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光侍者充街坊
養子不著順摩捋,喝要耳聾棒要殺。
摩捋得成用不行,棒殺教伊應手活。
東山妙得養子方,所以用時俱爪抹。
我是謝郎先早歸,打就鐵船相觸撥。
養子不著順摩捋,喝要耳聾棒要殺。
摩捋得成用不行,棒殺教伊應手活。
東山妙得養子方,所以用時俱爪抹。
我是謝郎先早歸,打就鐵船相觸撥。
養育弟子不能只是順著安撫,喝斥要讓他如耳聾般警醒,棒喝要讓他有生死之感。只是安撫培養出來卻無法實際運用,棒喝能讓他立刻靈活應對。東山禪師精妙地掌握了培養弟子的方法,所以運用起來都能恰到好處。我就像謝郎一樣早早歸來,打造好鐵船相互碰撞激發。
摩捋:原指撫摸,這里引申為順著、安撫。
喝、棒:禪宗常用的教學手段,喝是大聲呵斥,棒是用棒打,用以警醒弟子。
爪抹:形容運用自如、恰到好處。
謝郎:可能是引用典故中的人物,此處指代自己。
觸撥:碰撞激發
這首詩應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當時禪宗注重以獨特方式教導弟子,通過棒喝等手段讓弟子頓悟。詩人可能身處禪院,看到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展現自己對培養弟子方法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禪宗培養弟子的方法,強調不能一味順從,要剛猛教導。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機,以形象比喻闡述觀點。在禪宗文學中,為研究禪宗教育理念提供了資料。
別來彌日把詩篇,壯氣高文兩浩然。
舊劍棄為龍入水,新方期得鶴登天。
窮通一夢身何預,性命兼言道始全。
竹幾蒲團閑永夜,三年不上臥床眠。
二三尺雪山藏路,
一兩點花春到梅。
將此贈君持不去,
請君收拾早歸來。
出東門,顧且望。欲何歸,向洛陽。座下兩走馬,馬上結束千金裝。揮鞭酒家去,調笑邯鄲倡。
作使博,徒數輩,擲錢百萬少年場。少年場,朝用廣平公故,暮為瑯琊大王。
男兒結交愿得豪賢,君復自愛莫相忘。男兒結交愿得豪賢,君復自愛莫相忘。
恩仇分所當,翩翩輕薄殊未央。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愴欲悲。舍中無儋石儲,還視身上衣參差。
慷慨出門去,兒女牽裾啼。他家自愿富貴,賤妾與君但餔糜。
但餔糜,上用穹窿天故,下用匍匐小兒。時吏清廉法不可干,一旦緩急當告誰。
行吾望君歸,嗟少年,莫輕非。
遠水生微涼,丹楓吹四野。
秋色滿晴川,攬之不盈把。
踏土憂疑似踏船,
土塍滑汰勝于舷。
川行可怖陸行苦,
誰遣為之空自憐。
風波已幸脫橫流,坐看驚帆去未休。
不羨軒車歸蜀道,肯將斗酒博涼州。
垂垂倦羽天將暮,切切寒蛩夜已秋。
自哂菟裘營未就,搜羅花石伴文游。
悔之既沒癡仙逝,寥落騷壇又失君。
廿載知交肝膽在,一朝大化死生分。
杯停夜雨萊園酒,筆絕秋風櫟社文。
他日枕山山下過,落花衰草哭斜曛。
