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曲
新鶯囀畫堂,新燕集雕梁。柳葉裁眉出,桃花學面妝。珠簾映日捲,錦袖隨風揚。大道連平樂,高樓接建章。容華艷陽月,夫婿侍中郎。挾瑟調鸚鵡,將簫待鳳凰。朝回欲有問,軒騎滿東方。
新鶯囀畫堂,新燕集雕梁。柳葉裁眉出,桃花學面妝。珠簾映日捲,錦袖隨風揚。大道連平樂,高樓接建章。容華艷陽月,夫婿侍中郎。挾瑟調鸚鵡,將簫待鳳凰。朝回欲有問,軒騎滿東方。
松陰江曲舊齋堂,別業歸來各一方。
吟想晚潮煙柳濕,夢游春檻露花涼。
楊朱路遠空南北,青帝亭閑自短長。
何門揚鞭訪前景,竹窗重整讀書床。
巢由高風不可及,后世家邦皆子襲。
東周不競諸侯強,中原未許干戈戢。
修盟歃血血未干,稷草離離戰鬼泣。
闔廬釋楚夫概奔,公子糾殺桓公入。
兄弟之間寧固多,旦正衣冠暮成執。
前規舊轍不遠人,嗚呼季子其肯立。
吳民猶有德吳心,廟貌相望在封邑。
懷古令人憶慘凄,日落疏林風習習。
瀟灑巖居畔,結茅惟一庵。
清風銷暑氣,寂寞少人貪。
幽有鳥聲碎,禪無衲子參。
齋余林下去,華雨落毿毿。
瀟湘一片云,翩翩上南岳。
不依澗底石,欲引瑤臺鶴。
乘風出崕嶠,帶月縈林薄。
若會洪崕生,為求金鼎藥。
廣場筆陣數千人,喜汝穿楊箭鏃親。
慶緒綿長時幸會,文科興復事還新。
昔年繼榜熙寧歲,今偶同科紹圣春。
從此莫教書種斷,孫曾應復值昌辰。
西風方折膠,戍兵出已屢。
赤藏候騎歸,翩翩如鳥羽。
穹廬舊所居,不遠橫山路。
漢將知為誰,三軍倚全護。
上賴天子圣,邊方無鬭捕。
運籌有余略,雕弓射狐兔。
何謝蒼頭公,回為兒女顧。
步屐出東津,遙跂石角山。
山回道亦轉,卓犖煙云間。
何人峻重閣,三休直孱顏。
吾想造化功,為此肅神奸。
嵌巖或中穴,特立氣甚頑。
此角誰可折,寧當混塵寰。
游士何足知,但剝苔蘚斑。
西首望城闉,群山合如環。
下臨有鼻道,落日行人還。
楓葉秋欲丹,蕪江逗潺潺。
重游何用戒,蓬戶初無關。
我來洞庭上,延首望君山。
君山不可見,止在狂波間。
風休水亦息,煙嵐露空碧。
何煩問法意,開口成塵跡。
李公天下石麒麟,傳得云居道者真。
不為拈華明人事,等閑開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風前嗅,枯木無端雪里春。
對現堂堂俱不識,太平時代自由身。
性傭人事拙,思向遠山居。
欲得是非少,先宜來往疏。
善鄰惟水竹,良友秪琴書。
冷淡生涯外,逍遙一室虛。
昔人幽操有至樂,吾豈含華企沖漠。已知勞生委夢幻,不問萬事紛紛作。
四十年來春復秋,但見花開更花落。最愛長夏適我懷,新竹森森初解籜。
修林喬木結青蔭,下蔽文窗與朱箔。已將形骸付物外,何必髙下窮崖壑。
老去詩書強遮眼,爾來悉已懸髙閣。多病不賴世人知,吾亦于人無厚薄。
陽狂長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淵明。無事長甘數斗粟,終不茍就五鼎烹。
南莊夫子謝聲名,夸我田家蠶且耕。誰知此意正相合,寂寥應笑魯諸生。
老夫結庵南山前,此生終不蹈世緣。
邂逅云門亦何言,白云無心媚青天。
禪師來自廬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鋒角常坦然,四方禪客芒??穿。
朝來擊鼓登法筵,一缽出置行路邊。
笑謝大眾如云連,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風飄飄江上船,想見玄沙扣船舷。
諸方有人問病孱,為道如今不參禪。
皖皖何氏女,不食終不饑。
普公南遷日,金鏡識仙衣。
清冷少言語,時時露天機。
冥數有時盡,玉棺有余輝。
從來多事笑歸宗,我已無心豈有通。
達士猶能知夢夢,世人何用更空空。
江頭冷落三秋月,山半支離一病翁。
不到古今能與否,林間拭目看來鴻。
皎皎居士纓,豈有塵可濯。
愛茲滄浪清,偶以斯名記。
轉谷群鴿歸,衢岸游魚躍。
簷頭碧梧枝,秋來垂影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