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靈廟迎享送神曲 其二
青溪煽兮氛妖,洶二浙兮波濤。花石粲兮江南驛騷,匪氓好亂兮生不聊。
欻蠻方兮同嘯,紛丑類兮江臯。愬精誠兮上天,哀萬命兮孤墉。
屬櫜鞬兮奮厲,忽并殪兮兩兇。
嗟我父子兮耕農,何以報德兮維孝與忠,千齡萬代兮子孫之從。
青溪煽兮氛妖,洶二浙兮波濤。花石粲兮江南驛騷,匪氓好亂兮生不聊。
欻蠻方兮同嘯,紛丑類兮江臯。愬精誠兮上天,哀萬命兮孤墉。
屬櫜鞬兮奮厲,忽并殪兮兩兇。
嗟我父子兮耕農,何以報德兮維孝與忠,千齡萬代兮子孫之從。
青溪一帶妖氛煽動,浙江兩地波濤洶涌。花石綱使江南地區動蕩不安,并非百姓喜歡作亂,而是生活難以維持。忽然南方各方一同呼嘯而起,眾多惡徒聚集在江邊。向蒼天傾訴精誠之心,為孤城之中的萬千生命哀傷。佩著箭囊和弓套奮起作戰,很快就將兩個元兇一并消滅。可嘆我們父子只是耕田的農民,用什么來報答恩德呢?只有孝與忠,千秋萬代,子孫都要遵從。
煽:煽動。氛妖:妖氛,指邪惡的勢力。
洶:波濤洶涌,這里形容局勢動蕩。
花石粲:指花石綱。宋徽宗喜愛奇花異石,在江南設應奉局,搜刮民間花石運往京城,稱花石綱,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驛騷:動蕩不安。
匪:非。不聊:無法維持生活。
欻(xū):忽然。蠻方:南方。
丑類:指壞人。江臯:江邊。
愬(sù):同“訴”,傾訴。
孤墉:孤城。
屬:佩。櫜鞬(gāo jiàn):箭囊和弓套。
殪(yì):殺死。
此詩可能創作于宋徽宗時期,當時由于花石綱等苛政,江南地區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騰,爆發了一些叛亂活動。義靈廟所祭祀的神靈或人物可能在平息這些叛亂、拯救百姓于水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創作此詩用于義靈廟祭祀時的迎享送神,表達百姓對其的感恩之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百姓對平息叛亂者的感恩以及以孝與忠報恩的決心。其突出特點是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百姓生活狀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為研究宋徽宗時期的社會歷史提供了一定的文學資料。
江湖肆鮫鳣,溝瀆難容身。 人情不千日,世事有兩心。 朝暮有顯晦,日月常升沉。 天道我欲問,其理幽且深。
蹁躚先春雀,風暖喧晴檐。 驚人鮮得食,闞階無停瞻。 不趨太倉中,小腹恣屬厭。 高秋寒露下,大水須深潛。
一門翰墨森圭壁,諸老題評粲錦花。 珍重云仍好收拾,夜虹貫月定君家。
有客陳兵畫,功成欲霸吳。玉顏承將略,金鈿指軍符。 轉佩風云暗,鳴鼙錦繡趨。雪花頻落粉,香汗盡流珠。 掩笑誰干令,嚴刑必用誅。至今孫子術,猶可靜邊隅。
柯亭之椽不復得,蘄州黃竹今尚存。 蒼崖翠壁產修干,千頃蕭索煙云昏。 羌人眼力發天巧,長笛裁成鳳膺飽。 老龍馀響出空星,欲噴炎天作秋曉。 西湖夜寂涼風生,山頭一鉤新月明。 商聲恓悲羽聲壯,行子忽忽難為情。 時無綠珠清音激皓齒,野王臨風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無古今,舉刀不斷東流水。 深閨蘭燈照空床,笛聲不如離恨長。 曲終人散一惆悵,回首江山非故鄉。 萬事浮云過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見玉管橫吹黃鶴樓,江城五月梅花落。
公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賦遠游。 邂逅二林成晤賞,寂寥千古想風流。 玉鏘溪堰涼吹榻,蓋偃松蘿翠滿樓。 明日分攜重回首,廬峰空見紫煙浮。
避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轉舟大藤峽,脫死鱷與黿。 纜裊蒼崖樹,落日銜未吞。 忽得素書尺,若闚黃裳坤。 招我以隱淪,雉澤遺塵樊。 游心太易初,攈逐萬化根。 耿光百世后,樂此不亡存。 寧知虎符下,擁公萬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從容謝東山,逆氣沮桓溫。 自昔國其國,治忽信有源。 豈容社稷鎮,端老孤獨園。 至人心淑清,一為斯民渾。 胡騎卻長嘯,晉史徒清言。 武侯揮白羽,亦有軍務繁。 要封鯨鯢觀,復睹宸極尊。 功成去冥冥,與我俱鴻軒。
余發蕭蕭白垂領,十年守拙門庭冷。 來頻沙鳥頗相識,起晚鄰雞已三請。 形骸拄樹豈復好,心緒如蓬不能整。 平生幾緉空馺{左馬右沓},老去一杯先酩酊。 俗言只虞方鑿迕,人事但愜幽居屏。 賦形不必盡芻狗,處坎何堪共蛙黽。 若為苴履曾足芥,幸不柳衫真欲癭。 一聲樵響何處來,獨立看云發深省。
橫江一片碧,攜鶴上漁船。 收綸不成下,卻抱釣竿眠。
喧喧金石容既缺,肅肅羽駕就行列。 緱山遺響昔所聞,廟庭進旅今攸設。
畫槌點盡花間鼓。三條弦上分明語。門外撼銅環。小窗驚夢殘。
手挼紅杏瓣。拋向階前滿。無計奈他何。嬌憨情態多。
驄馬長鳴飲碧流,花銀鏤帶鹔鹴裘。 行人大別山頭望,云外雙旌下鄂州。
天涯芳樹綰離旌,遷客遲回戀圣明。 曉夢依稀度閶闔,尚隨殘月聽流鶯。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 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紫玉尺,白銀鐺。 久不見之兮,湘水茫茫。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