侵侵塵土欲何為,
滿腹詩書不遇知。
歸去青山終我老,
掛冠全勝拜官時。
憂患經懷沃漏卮,榮華過眼脫輕衣。
定心稍覺無來往,時事誰能問是非。
祿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無譏。
交游散盡馀親戚,酒熟時來一叩扉。
越王臺上送長歌,落日秋風感慨多。
草莽野煙諸寢殿,寺門黃葉舊山河。
半江舟楫來鴻雁,絕頂樽罍上薜蘿。
此日相逢總陶謝,風流文采復如何。
難得歸來歸即留,
妝臺無恙傍床頭。
我今夜夜將名喚,
不礙靈魂飛上樓。
貓奴雖小畜,首載自《三禮》。祭與八蠟迎,圣人所不廢。
而況愛者多,難以屈指計。立冢標霜眉,哦詩稱粉鼻。
黃荃工寫生,昌黎曾作記。五德謔見嘲,十玩圖斯繪。
黃金鑄像償,沈香斫棺瘞。乃知愛貓心,無貴賤鉅細。
余亦坐此癖,張搏絕相似。貯之綠紗帷,呼以烏圓字。
箬裹紅鹽聘,柳穿白小飼。時時繞膝鳴,夜夜壓衾睡。
著書盈簡編,頗自矜奇秘。神駿支公憐,籠鵝右軍嗜。
所愛雖不同,玩物寧喪志。檀郎獨胡為,似疾義府媚。
一旦觸其怒,束縛遽捐棄。據座啖牛心,雖然名士氣。
當門鋤蘭草,頗傷美人意。知君味禪悅,此舉非無謂。
吞卻死貓頭,悟徹無上義。
惜別情懷幾度猜。
熏籠閑倚漏聲殘。
霜濃鴛瓦繡衾寒。
度曲怕拈紅豆子,
送人記泊綠楊灣。
消魂又是月初三。
微月黃昏,又恰是、小院青桐如玉。門外芳草成煙,籠燈照香轂。
剛辦得、生衣小扇,趁花底、茗香初熟。鏡里鉛顰,襟邊碧唾,前夢應續。
玉階畔、多少芳心,有一抹朱弦破幽獨。都把明妃清怨,付春風一曲。
看滿眼、花光做淚,甚杜郎、舊鬢猶綠。惟仗祓恨清樽,照妝銀燭。
日月更代顯,光華難并留。昔人尚行樂,俯仰無暫休。平居得君子,出處常相求。良辰援余臂,共作西園游。極目瞰平野,緬然見蒼洲。千林澹霽色,萬韻生涼秋。露華漙菊英,藹藹香可揉。參差間畦壟,芋栗森相儔。綠蔓無芳姿,碧花茂牽牛。低回矚籬落,樹影環清流。賞物志已諧,何用登蓬丘。山家無外營,超然閉幽室。薄團北窗下,默坐終永日。炎景忽差池,涼飆動蕭瑟。中林多橘柚,粲粲垂華實。憑高試裴回,幽興遽超逸。云霞散平岡,太白空際出。禽歸杳莫辨,積翠鎖深蔚。吁哉宇宙間,濩落竟一物。胡為市朝客,終歲浪汩沒。翳吾樂馀生,勝事良可詰。放懷在冥冥,身世兩俱失。嘗聞晉支遁,矯志歸沃洲。千載激清風,邈哉誰與儔。余今雖不敏,萬事非身謀。朅來臥窮谷,未覺慚先脩。一法尚無遣,何勞問三休。卷舒在至理,賞詠歸優游。采薇陟曾阿,濯足依澗流。但驚桂花拆,詎識江漢秋。滄溟空汗漫,無意狎群鷗。憶昔少壯時,意氣摩云霓。游心黃卷間,豈顧白日西。由來昧根本,旦旦從所迷。邇獨悟無為,文字如委泥。物生豈高下,至道良自齊。青山繞吾廬,開戶眾鳥啼。曉日上喬木,秋光媚回溪。畸人長往來,絕壁同攀躋。遐天凈若掃,曠目無端倪。楚客一何苦,登臨獨悽悽。秋山夜來雨,云氣朝尚昏。禪庭無來轍,但見落葉繁。石室暗燈火,天容開霽痕。耳目思遠適,曠然啟曾軒。長謠緩輕策,去去窮深源。方塘滟清流,鳧雁靜不喧。時遭羲皇翁,容與諧笑言。邈然采真賞,歲晏誰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