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莼客同年用山谷以雙井茶寄子瞻詩韻疊寄三首依韻奉答 其二
陶侯絕學繼越縵,廿年手仇洨長書。
鞭心入微恣幽討,冥若縋海探驪珠。
為文傷命古有諸,豈徒茂陵病相如。
紅蟫已化素編在,仙魂飛渡來鏡湖。
陶侯絕學繼越縵,廿年手仇洨長書。
鞭心入微恣幽討,冥若縋海探驪珠。
為文傷命古有諸,豈徒茂陵病相如。
紅蟫已化素編在,仙魂飛渡來鏡湖。
陶侯(李莼客)繼承絕學如同越縵先生,二十年來親手??薄稕╅L書》。深入鉆研鞭辟入里盡情探尋幽微,如同潛入深海去探尋驪龍頷下的寶珠。寫文章傷身古人早有說法,難道只有茂陵患病的司馬相如如此。紅蛀蟲已消失但書籍還在,先生的仙魂飛過來到了鏡湖。
陶侯:指李莼客。
越縵:可能指某位有“越縵”相關名號的學者,這里表示李莼客繼承其絕學。
手仇:親手校勘。
洨長書: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部書籍。
鞭心入微:深入鉆研。
縋海探驪珠:比喻深入探尋珍貴的東西。
為文傷命:寫文章傷害身體和壽命。
茂陵病相如:指司馬相如晚年在茂陵患病。
紅蟫:紅蛀蟲,這里代指書籍被蟲蛀的情況。
素編:書籍。
鏡湖:在浙江紹興,這里可能有特定寓意。
此詩是作者和李莼客相互唱和之作。李莼客用黃庭堅以雙井茶寄子瞻詩的韻腳寫詩寄給作者三首,此為作者依韻奉答的第二首。創作時間應在二人交往期間,當時可能文壇唱和之風盛行,他們通過詩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對學術、文學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李莼客的學術成就,同時對其可能因文傷身表示感慨。特點是用典精妙,比喻生動,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技巧。在唱和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互動。
白馬江頭笑一聲,
紅光紫霧水中生。
急抽匣內青蛇劍,
攪得黃河徹底清。
南征浮淮水,行邁方余舟。
桐柏導西來,湍激從安流。
鴻瀨下渦浦,高澨見馬丘。
揚帆唱歸風,擊汰齊棹謳。
夕曜涌明月,熻爚蠙珠浮。
龜龍騰以嬉,鴇雁翩其游。
在昔省徐方,師旅戒萬艘。
水軍發譙城,舳艫泛悠悠。
俛仰憶往事,波駭今千秋。
曙色蕩溟昧,商飆復飂飗。
朅來肅王程,耽賞非所謀。
詠言仲宣賦,渺矣懷九州。
遠指扶桑外,龍宮是紺園。
慈航尋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漸通中國言。
懸知無佛處,師去定稱尊。
遙天迷去住,但看指南車。
重譯同歸舶,陽侯護法書。
?風心自定,海怪咒堪除。
此去無禪侶,應尋絕島居。
歸程兼晝夜,天水共微茫。
但指日出處,此中吾故鄉。
皈依多獦獠,供養有夷王。
遙想珠龕下,常焚異國香。
別去上星槎,滄溟道路賒。
夷音宜咒唄,左衽自袈裟。
演法從天竺,傳燈到海涯。
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華。
周禮宏深熟討論,
鸞輿造請亦登門。
雖居異壤人爭慕,
縱閱千年書尚存。
為官長者得聲名,
唯諾公堂如父兄。
欲作汝南耆舊傳,
不須多語盡平生。
五更喧爆竹,窮鬼想潛蹤。傳菜忙中婦,延賓及下舂。
云開驅屏翳,冰泮露鰅鳙。怪底兒童笑,銀幡映老容。
短發垂肩白,蹉跎六十年。乾坤歸老眼,歲月付癯禪。
嗜酒劉玄石,耽詩孟浩然。采薇應亦足,無事祝蒼天。
姍姍弱女流,
雄膽大于斗。
袖底爆彈飛,
親屠專制虎。
冷雨敲窗清夢濕,洞庭木落怒濤生。
疏砧靜搗天邊月,羌笛愁聽塞外聲。
漢上風云寒彭角,江間波浪走蛟鯨。
何須更作悲秋客,四壁蟲聲已不平。
吾曹總為長江老。
空樓明月光,照我秋衣裳。
衣裳輕且薄,夜久生微涼。
微涼涼到骨,瓦上淡有霜。
倚檻一俯仰,地迥天路長。
幾日云陰合又開,良田秋近起黃埃。一觴未致靈祠禱,半夜先欣好雨來。
政拙自知容我懶,詩清要是得君催。不妨咳唾皆珠玉,漸喜新涼入酒杯。
雨后紅蕖滿意開,風前綠凈絕纖埃。獨憐病守孤吟賞,猶幸詩翁數往來。
農事已知溝澮足,歡聲不待管弦催。旋舂玉粒添冰釀,莫負樽前鸚鵡杯。
舒無蹤,卷無跡,
日午晴空轟霹靂。
衲子驚迷失路頭,
神號鬼哭知何極。
古寺僧容客寓居,
客行仍許借藏書。
老無眼力書慵看,
憶著竹根泉漱渠。
春波甸線。把船檻、和愁倚遍。記舊日、膽娘門巷,只在畫橋南轉。靠他家、一樹枇杷,流鶯日日啼歌扇。向燕子樓邊,鵝兒酒內,生受花憐柳眷。
到今日、思量處,空爇盡、沈香火慢。被東風幾陣,晴絲一夜,吹將往事連天遠。鮫珠休濺。便玉京仙圃,也應風景年年換。閒愁莫惹,城下紅桃正綻。
善俗禮為本,仁民域可躋。
崇儒申術教,造士列東西。
共式習如性,咸成璋與圭。
興賢勤寤寐,振德日提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