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滁州邵子發同年二首
夫子才豪官尚卑,窮城冷落有誰知。莫嫌五斗紆高興,且與青山賦好詩。得失可齊陶令酒,功名休問蜀莊蓍。三年流落甘憂患,一笑何當慰別離。年來萬事付禪宗,兩鬢雖青心已翁。欲借一廛希許子,更將五斗繼無功。春來行樂君應厭,老去裁詩我未工。聞道瑯邪山色好,為題新句寄清風。
夫子才豪官尚卑,窮城冷落有誰知。莫嫌五斗紆高興,且與青山賦好詩。得失可齊陶令酒,功名休問蜀莊蓍。三年流落甘憂患,一笑何當慰別離。年來萬事付禪宗,兩鬢雖青心已翁。欲借一廛希許子,更將五斗繼無功。春來行樂君應厭,老去裁詩我未工。聞道瑯邪山色好,為題新句寄清風。
寶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萬古不收雨,四時長是秋。
樹寒煙半擁,山濕霧長流。
獨我思歸苦,無因到上頭。
蛛絲雖巧能害物,蠶絲雖拙能利人。
害物晨昏一飽足,利人往往害及身。
乃知巧者能遠禍,拙者生死常為鄰。
吾寧為蠶勿為蛛,所愿殺身以成仁。
千絲萬縷何足恤,要令寒谷皆陽春。
虛心陪燕寢,不受虢秦封。
惟有冰霜節,全無云雨蹤。
李娥書舊恨,湘女斂愁容。
卻是專房寵,無人妬阿儂。
貫休鐵畫天下奇,芳庭心法今似之。
偃波垂露久不作,云煙灑灑光陸離。
北山塔穎健筆卓,西湖倒瀉為研池。
長空萬里紙一幅,等閑揮翰搖坤維。
大書姓氏牋金闕,書仙驚問子為誰。
安定后人希圣父,曾披骨鯁干龍墀。
公權筆諫粗有志,未知所遇何如時。
書仙聞言發一笑,風云際會須有期。
何當濃墨寫竹帛,千古萬古長昭垂。
此去金華水作程,扁舟定是過嚴陵。
高山蔽日寒多霧,淺瀨通潮夜不冰。
漢代絲風應自詠,故鄉三洞與誰登。
擬從別后題書寄,又怕征鴻未可馮。
可人期不至,日日望山孤。
不是招吟侶,多應覓酒徒。
虛名付蕉鹿,清興動莼鱸。
見說同川好,能通一葦無。
客里多風雨,征衣不厭重。
輕車須穩駕,狹路易相逢。
灘淺水聲激,山深云氣濃。
迎人野花笑,絕色若為容。
一冬寒意少,既雪又還晴。
地面冰初結,天涯春已深。
六花隨雨化,三白有梅爭。
袖手灞橋道,懷人心事清。
初過一百五,園林正好看。
梨花未全禿,梅子帶微酸。
近世煙初禁,何人食肯寒。
東風猶作惡,誰念客衣單。
近事山中總不知,心清常是太平時。
勿于貧后方求藥,才得閑來便賦詩。
千里白云勞夢想,一天明月負襟期。
有書堪讀梅堪看,絕倒人間富貴癡。
長空萬里琉璃滑,冰輪碾上黃金闕。
清光爍盡滿天星,桂枝搖落蟾蜍活。
故園此夕盡翹首,望殺陰精眼瀝血。
烏鵲遶樹飛且鳴,世間晝夜無分別。
詩人兀坐冰壺中,清氣蕭蕭透毛骨。
玉簫何處招鳳凰,更抱琵琶對風撥。
可人來赴今秋期,共舉霞觴酌明月。
醉邊且盡今宵歡,后會相望隔閩越。
聘幣凡三到水涯,東都莫是欠人才。
當時若使無新室,此地安知有釣臺。
魚水相忘身外樂,羊裘曾臥禁中來。
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風挽不回。
瀑駛驚風雨,危懸峭壁前。
臨流清客耳,入夜攪幽眠。
旁是龍為廟,高疑山有仙。
一塵飛不到,長似九秋天。
欲艤扁舟約月明,倚樓少待暮潮平。
雁邊有客關新恨,鷗外無人訪舊盟。
天地能容蒼海闊,風波難與白云爭。
回頭便踏塵埃路,莫忘山中此段清。
商君金徙木,趙高鹿為馬。
徒欲取民信,疑心隨解瓦。
罔民適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維已滅亡,命脈存已寡。
焚書火咸陽,斯言信非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