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端明題靈峰
靈峰特立萬山中,
秋逼濃嵐愈郁蔥。
旁絕逶迤雖寡助,
其如氣象自摩空。
靈峰特立萬山中,
秋逼濃嵐愈郁蔥。
旁絕逶迤雖寡助,
其如氣象自摩空。
靈峰在萬座山峰中獨自挺立,秋天逼近,濃厚的山巒霧氣讓它愈發郁郁蔥蔥。它旁邊沒有蜿蜒相連的山峰相助,可它的氣勢卻直摩天空。
特立:獨自挺立。
逼:逼近。
濃嵐:濃厚的霧氣。
郁蔥:草木茂盛的樣子。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蜿蜒曲折。
寡助:缺少幫助。
摩空:接近天空,形容氣勢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看到靈峰在群山中特立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處于某種情境,借靈峰來表達自己對獨立品格和不凡氣勢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靈峰的獨特氣勢和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通過靈峰形象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和審美。
簾外月,如雪照東墻。永巷四更人語寂,綠陰三面棗花香。無限夜凄涼。
武陵溪水碧灣灣,窈窕幽期不可攀。戴勝桑間飛自得,王雎洲上語相關。歌成桃葉臨流和,采得蘋花帶月還。見說荔支漿已熟,不分涓滴到人間。南州五月尚兼衣,白苧窗間未脫機。青李來禽書不至,荔支盧橘賦多違。水晶簾箔圍晴晝,艾納壚熏逗夕霏。為問上都城里客,菖蒲花發幾時歸。
松槚情深懶問途,又從鄉國飲屠蘇。時名浪比來儀鳳,薄孝思同返哺烏。四十頭顱驚隔歲,五千文字愧今吾。承平一飯皆君賜,遙望星杓禮帝都。
見說樓君用志佳,曾吟雪句被人誇。來從天外無非雨,散在人間盡是花。偶到銅陵尋舊友,歸由宣郡棄生涯。碧云暮合愁偏聚,孤冢累累日易斜。
冠蓋紛華似列仙,都門選別酒頻傳。聯詩每愧居人后,歸省爭如在客先。千里云山游客興,半篷風雨渡淮船。夕陽回首重惆悵,煙樹蒼茫思渺然。
長嘯白云峰,聲清方夜永。海月忽飛來,光照千巖靜。松林奏瑤琴,山泉漱金井。下與人世違,上接星辰近。涼露洗心源,天風吹鬢影。使我凡陋軀,泠然發深省。愿言生羽翰,直上青云頂。
看了金書看水流,剛風吹鬢不知秋。碧瞳仙過天河去,戲擘云衣作綵舟。
憶從春日束歸裝,梧葉驚飄逗晚涼。塵世已知多缺陷,微生轉覺更蒼黃。寸心一夜飛千里,削牘終朝奏八行。何用名韁牽懶吏,夢分蕉鹿笑亡羊。
春服仍衛病,坐與童冠違。暖綠雖決決,風詠未同歸。轉盼百花盡,輕綿逐人飛。新鴉已出巢,習習有光輝。人生非彭喬,昔鬢今已非。若欲筑高臺,高臺竟何為。六貴豈無紱,五侯亦分圭。往者繁盛名,所遇多湮微。東南爽氣發,柔桑綠成圍。欲適千古意,未可厭深杯。
清秋為客依僧寺,落日逢君過客窗。并座總看人似玉,臨觴翻畏酒如江。曲終別院歸銀燭,鐘罷回廊閉石幢。已去卻還仍不惡,論詩未覺寸心降。
奉勸須看清靜經。脫仙模子好搜尋。湛然常寂理幽深。常處真常常應物,自然無欲亦無心。運行日月作知音。
九派江流綰夢長,那堪扶醉過潯陽?云里仙姝疑欲下,曳霓裳。點點沙鷗飛遠浦,悠悠羈魄繞橫塘。風露侵衣凝望久,覺微涼。
驚飆卷土日昏昏,小住槐柯夢有痕。難得裝春一宵雨,彼蒼倘許赦詩魂。
去盡江灣伴侶船,整帆徐出浦沙邊。風濤沃日心彌壯,老矣無因似昔年。
回首江南黯澹云,蛾眉亭畔思紛紛。何因卻作姑溪水,流到長江尚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