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陀清賞夙慕展游愿不從心因成小詠
寶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萬古不收雨,四時長是秋。
樹寒煙半擁,山濕霧長流。
獨我思歸苦,無因到上頭。
寶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萬古不收雨,四時長是秋。
樹寒煙半擁,山濕霧長流。
獨我思歸苦,無因到上頭。
寶陀山有十里路程,今日只能想象和人一同游覽。這里仿佛萬古都不落雨,四季常如秋天般涼爽。樹木透著寒意,被半擁在煙霧里,山巒濕潤,霧氣長久地流淌。只有我歸鄉之苦縈繞心頭,沒有機會登上那山頂。
寶陀:即普陀山。
上頭:指寶陀山山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一直向往游覽寶陀山,卻因某些原因未能成行,在這種情況下寫下此詩,詩中或許也融入了詩人在生活中的思鄉等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寶陀山的向往和無法游覽的遺憾以及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寶陀山的清幽之景映襯內心的苦悶。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寫景手法。
居然景物似江東,帽影鞭絲立馬中。兩岸蒹葭鶗鴂雨,萬株楊柳鯉魚風。山樓俯瞰平沙白,野寺欹斜落照紅。到此漫為鱸鲙計,停車沽酒莫匆匆。
江上晴光照眼濃,十分春色滿城東。客懷何限湘波綠,漕事方殷漢粟紅。雅有詩情添興遠,可無酒力破愁攻。舳艫早晚蒲帆穩,長嘯東南萬里風。柳岸流鶯兩兩黃,風光渾在一簾香。休辭老去追隨懶,莫遣春歸倥傯忙。滿地芳茵猶勝踐,漫天飛絮漫輕狂。溪園早有同游約,準擬杯行引興長。
猶作趨朝客,難忘去國恩。使君停上駟,傖父到名園。石竹烏皮幾,秋花濁酒尊。江淮如見月,應憶灞陵原。
潦倒三年白下官,畏途常以此心觀。求為廟令直不易,翻入帝城良獨難。落落白頭游且倦,悠悠青眼刺空漫。文章功用知無補,保此不渝惟歲寒。
望遠峨峨冠切漢,衣襟霞舉天之半。經宿崎嶇目已迷,云煙各自開生面。一峰匿近若舊識,乃是三日前所見。以身盤磨蟻穿珠,左縈右拂香爐篆。高履星行下窺井,轉眼之間凡幾變。區田隨勢列等差,如規曲尺如劃線。什什伍伍不成村,殘梨在樹落微霰。風無定所歷亂來,畫眉聲碎彈翎怨。
涂抹坡詩百態新,南毛北紀是忠臣。莆田處士金陵客,藝苑雌黃別有人。
甲胄森嚴意氣豪,馬頭威振陣云高。戎王膽落天山外,鼠首穹廬望羽旄。
入山深不厭,勝日快同游。梵放僧歸院,歌歡客倚樓。回風撩鐸語,曲水咽溪流。莫謂春將老,春濃桑更稠。憶昔東皋侶,頻嗟會面稀。懷人悲遠道,論事覺前非。我未徇塵轍,君能脫世鞿。浮生真幻夢,行樂莫相違。
上巳攜壺出翠微,興來猶欲典春衣。十千美酒誰家有,遙指青簾不忍歸。嵐煙收雨日初長,花鳥吟馀泛曲觴。安得川流通作酒,與君判飲潤詩腸。
天女匆忙來獻花,莊嚴凈妙一何嘉。兒童更少渾無著,自勝維摩長者家。
三芝羽人佇,五誡壞衣脩。農圃日用事,芻蕘無幾求。林丘識真趣,城闕罷菟裘。揮斥塵勞客,平生為道謀。
濟上春風暖,臨流暢我情。長橋分甸服,一水界齊清。泰岱云來近,虛空雨易成。田家八萬戶,沾灑遍深耕。
朔風峭勁嚴冬節。泰岱頂、行蹤絕。有人杖策獨尋幽,不管天門深鐍。茲游突過,昌黎登華,書與家人別。一編岱覽難周列。擇勝處、新圖揭。云亭封禪久無書,誰識相如才杰。庭闈眷念,觚棱回首,自記輪蹄轍。
經旬塵市作句留,偷得閑身汗漫游。涼意漸添桐葉雨,山光濃壓木蘭舟。豬肝閔貢原多累,龍性嵇康未易酬。料得鄉懷千里共,連朝風信報新秋。
消瘦腰支減練裙,異鄉音信可堪聞。青春滿面殤兒淚,白骨三遷幼女墳。萍水飄零風顫雪,文章消息雨收云。業緣尚有迂癡在,愛惜圖書未敢焚。磨蟻旋旋意緒同,傷春隨處怯東風。三年未了隆中臥,一旦誰收稷下功。滿徑藥苗因病減,隔窗蕉葉為書空。細尋舊事輪纖指,云水今朝是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