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
攀枝已訝眾猱升,
渡水驚牽百丈藤。
真見飛行都絕跡,
西京那數戲橦縆。
攀枝已訝眾猱升,
渡水驚牽百丈藤。
真見飛行都絕跡,
西京那數戲橦縆。
攀著樹枝時已驚訝像眾多猿猴般敏捷攀登,渡水時更吃驚要拉著百丈長藤。真看到飛禽走獸都不見蹤跡,西京那些玩竿技走繩索的技藝哪能與之相比。
猱:猿猴。
百丈藤:長長的藤條。
飛行:指飛禽走獸。
西京:指長安。
戲橦縆:玩竿技和走繩索的雜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中遇到渡水的艱難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處于交通不便、自然環境較為原始的地區,渡水成為一種充滿挑戰的經歷。
這首詩以渡水為主題,生動描繪了渡水時的驚險情景。其獨特之處在于通過夸張和對比手法,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特殊經歷的敏銳捕捉。
古今唐肆馬紛紛,閑把彭殤折半分。只有莊生能遠此,豈徒顏子不如君。五旬萬有八千日,十分多拚三四人。況在宗祧遺德下,不經微賤不經貧。
為我殮王,送之北邙。誓將從汝,不惜新喪。王魂已歸土,同穴終何補。利刃懷滿身,欲切奴為脯。奴血何淋漓,痛楚莫予侮。自剄以報王,黃泉相鼓舞。夫為王,妃是我。皎如霜,身可裸。何必衣與裳,禮義為包裹。天留一縷絲,以為絕命資。徒勞強暴守,蟬蛻不曾知。
長憶先君念母家,慚予小子近如遐。幸陪花萼相輝好,更喜螽斯世澤賒。
落魄須眉在,招魂部曲稀。生還非眾望,死戰有誰歸!蹈險身謀拙,包羞心事違。江東父老見,一一問重圍。
深隱猶疑世上聞,桃花還泄洞中春。當時不得漁人入,將謂人問幾世秦。
著書談玄俱一偏,柳和伊任孔大全。禹稷顏回乃同道,出處得喪醒醉眠。
名士多于鯽,長安望若仙。緬懷高會日,猶是中興年。剪燭談陳跡,零珠剩小箋。槐龍如舊識,婀娜晚風前。卅載重洄溯,名流剩幾人。嘔心工著述,屈指半沈淪。壇坫誰推轂,山河感吐茵。龍門猶在望,翹首楚江濱。
耕疇喬木許西偏,嵩潁相望似有緣。更問具茨南復北,那邊堪作種芝田。
一樓風雨獨離群,藥裹詩囊酒半醺。漁浦一篙翻白雪,麥田千頃濕黃云。
焦肺枯肝,抽腸裂膈。
三杰同歸漢道興,拔山馀力爾徒矜。泫然垓下真兒女,不悟當從一范增。
混沌閟幽奇,元氣未開擴。瀑虹萬丈傾,泠泠潴深壑。仰視半巖扉,一線通微鑿。俯入別有天,萬巧紛然作。日光閃金鋪,蒸霞成丹艧。嵌空玉玲瓏,神工何代削。灝氣羃濛濛,寒色生回薄。山靈若待人,茲游應有托。
袁浦西風響亂灘,楚州纖月臥微瀾。今宵新惹雙星怨,此地原嗟一飯難。車歷碌,軸斑蘭,故園回首好溪山。赤車應詔渾閒事,贏得征塵涴旅顏。
六曲屏山畫折枝。玉臺攜手說心期。除是紅梨花上燕,沒人知。珠箔飄燈人去后,畫樓殘笛酒醒時。夢里朱顏渾不似,自尋思。
我昔學畫時,意亦頗浩渺。不求工形似,但以寫懷抱。十年弄筆研,自顧尚草草。子真有夙慧,落筆那便好。疏疏幾葉蘭,此意亦難了。墨肥苦無骨,險瘦神亦槁。縱筆傷婀娜,取態失蒼老。不獨煩位置,兼亦貴風藻。看子意有馀,一往何振掉。著花花離離,著葉葉裊裊。因風欲翩翻,墮雨故天矯。開箑颯生氣,嫣然出物表。始知畫有真,俗工徒潦倒。勉旃自珍重,成名不足道。因憶吾友言,惜哉籠此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