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首 其三
每入秦淮口,風波更不憂。
重看后庭樹,還起舊時愁。
故老都無有,遺蹤莫可求。
何人能識意,白鷺在寒洲。
每入秦淮口,風波更不憂。
重看后庭樹,還起舊時愁。
故老都無有,遺蹤莫可求。
何人能識意,白鷺在寒洲。
每次進入秦淮河口,就不再擔憂風波。再次看到《玉樹后庭花》相關的樹,又勾起了舊時的哀愁。當年的老人都已不在,遺跡也無處可尋。有誰能理解我的心意呢,只有白鷺在寒冷的沙洲上。
秦淮:即秦淮河,流經南京,是南京的重要河流。
后庭樹:指《玉樹后庭花》,是南朝陳后主所作的樂曲,被視為亡國之音。
故老:指前朝的老人。
此詩創作于唐朝。唐朝雖處于繁榮時期,但也潛藏著危機。詩人游覽金陵,看到曾經繁華的南朝故都如今已物是人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古諷今,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借金陵的變遷抒發對朝代更迭的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反思,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一片秋林色,如迎去客舟。更憐江月好,且為故人留。
短檠燈影夜躊躇,此日初封寄弟書。北望長安千萬里,江天回首雁群疏。
白石登山客,新詩句必豪。寧容杜陵老,獨步玉山高。
風細飛花相逐,林深啼鳥移時??椭列_新茗,僧歸未拾殘棋。
隔院依稀聽玉笙,銀缸遮霧夢難成。西園碧樹禁風雨,多少羈禽此夜驚。
破產買駿馬,揚鞭超紫塵。遠游遍天下,吐氣白虹新。腰橫三尺泉,所殺數千人。道逢王孫輩,不言贈萬緡。側身揖孟嘗,瞋目視春申。左手折虎尾,右手拔龍鱗。荊卿徒僨事,聶政亦殺身。劇孟得虛名,郭解非絕倫。獨愛辟谷兒,椎車驚帝魂。運籌造炎漢,得報相韓恩。亦有淮陰侯,滕公嘗見珍。陟壇拜大將,一語定三秦。少年褲下辱,老父圯上嗔。豪杰有深旨,區區寧足論。白首未為老,無家不是貧。相如何落莫,消渴為文君。
客心眷良游,秋月有華照。霏煙斂天末,灝氣澄霞杪。素采雖未圓,云衢已光曜。?窱舍朱宮,奫淪薄蘭沼。周除有近觀,窮發無遺瞭。清暉雖可娛,煩襟自縈繞。坐俯蜻蛚吟,仰聆哀鴻叫。關山限羈旅,歲月苦奔峭。褰裳暫徘徊,揮杯共清嘯。朗鑒應可期,留悰展遐眺。
讀書芝陽山,子長祠在側。土高風淳樸,大文以為則。灝氣接周秦,含弘復金德。治水臨沱潛,七年蠲寢食。憂旱索鬼神,五行哀失職。奉圭祀孔虔,孳孳以稼穡。漢江與爭命,蛟龍戢其翼。身為淇園楗,決口于焉塞。上帝憫精誠,胼胝為溝洫。微官免為魚,成功告禹稷。平生河渠書,至此得盡力。
廬山倚南極,乾坤一高邱。絕頂有佳處,可作仙人樓。詔書命我訪奇品,等閒卻遂平生游。白鹿洞在五老傍,我來講席重鋪張,青云見彩霞生光。玉聲左右泉不斷,我行東峰澗有梁。眼明還直西南望,澄湖煙水俱蒼蒼。不知乘舟者誰子,望我應恨天衢長。廬山如廬幾萬間,與仙作主去復還。黃塵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萊山。載歌唐人詩,我句亦時發。九江秀色行攬之,楚帆風送飛鴻沒。五老五老真有情,萬峰之中獨自成。何時拄杖往參立,上呼群仙下紫京。笑攀北斗挽銀漢,共洗濁世鄰太清。
解印全吳二載馀,近來人楷事何如。尋真遍賞臺山后,假道行觀雁嶺初。把酒幸陪登帢幘,泛舟忻得緩徒車。別來早獲魚中素,兩首新詩一紙書。過婺游臺又倦勤,路旁馳看兩州民。也知勝處青山舊,自恨來遲白發新。暫憩瀛宮求道侶,載瞻方廣想仁鄰。貳車章句猶憐我,為是云泉無事人。
屏帷低護浴房涼,珍重為卿治一湯。酒力不禁負侍女,藥方新忌報廚娘。銀匙滑瀉雞頭肉,鎖帳燶氳佛手香。為愛月窗秋樹影,不教持燭暗歸房。
一水橫江練,千山徹夜輝。垂綸時自遣,應是舊鴟夷。
靄靄更縈縈,天邊斷復并。雨含輝覺重,風度影逾輕。曉駐歌梁色,宵行夢楚情。若看流不返,游子惜徂征。
鐵笛梅花洞口寬,畫梁煙鎖御書寒。末蟲有意緣符竹,仙鶴何心立古壇。明月自來浮赤水,鈞天誰復奏黃冠??这藕麉驳ぴ?,肯信人間一夢殘。
一卷詩成二十年,晝曾忘食夜忘眠。莫言不及相如賦,誰敢高吟漢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