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本書記住保壽
吳山道人真倔強,氣吞佛祖無諸方。
飽參不數古韶偃,操詞不齒今蘇黃。
獨能以文事圓悟,期于季軟振頹綱。
緣熟果能符素志,要與乃祖聯遺芳。
金券揭起益高價,栗蒲突出重耿光。
弄蹄驢子驥莫及,踢出保壽今開堂。
三圣休更推僧出,此公毒手難近傍。
咦!
吳山道人真倔強,氣吞佛祖無諸方。
飽參不數古韶偃,操詞不齒今蘇黃。
獨能以文事圓悟,期于季軟振頹綱。
緣熟果能符素志,要與乃祖聯遺芳。
金券揭起益高價,栗蒲突出重耿光。
弄蹄驢子驥莫及,踢出保壽今開堂。
三圣休更推僧出,此公毒手難近傍。
咦!
吳山道人性格真是倔強,氣勢能吞下佛祖,不把各方放在眼里。廣泛參學,不把古代的韶偃放在眼里,寫文章也看不起如今的蘇軾和黃庭堅。唯獨能用文章侍奉圓悟,期望在季軟時重振頹敗的綱紀。因緣成熟果然能符合他平素的志向,要和他的祖先一同留下美名。如同金券被揭起更顯高貴價值,栗子和蒲葵突出更添明亮光彩。像弄蹄的驢子,良馬也趕不上,他踢出保壽如今開堂說法。三圣就別再推僧人出去了,這位道人手段厲害難以靠近。咦!
倔強:性格剛強不屈。
飽參:廣泛參學。
韶偃:古代僧人。
蘇黃:指蘇軾和黃庭堅。
圓悟:一位高僧。
季軟:具體含義需結合當時語境,可能指某個時期。
頹綱:頹敗的綱紀。
金券:可能象征珍貴之物。
栗蒲:栗子和蒲葵,這里可能有象征意義。
三圣:佛教中的人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可能面臨一定的發展困境,需要有人重振佛法綱紀。詩人可能與吳山道人相識,對其性格和修行理念十分贊賞,因而創作此詩相送,以表達對道人的期許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吳山道人的倔強性格和重振佛法的志向。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豪放且富有禪意,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展現了當時佛教界的人物風貌和思想追求。
兔不遲,烏更急,
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
所以蒿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
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
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
戒途飛萬里,回首望三秦。
忽見天山雪,還疑上苑春。
玉痕垂淚粉,羅袂拂胡塵。
為得胡中曲,還悲遠嫁人。
魏帝當時銅雀臺,
黃花深映棘叢開。
人生富貴須回首,
此地豈無歌舞來。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龍伯驅風不敢上,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錐鑿石塞神潭
長樂花枝雨點消,
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樓不閉葳蕤鎖,
綠水回通宛轉橋。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軋軋搖槳聲,移舟入茭葉。
溪長茭葉深,作底難相尋。避郎郎不見,???自浮沉。
拾萍萍無根,采蓮蓮有子。不作浮萍生,寧作藕花死。
岸傍騎馬郎,烏帽紫游韁。含愁復含笑,回首問橫塘。
妾住金陵步,門前朱雀航。流蘇持作帳,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犢幰,兄弟侍中郎。前年學歌舞,定得郎相許。
連娟眉繞山,依約腰如杵。鳳管悲若咽,鸞弦嬌欲語。
扇薄露紅鉛,羅輕壓金縷。明月西南樓,珠簾玳瑁鉤。
橫波巧能笑,彎蛾不識愁?;ㄩ_子留樹,草長根依土。
早聞金溝遠,底事歸郎許。不學楊白花,朝朝淚如雨。
八月木蔭薄,十葉三墮枝。人生過五十,亦已同此時。
朝出東郭門,嘉樹郁參差。暮出西郭門,原草已離披。
南鄰好臺榭,北鄰善歌吹。榮華忽消歇,四顧令人悲。
生死與榮辱,四者乃常期。古人恥其名,沒世無人知。
無言鬢似霜,勿謂發如絲。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蕭蕭煙雨九原上,人生在世共如此,何異浮云與流水。
短歌行,短歌無窮日已傾。
鄴宮梁苑徒有名
魚戲蓮葉間,參差隱葉扇。??鸀鳿窺,瀲滟無因見。
魚戲蓮葉東,初霞射紅尾。傍臨謝山側,恰值清風起。
魚戲蓮葉西,盤盤舞波急。潛依曲岸涼,正對斜光入。
魚戲蓮葉南,欹危午煙疊。光搖越鳥巢,影亂吳娃楫。
魚戲蓮葉北,澄陽動微漣。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
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
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顧,況復論秋胡。
寒螀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腸斷非關隴頭水,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
一輸一失關下兵,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
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
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
暫到下邳受兵略,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
寶書長劍掛高閣,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
楚人每道張旭奇,蕭曹曾作沛中吏,攀龍附鳳當有時。
溧陽酒樓三月春,丈夫相見且為樂,槌牛撾鼓會眾賓。
我從此去釣東海。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其害乃去。
茫然風沙,被發之叟狂而癡。
清晨徑流欲奚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長鯨白齒若雪山。
公乎公乎,掛骨于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