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曲四首 其二
洲邊新水到漁磯,路上輕風揚酒旗。短短荷根難結藕,青青柳色易成絲。鹍弦鶴笛遙相和,銀燭金尊晚并移。低唱竹枝云霧里,免教明月妒娥眉。
洲邊新水到漁磯,路上輕風揚酒旗。短短荷根難結藕,青青柳色易成絲。鹍弦鶴笛遙相和,銀燭金尊晚并移。低唱竹枝云霧里,免教明月妒娥眉。
形名未立,
朕兆未分。
全無巴鼻,
徹底渾崙。
春盡尋芳自怨遲,故為驕蹇正情癡。瘦留豐態渦雙頰,笑帶啼容蹙兩眉。瓊拌脂缸珠拌粉,金鑲蘭藥玉鑲芝。昌陽香溢盆池外,過院東風未盡知。邂逅高唐日未曛,誰言暮雨又朝云。佩環留質亦何益,香火尋盟空復云。雁帛傳書詢隱語,鮫綃織句擬《回文》。蓬山有客聞長恨,不怨君王怨六軍。
泥墻草屋雞聲咽。二千里外看明月。地已入江淮。風沙何倍來。
鄉愁人似醉。強伴昏燈睡。雁到怪無書。連朝并雁無。
忽忽此生成過去,茫茫前事苦低徊。
舊栽喬木高于屋,三宿空桑劫有灰。
少日氣吞云夢澤,中年哀入望思臺。
無端萬里長風興,時作波濤卷夢來。
老樹陰中閑日月,
小池波面醉家鄉。
朝登北山頭,千里入平望。本欲寄吾懷,胡為返惆悵。晴云隨白日,西去沒青嶂。素絲行滿頭,吾年安可壯。
朝登北山頭,悠悠望江水。水流無還期,人老行已矣。勸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生無死何有,原終乃知始。
漢寶缺角威斗亡,永嘉六璽歸晉陽。中間竊奪數十載,天生漢甥劉元海。元海二角真英雄,蛟龍那得居池中。可憐王侯降編戶,劉淵名但鐫頑銅。此銅鐫印尚青組,隨陸文兼絳灌武。朱范同門傳五經,曾以舊緘封印土。無端玉璽來河汾,改元刻瑞增三文。平陽光昌漢天子,豈監司馬家兒軍。當涂典午皆成篡,昭烈廟中出降禪。公主之孫能復仇,人心到底思東漢。惜哉和曜性不仁,不及李淵生世民。若使石符奉漢璽,諱淵久已如唐人。我今得印系之肘,剛卯金刀辟邪鈕。回水為淵屬象形,想見單于文在手。
本來沙路有人行,
溪水長干江水平。
過去中元游十日,
中秋毛水月空明。
庭草真傳到晦翁,無端萬紫與千紅。可知肝膽朱門學,不在經書傳注中。
風月無邊問荅時,青山活水滿吾詩。若除流動天機外,老子平生自不知。
斯道乾坤自古今,濂溪主靜獨吾心。孔顏樂處真何事,愿與諸賢更一尋。
舉業經書也圣功,人間道眼費圓融。夜來睡醒羅浮夢,月滿秋江數十峰。
百泉清,叢檜碧。風卷虬枝,箕踞依頑石。迤邐太行疏乳液。中有高人,俯仰尋遺跡。
晉公和,曾卜宅。明哲全生,寒暑陶然適。半嶺嘯聲驚木客。阮屐嵇琴,此輩無容責。
廟略清談領搢紳,
中書堂上太平身。
極知氣數天公事,
焉用安危社稷臣。
夷甫遠籌營兔窟,
季鷹秋興憶鱸莼。
過江名士知誰在,
太息夷吾一輩人。
大甲行過又大安,
雙流中峙好岡巒。
百年遺恨傷亡國,
一代孤臣此駐鞍。
辟地有功民愛戴,
回天無力涕汍瀾。
我來訪古尋遺井,
萬丈沖霄劍氣寒。
旁人嘲我。甚鬢毛都禿,齒牙頻墮。不記是、何代何年,盡元祐熙寧,儂常喑么。退下驢兒,今老矣、豈堪推磨。要掛冠神武,幾番說了,這回真個。
親朋紛紛來賀。況弟兄對榻,兒女團坐。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時來,二郎休作。白苧烏巾,誰信道、神仙曾過。揀人間、有松風處,曲肱高臥。
蕭蕭竹樹暮窗疏,
鎮日孤吟嘆索居。
滿地落花人去后,
一天寒雨雁來初。
馮生有鋏家何在,
蘇子無田愿久虛。
薄宦窮愁成底事,
一回搔首一躊躇。
天開圖畫好溪山,
星聚亭依水石間。
錦繡叢中堆翡翠,
白云深處聽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