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歌
錦官城西青城山,道釋往往棲其間。琳宮梵宇半陳跡,瑤草曇花空自閑。禪翁說法伏黑虎,仙子朝元驂翠鸞。天花時落石壇靜,靈藥夜搗玄霜寒。復聞長林中,亦有幽求子。眼看富貴等浮云,心薄功名如弊屣。人間榮辱了不聞,幾度天書徵不起。山有芝兮隰有豐,幽泉發竇鏘玲瓏。饑餐渴飲足以保厥躬,樂逍遙兮無窮。人間此景亦罕逢,何須遠尋鷲嶺兼崆峒。
錦官城西青城山,道釋往往棲其間。琳宮梵宇半陳跡,瑤草曇花空自閑。禪翁說法伏黑虎,仙子朝元驂翠鸞。天花時落石壇靜,靈藥夜搗玄霜寒。復聞長林中,亦有幽求子。眼看富貴等浮云,心薄功名如弊屣。人間榮辱了不聞,幾度天書徵不起。山有芝兮隰有豐,幽泉發竇鏘玲瓏。饑餐渴飲足以保厥躬,樂逍遙兮無窮。人間此景亦罕逢,何須遠尋鷲嶺兼崆峒。
華屋平生處,傷心事已非。
彩衣方共樂,寶劍忽雙飛。
漫說乘鸞去,終期化鶴歸。
長年知有淚,感慨一沾衣。
平王避難遷洛陽,桓莊僖惠襄頃匡。
定簡靈景兼悼敬,二百余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傳安,夷烈顯圣慎靚赧。
三十七主始為秦,八百余年誰謂短。
青溪煽兮氛妖,洶二浙兮波濤?;ㄊ淤饨象A騷,匪氓好亂兮生不聊。
欻蠻方兮同嘯,紛丑類兮江臯。愬精誠兮上天,哀萬命兮孤墉。
屬櫜鞬兮奮厲,忽并殪兮兩兇。
嗟我父子兮耕農,何以報德兮維孝與忠,千齡萬代兮子孫之從。
今日若馭風,前日如負甑。乘興試一出,意到即為勝。
薌林有高人,能識未病證。談鋒不可遏,勇若春筍迸。
美名戒多取,夫子無太橫。鐘期不世出,誰作山水聽。
人生具物則,天命我當定。起居孰非真,寂滅豈是靜。
毫厘不密察,天地失其正。圣學有終始,謨訓嚴于令。
窮理以致知,持敬乃成性。倘從口耳學,莫救膏肓病。
大本若不立,寧論語未瑩。涂澤欲自妍,何以逃水鏡。
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負郭元無三頃田。
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云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政擬新詩去鳥邊。
底事焦勞偃室中,耕農臯月未施工。
兩龍會合千山暗,數日霖零百里同。
舉手盡稱知縣雨,何心領略大王風。
再生天造奚為報,海有窮時此不窮。
行年七十有六,隨世名言則然。
應酬袞袞萬狀,變化離坎坤干。
人情曲折參錯,動靜多寡后先。
孰有孰虛孰實,無高無下無邊。
清明靡所不照,一語不可措焉。
先圣為是發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歲年。
桑麻迤邐入高原,級級差差水落田。
樹色自分深淺綠,山光都在淡濃煙。
竹輿漸近鐘鳴處,詩句來從鳥語邊。
又是一番新樣致,如何寫得十分全。
朝來衙集事還生,不覺文書幾上盈。
顧我塵埃敗佳思,羨君心跡得雙清。
也知靜色撩詩興,無奈蕪辭愧俊英。
得句已推三昧手,論交當拜十年兄。
疇昔登賢書,夫子持文衡。每見輒忽別,問端不能更。
一從齒周行,后先佐司成。未幾奉辟書,復接臺中評。
詞色陶春和,風味浥秋清。人生事好乖,歲晚意始傾。
云何千里去,一節湘中行。留行我無說,脫去公方榮。
人言轉輸重,我視錙銖輕。望之拾遺愿,公豈少此情。
向來否泰疏,上亦知忠誠。公身有內外,公意無虧盈。
雁來書可慰,細數新豐程。
大哉孔圣之言,哀樂相生不可見,傾耳聽之不可聞。
不見乃真見,不聞乃真聞。
子夏雖曰敢不承,實莫之承終于昏,誤認有子為師道。
曾子覺雖小,而悟孔圣之皜皜。
濯之暴之覺之虧,即濯即暴無不妙。
子思孟子亦近之,惜乎小覺而大非,其言多害道。
二子名聲滿天下,指其非者何其少,滋惑后學何時了。
安得朝家專主孔圣言,盡削異說明大道。
比一二十年覺者寖寖多,幾二百人其天乎。
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
君子不必相與言,雖在畎畝之中,默然即圣無他巧。
大哉孔圣之至言,罔極之德何以報。
老來多病盍歸休,祇為江山得少留。
萬頃澄波環勝境,千峰倒影漾中流。
十年兩作西湖長,一日同為北牖游。
預約他時官事了,與君重醉百花洲。
憶昔少年日,抗志期青云。
宦游三十載,所歷多艱勤。
四持湖海節,再餉江淮軍。
全家得飽暖,何以報吾君。
九衢燈火萬家春,嶺外風光自可人。
剩喜豐登好時節,會須打撲困精神。
嬉游要屬風流帥,衰懶何堪老病身。
勉意追陪非得已,由來憂樂本吾民。
早擅云間譽,唯公伯仲賢。
諫篇余祖烈,經學自家傳。
出處無余恨,哀榮得兩全。
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