,詎畏雪霜多。歲月愁中盡,滄桑夢里過。孤心寄明月,夜夜照蓬婆。
三冬氣凜冽,獨立千崖雪。橫斜溪上梅,影落溪橋月。
柳絲未可折,芳草茁未芽。徘徊西郊道,惆悵落日霞。
謝家池館半蒿萊,話舊重斟竹下杯。漁艇夜隨雙澗入,蓽門晴向五峰開。求田計總輸秦客,張樂人猶指漢臺。不是北山迷出處,煩君騎馬到蒼苔。
馀慶源真相,求賢佐裕陵。知幾捲箔早,戡變叱龍升。靜德群邪震,清心后世矜。大恩知欲報,圣孝已踰曾。溫厚同光獻,剛廉法寶慈。擁扶樂推圣,照徹托公欺。南紀歸忠魄,東朝足素規。仁明存舊幄,常似補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