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思
西風方折膠,戍兵出已屢。
赤藏候騎歸,翩翩如鳥羽。
穹廬舊所居,不遠橫山路。
漢將知為誰,三軍倚全護。
上賴天子圣,邊方無鬭捕。
運籌有余略,雕弓射狐兔。
何謝蒼頭公,回為兒女顧。
西風方折膠,戍兵出已屢。
赤藏候騎歸,翩翩如鳥羽。
穹廬舊所居,不遠橫山路。
漢將知為誰,三軍倚全護。
上賴天子圣,邊方無鬭捕。
運籌有余略,雕弓射狐兔。
何謝蒼頭公,回為兒女顧。
西風正猛烈,使膠都凍得易折斷,戍邊的士兵已多次出征。偵察騎兵歸來,他們輕快敏捷如鳥羽般。那穹廬是他們以前居住的地方,離橫山的路并不遠。漢朝的將領不知是誰,三軍都依靠他全力保護。仰賴天子圣明,邊疆沒有爭斗和抓捕之事。將領運籌帷幄有謀略,閑暇時還能用雕弓射狐兔。何必像蒼頭公那樣,只想著兒女之事。
折膠:北方秋冬時節,膠因寒冷而容易折斷,常用來形容寒冷的氣候。
赤藏:這里可能指偵察騎兵。
穹廬: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鬭捕:爭斗和抓捕,指戰事。
蒼頭公:泛指老人,這里可能指那些只顧及家庭兒女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邊疆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有感于邊疆的生活、將領的作為以及天子的治理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邊疆將領的才能和天子的圣明帶來的和平。其特點是將邊疆的軍事生活與和平景象相結合,在質樸的語言中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邊疆的生活狀況和人們的情感。
梧竹陰森護短垣,
群峰飛落聚星園。
海翁九十發如鶴,
門外水田秋稼繁。
斗柄方中玉漏催,俄傳嚴蹕出蓬萊。
朱旗盡繞雙龍入,紫氣遙從五鳳來。
三獻禮終霜月澹,九成聲沸錦云開。
從官森列知能賦,獨立秋風愧菲才。
瓜子山茶漸漸丹,箯輿軋軋報新寒。
亂呼蒼柏為騶從,時有霜鐘來剎竿。
近郭寺真如蕩子,逃虛山或笑閒官。
眼前幸有鐘陵伴,襦帳無勞指點看。
日出清江迥,云生翠壑重。樓臺山上下,車馬路西東。松瀑晴崖雨,茆茨古木風。向來度橋處,曾見抱琴翁。
山崦朝陰薄,野橋秋水深。人家住不遠,杖策去相尋。水口分危石,山腰控遠林。蒼茫何處景,迢遞故園心。
人無公議論,
天有真是非。
佛肯護遷客,
雷能碎黨碑。
初日銜彭蠡,江光帶遠峰。
亂云低負郭,半嶺近聞春。
石竇荒村屋,林間古寺鐘。
柴桑望不遠,五斗意還慵。
過江籍甚顏光祿,
又作山中老樹看。
賴是元龍樓百尺,
雄談夜半斗牛寒。
一池寒水清如露,影取千山桕葉丹。
畫鬼易工愁狗馬,分龍莫問渴魴鰥。
石田滯穗埋頭拾,長夏新梅入夢寒。
書史不靈天亦杳,惺惺一掐印癡頑。
兇問初傳暗里驚,閩關趼足為誰行?踏穿嶺表三山近,望到天隅一柱傾!滄海未能容信國,白頭畢竟喪真卿!同時義士吞聲泣,不為門墻獨慘情!
冰蘗清風海內望,至今遺愛泣閩鄉。身棲絕島思存宋,夢入先朝只輔唐。閭里自來臣節著,家門都為國恩亡。相隨猶有雛孫在,此日巢傾若與藏!
有客乘風自廈門,靈光孤殿巋然存。閫權海上尊元老,封事天南動至尊。蠟詔未叨明主賜,麻綸猶出上皇恩。新銜鵲印隨頒給,曾慰孤臣萬里心。
昔歲謬叨漳浦薦,主恩特詔試天官。書生不以先容進,國士偏承破格看。一命濫參延郡幕,三年竊戴侍臣冠。同時知己捐軀盡,每念師恩淚未乾!
曉山煙濕翠冥濛,寂寂春回細雨中。
新柳未勻濃淡綠,小桃初綻淺深紅。
燕歸簾幕池塘冷,人靜秋千院落空。
白袷衣輕寒料峭,今朝花信幾番風。
操舟奉職異車塵,四望長天入渙鱗。
講武督徭蕃有長,救荒告糴海無鄰。
稽商略定浮槎籍,柔遠頻招譯國人。
來往風分南北島,冬春三歷未知津。
捫虱雄談舉世無,英雄畢竟恥為儒。
人如諸葛真名士,天屈夷吾佐霸圖。
垂死尚聞三嘆息,過江寧免一征誅。
獨憐王謝持衡日,惟讓桓溫物色殊。
霏霏凍雨細無聲,解洗梅花花上塵。似與橫枝借顏色,故應添我一分春。
春近梅梢著意紅,留花不發待東風。籬邊一樹最佳處,半在冥濛煙雨中。
鐵板交橫鹿耳排,
路穿沙線幾紆回。
浪花堆里雙纓在,
更遣漁舟向導來。
寒山雙黛及秋開,絕頂摻祛首重回。
薊闕總沉方罫內,渾河如繞酒杯來。
相憐莽蒼無新意,長對高邱念俊才。
欲向壁龕尋夙夢,下方鐘唄劇清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