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 其五十七 盧典簽照鄰詠史
昔有嚴先生,少妻仙尉兒。泥涂兩魚泳,風雨六龍飛。黃紙求故人,白云長見依。遂令箕潁客,復睹勛華姿。帝腹何便便,舉足忽踐之。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笑謂鄧氏子,策杖一何卑。巖穴澄秋色,煙霞蔚天輝。怨見千秋士,寂寂西山薇。
昔有嚴先生,少妻仙尉兒。泥涂兩魚泳,風雨六龍飛。黃紙求故人,白云長見依。遂令箕潁客,復睹勛華姿。帝腹何便便,舉足忽踐之。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笑謂鄧氏子,策杖一何卑。巖穴澄秋色,煙霞蔚天輝。怨見千秋士,寂寂西山薇。
衡門來好客,久雨快新晴。子美云安酒,東坡骨董羹。江山成永嘯,今古莫留情。勸飲多狂句,陶箋寫率更。
老腳莫浪出,東君不放晴。青山倚鳩杖,白飯下魚羹。耕鑿無馀論,煙霞杳去情。偶持一觴酒,留客話深更。
襟裾猶耐冷,紅紫半抽晴。我不辭為主,公無厭絮羹。旋吟詩遣興,直以酒陶情。何可廢行樂,春秋七十更。
人心殊曉夕,自可比陰晴。義激中流柱,名裒眾口羹。恥為一身計,癡擁萬年情。坐久山籠雨,寒衣濕未更。
瀟瀟灑灑屋三間,日日開門見好山。但使青青長在眼,一毫塵俗莫相干。
幾人富貴不能閑,夜運牙籌日跨鞍。役役一生忙里過,不知屋上有青山。
叨陪法從最多年,
慣聽梨園奏管弦。
從此無因瞻黼坐,
惟應魂夢到鈞天。
陶侯絕學繼越縵,廿年手仇洨長書。
鞭心入微恣幽討,冥若縋海探驪珠。
為文傷命古有諸,豈徒茂陵病相如。
紅蟫已化素編在,仙魂飛渡來鏡湖。
風凄霜重葉初稀,孤客無家雁亦歸。
往事易悲休記省,壯心難遂且忘機。
深秋小院人愁坐,澹月疏林鳥亂飛。
遠戍城高殘角冷,砧聲處處理寒衣。
鶉火既云退,零露日以濃。
草蟲促經緯,鳴我堂之東。
昨日發尚玄,今朝已如蓬。
人生非金石,安得長壽終。
不如飲美酒,委身大化中。
石骨壘為墻,
石皮蓋為瓦。
清風送微涼,
高臥南窗下。
秋入眉心展不開。
深杯危涕漫低徊。
冥鴻縹渺叫音哀。
色相莊嚴花自散,
聲光明媚曲新裁。
當年夢影倘歸來。
盱江嗚咽與人同,
血淚成冰水亦紅。
無可奈何翻一笑,
天心從古賺英雄。
煙水蒼茫黃歇浦。五百里、吳淞路。
如何咫尺嘆修阻。難覓個、帆飛渡。
欲歸屢把歸期誤。凝望遠、空云樹。
漫勞湘管傳情愫。奈此情、還難賦。
紫塞紅川接上京,晝閒雉尾暑風輕。
茅茨不改階三尺,臺殿何須筑九成。
谷鳥群飛林欲暮,邊花齊發雨新晴。
試看屬國歡娛日,大漠虛煙處處生。
窮經夜焚膏,晷短嘆冬日。孤影戀馀光,趺坐寒齋寂。
冥思圣途遠,時邁恐無及。假寐竟忘疲,匡床散縹帙。
霜寒陰始凝,剝盡陽來復。因觀薪火傳,悟此道機熟。
汲井烹露芽,聊饜畸人欲。滌慮蕩塵昏,神清光溢目。
薄宦不成名,歸來聊藉手。窮通每自悟,得喪復何有。
誰云松柏林,而不生培塿。邈矣歲晚期,微吟思靜守。
趺坐擁重衾,靜聽窗間雪。心清文思深,理會塵情絕。
良璞須善藏,素衣還易涅。坐久覺光生,東軒上寒月。
鹿場何者棲,
虎溪未為僻。
松根煮茗時,
山齋待幽客。
張膽言何壯,擎天志未摧。
真成一夔足,何有萬牛回。
感興能無句,憂時謾舉杯。
江湖嗟屨役,巾屢阻追陪。
聽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別離何。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
寄語石頭城下水。居士。而今渾不怕風波。借使未如鷗鳥慣。相伴。也應學得老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