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楓亭道中 其一
百里青松五月涼,千年忠惠有馀芳。后人繼此非難事,不為公家慮久長。
百里青松五月涼,千年忠惠有馀芳。后人繼此非難事,不為公家慮久長。
補官桐廬時,已飽嚴陵釣。
進吏六百石,又得臨海嶠。
因之論出處,足以見風調。
洪潮可登觀,萬里漲川竅。
收縮向何歸,由來人莫料。
憑君能賦才,庶或窮其妙。
雪游如梨園,風撼梨花落。驊騮驤首時,杳杳聞天樂。
樓觀何參差,仙居倚寥廓。群朋思飲酒,飲舉北斗杓。
公子邀以歸,躍馬度城郭。鵠毳拂輕裘,蛟珠亂疎箔。
少年氣若虹,屢起鄱陽謔。壯語士膽開,狂訶僮指愕。
間或美笑言,又或跪酬酢。或如猿狙跳,或類虎豹攫。
或廋秦客辭,或縱灌夫惡。杯盂或遷擲,履舄或攙錯。
稍看云容披,斜漏日光薄。馭仆整轡銜,庖人困羹臛。
還家歷南市,燈燭已煜爚。入門見妻孥,未暇問何若。
劉侯遽相招,登堂羅綽約。往往奏清歌,時時更大噱。
江翁唱渭城,嘹唳華亭鶴。半夜蜘蛛喜,微然見無著。
主人倍歡欣,勸客如傾壑。我時已大醉,盞至不解卻。
還思一日喧,靜坐無適莫。書作異時談,竹林何愧怍。
舊居廬岳寺,新化給孤園。
還享國人供,應無塵事喧。
有來聽喻筏,一悟見吹幡。
不憶爐峰下,臨溪看飲猿。
荇葉光于水,鉤牽入遠汀。
淺黃雙蛺蝶,五色小蜻蜓。
老死懷江女,飄浮笑楚萍。
西風莫苦急,孤蕊有余馨。
韶州使君行,請問韶石名。
傳聞古帝舜,石上奏九成。
鳳皇為之下,朱鳥不復鳴。
舊祠亡玉琯,四序安得平。
至今南方熱,臘月裘服輕。
事外共廢酒,曲江風物清。
答影陶潛興,長吟為我聽。
與之相遇日,曾不異于形。
動靜隨生趣,存藏委曜靈。
莊周疾走意,推本置諸銘。
魏武敗忘歸,孤軍處山頂。雖鄰江上浦,鑿巖山巔井。豈是欲勞兵,防患在萌穎。
我昔常登臨,徘徊愛晴景。片雨西北來,風雷變俄頃。疾行下危磴,屨脫不及整。霑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頸。問我適何之,衣濕不太冷。
昨暮泊其陽,月黑夜正永。雁從沙際鳴,旅枕自耿耿。平明夾櫓去,廟樹聳寒嶺。舉首生白云,飄搖水中影。
一聲催客夢,星斗轉西簷。
風卷梅花去,愁從柳塞添。
馬鳴霜滿鬣,龍泣凍生髯。
高樹朝光動,城頭落海蟾。
每入秦淮口,風波更不憂。
重看后庭樹,還起舊時愁。
故老都無有,遺蹤莫可求。
何人能識意,白鷺在寒洲。
岸之側,多菖蒲。
岸之下,多乳魚。
乳魚可以饌,菖蒲可以葅。
羨君調膳去且樂,因使無忘寄我書。
江翁多感槩,飲散來直廬。題蹤有舊友,連蹇常與渠。
昨歸天祿下,念昔悲有余。未久復外補,安能戀清虛。
得請向苕霅,幽懷寄禽魚。高城浸湖光,面面當紅蕖。
晚乘畫舫游,四坐羅輕裾。數杯已酩酊,萬事應破除。
不愛趨時近,不恤與世疎。百歲且過半,冉冉將焉如。
誰慕八十叟,猶在磻溪漁。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談固隔絕,可見壁上書。
宵夢宋子語,晝得宋子書。
書意與夢語,曾不異往初。
昔我遭家難,逢子亦在廬。
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疎。
念處天地中,天地猶一車。
日月為兩轂,星辰隨徐徐。
晝夜轉不已,載之將焉如。
冉冉趨死鄉,萬古曾無余。
其間乃有夢,覺實夢何虛。
何虛亦何實,及盡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離休嘆諸。
一日復一日,一晨復一夕。
四序相盛衰,三辰運光魄。
下上有常理,憂患何時易。
先爛泣金燃,先焚嘆薪積。
但愿遠世網,焚爛不能責。
麒麟出非時,未免西狩獲。
鷗鳥浮洪波,心已預海客。
主人勸客飲,勸客無夭妍。欲出古時物,先請射以年。
我料孔子履,久化武庫煙。固知陶氏梭,飛朱風雨天。
世無軒轅鏡,百怪爭后先。復聞豐城劍,已入平津淵。
聊讎二百載,儻有書畫傳。嗢呼才十一,便可傾觥船。
探懷發二寶,太公新室錢。獨行齊大刀,鐮形末環連。
文存半辨齊,背有模法圓。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為君舉酒盡,跨馬月娟娟。
誰按黃金徽,滿指清風度。
但聽松上聲,不知松間趣。
野僧何所樂,樂此數株樹。
寧邀俗客來,草綠澗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