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龍清老三首 其三
騎驢覓驢真可笑,以馬喻馬亦成癡。一天月色為誰好,二老風流各自知。
騎驢覓驢真可笑,以馬喻馬亦成癡。一天月色為誰好,二老風流各自知。
不寒不暖晴時節,開箱袷衣初試。酒舫重移,釣竿新把,且學老漁身世。
花開楝子,看風過搖涼,水痕都紫。兩岸人家,晝長門掩正蠶市。
枝頭青杏尚小,只桑陰、豆莢肥綠如指。土沒鞋平,衫兜扇出,又過斜陽山寺。
紅橋雁齒。有曲港通船,草香蘅芷。除卻閑鷗,問誰能到此。
忽訝朱樓起,凌空氣象殊。藻香分璧水,樹色傍城隅。
劍合長虹燦,燈懸片月孤。臨風慚作賦,叨醉步兵廚。
空齋不耐寂,乘興數登樓。問月敲棋夜,翻書下榻秋。
煙光四野合,云樹一天浮。吟眺渾忘去,憑欄豁醉眸。
后生修飾正爭妍,
老者何顏與拍肩。
竹徑柴門閉深寂,
嵇康只愿得高眠。
明月出東岑,松梢散遠陰。
光連滄海玉,影碎碧波金。
隔水望無極,高秋寒不禁。
舊知千里別,悽斷百年心。
氣壓春工千萬枝,灑然開我合琉璃。知渠有美自難禁,不待雪深風勁時。
欲開不開香滿枝,小池枝映碧琉璃。嶺頭功德真相似,不點光明待幾時。
點點新霜上鬢須,深藏誰辨握中瑜。
曾為上寢斜封濫,可使人譏曲學諛。
已作鳳飛天外者,安能鳧泛水中乎。
近來贈誄多虛美,自考平生合謚愚。
攀枝已訝眾猱升,
渡水驚牽百丈藤。
真見飛行都絕跡,
西京那數戲橦縆。
貔貅十萬抵胡天,
拔幟登壇眾志堅。
虜得降王期報國,
論功不羨勒燕然。
驅馬雄關上,中原獨俯臨。
靈山龍窟遠,淮水朗陵深。
一道開南北,千尋峙古今。
從來形勝地,空復系人心。
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經秋。閨人夢去飄羅剎,野鬼魂歸哭髑髏。百道舳艫催轉粟,連營刁斗警傳籌。排燈閒看平臺記,七日功成想故侯。
絕島桑麻久太平,僑居人總買田耕。但存清吏埋羹節,那有奸民歃血盟。諧價苞苴官判牘,曼聲絲肉妓傳觥。釀成一片涂膏地,太息憑誰問主名。
提兵鷺島發峨舸,家世通侯鎮海波。韜略可施何太緩,萑苻初起本無多。懸軍翻慮為猿鶴,列陣徒聞仿鸛鵝。自是軍謀要持重,幾時奏聽凱旋歌。
易將應看賊首函,到營又似勒枚銜。翻疑充國屯田守,豈有辛毗仗節監。臥甲征夫聽夜柝,搗砧思婦寄秋衫。祭風臺畔檣烏轉,枉費催開海舶帆。
眾志成城百戰場,直同疏勒守危疆。登陴慷慨三通鼓,搏賊創殘半段槍。甲鎧煮來聊作食,蠟丸書罷不成章。阿誰遣送吹篪嫗,吹散重圍萬堵墻。
地接扶桑日早烘,采珠人勝掘雷公。
洋行領袖閩商占,苗洞山川象郡通。
孔雀尾開金扇綠,巨蝦殼制寶鐙紅。
海航往往風旋去,吹墜山頭一葉同。
白下西風落葉侵,重來此地一登臨。
清笳皓月秋依壘,野燒寒星夜出林。
萬古河山應有主,頻年戈甲苦相尋。
從教一掬新亭淚,江水平添十丈深。
岳陰萬片惹云肥,
暑氣猶留凝不飛。
野徑偶然成遠望,
江湖何地卜漁磯。
中扃自清涼,
穿鑿多門戶。
神凝一氣歸,
陋哉勤納吐。
靈峰特立萬山中,
秋逼濃嵐愈郁蔥。
旁絕逶迤雖寡助,
其如氣象自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