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短歌行
八月木蔭薄,十葉三墮枝。人生過五十,亦已同此時。
朝出東郭門,嘉樹郁參差。暮出西郭門,原草已離披。
南鄰好臺榭,北鄰善歌吹。榮華忽消歇,四顧令人悲。
生死與榮辱,四者乃常期。古人恥其名,沒世無人知。
無言鬢似霜,勿謂發如絲。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
八月木蔭薄,十葉三墮枝。人生過五十,亦已同此時。
朝出東郭門,嘉樹郁參差。暮出西郭門,原草已離披。
南鄰好臺榭,北鄰善歌吹。榮華忽消歇,四顧令人悲。
生死與榮辱,四者乃常期。古人恥其名,沒世無人知。
無言鬢似霜,勿謂發如絲。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
八月里樹木的樹蔭已稀薄,十片葉子有三片已墜落枝頭。人活到五十歲,也和這樹木此時的狀況相同。早晨走出東城門,美好的樹木郁郁蔥蔥高低不齊。傍晚走出西城門,原野上的草已經衰敗。南邊鄰居有漂亮的樓臺,北邊鄰居擅長歌舞奏樂。榮華富貴忽然就消散了,環顧四周讓人悲傷。生死和榮辱,這四樣是人生的常事。古人以死后無人知曉自己的名聲為恥。不要說兩鬢如霜、頭發如絲。年老卻沒有一點善舉,和吃奶的嬰兒有什么區別。
木蔭薄:樹木的樹蔭變稀薄。
墮枝:從枝頭墜落。
郁參差:郁郁蔥蔥,高低不齊。
離披:散亂、枯萎的樣子。
臺榭:樓臺。
歌吹:歌唱奏樂。
消歇:消散。
常期:常有的定數。
沒世:去世。
耆年:老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已步入中年或老年,目睹自然的變化和人事的興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人們追逐榮華卻又難以長久的普遍現象,引發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易老、榮華短暫,勸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為。其突出特點是借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表達人生感悟,語言通俗易懂。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思考。
何子畫山心極苦,不畫山林畫其趣。不知此絹厚幾許,隱隱深入疑有路。
去年持此干貴權,數幅得官仍得錢。平民常產賣有盡,筆端有產無窮年。
而今東絹知何數,不為水墨為襦袴。我憐何子老更癡,平民皆飽汝獨饑。
弟兄連榜俱高薦,正遇龍飛急詔求。
蘭省深嚴清禁近,丹梯曾上廣寒游。
豈惟一舉兩黃鵠,便好同修五鳳樓。
草綠江南舊行路,春風歸馬控雙虬。
朱簾下瞰梅花發,百尺梢頭掛玉鉤。
人在半天攀玉蕊,山如方丈接瀛洲。
曾留深夜乘鸞女,相對誰家卻月樓。
將此層軒擬東閣,正緣詩興似揚州。
割肉早歸三伏日,傳柑賜飲上元燈。
那知一慟殊方去,獨向高臺此日登。
淚濕西風生眼纈,夢回殘夜起衣棱。
孤鸞別鵠知何處,泉路茫茫喚不應。
十年流落臥漳濱,種秫畦蔬手自親。
心似疲牛猶喘月,身如病木豈知春。
試彈長鋏撩公子,忽解綈袍值故人。
健筆縱橫驚老眼,恍疑帝所夢韶鈞。
異縣久為客,窮途飽所更。
對床云伴宿,曳杖月同行。
到處身如寄,看山眼??明。
平生飲中趣,酒賤且頻傾。
月墮山城小,沙寒水國秋。
云根拔地起,冰柱蹴天浮。
紫翠分鼇嶺,青紅雜蜃樓。
舟航通萬里,城郭數三州。
刺史馮熊貴,仙翁控鯉游。
八龍追后駿,五馬駐前騶。
露舄迎門鵲,風簾壓海牛。
地偏余勝跡,山好對冥收。
雨為催詩至,云應度曲留。
歡呼領百罰,跌宕散千憂。
顛倒青霞帔,淋漓紫綺裘。
誰镵峴山石,千載記風流。
先生谿上宅,華榜有殊稱。
已為山作主,更與谿為朋。
高甍俯流水,坐見南山棱。
濯髪云破碎,湔衣雪崩騰。
老蟾駕月來,瀲滟一鏡升。
舉櫂擊空明,玉壺響春冰。
夜久群動息,一嘯清風興。
手持修月斧,自控赤鯉乘。
魯陽之戈倚半空,誰能一卻日再中。
驚回十二巫山雨,永隔三千弱水風。
廋語尚傳黃絹婦,多情好在紫髯翁。
謫仙尚有杯中月,獨舞婆娑醉影同。
世人識真少,耳剽得驚坐。
安知百尺樓,上有元龍臥。
儒官為官曹,學子書吏課。
長謠振商音,麗藻發楚些。
獨有白雪章,妙絕無人和。
萬里南來亦偶然,一杯相屬豈非天。
直從尺五城南社,行盡潮南陽路八千。
三夜故人應入夢,五漿客舍有誰先。
使君遙簇花間馬,欲伴愁人到酒邊。
北塞風塵萬鼓鼙,東京社稷一戎衣。
綠林群盜驅民去,赤伏真人得帝歸。
諸老禪聯蒼玉佩,將軍坐鞚紫金鞿。
先生此日青霞志,一笑凌空拄杖飛。
欲贈初無金錯刀,待憑巧冶鑄豪曹。
公家勛業麒麟上,國史聲名泰華高。
已見郎君如玉樹,便為名士讀離騷。
甄逢他日驚人去,標目須經大手襃。
竄身楚南極,守隸工遮防。
投鞭得小愒,孚席紛在旁。
虎賁起隅坐,悠然見中郎。
一醉汩其泥,江湖渺相忘。
夜郎逐客遇生還,秘閣老翁來扣關。
坐聽犀揮妙言語,慚非櫑具偉衣冠。
高名業已照六合,賤子窮當隱半山。
陸納家風元冷澹,口將茶果薦杯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