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席上同伯陽汲井詠
皎潔如明鏡,銅瓶下愈深。妝成不照影,應恐墜金簪。
皎潔如明鏡,銅瓶下愈深。妝成不照影,應恐墜金簪。
翰墨消長日,
尊罍占遠風。
纖塵吹不到,
人在玉壺中。
嘉慶之三載,孟夏月上旬。舟行發巴渝,薄暮瀕江濱。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黃巾。傳聞意尚惻,何況目睹真。
系纜上岸行,城市皆沈淪。一山在城西,廟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宮,樓觀棲微塵。棟梁未盡圮,階級猶可循。
劫灰所偶遺,此亦靈光倫。折行入禹廟,明德昭明禋。
謂當食萬年,何意荒荊榛。內有前縣令,坐系經年春。
守土棄土走,何以腰垂紳。諜告反得死,何以謝萬民。
廟前雙桂樹,圍大容轉輪。曾見探丸來,烈焰飛城闉。
我欲從之語,無言獨含顰。偶焉遇牙郎,為我瑣細論。
自云有父兄,同來達巴岷。與君為同鄉,身亦江南人。
嗟哉為利謀,豈意遭難屯。先是驚風鶴,寇至聞比鄰。
自當靜境內,大義慷慨申。民心既以安,士氣亦以振。
常時乏備御,臨難猶逡巡。游偵彼何辜,乃向長流湮。
靜鎮爾豈能,聞賊意則瞋。城中擊鐘鼓,城外叢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為通津。寇來何坦如,不用設距堙。
官守死其職,去就民所遵。縣令倉卒逃,余眾尤私身。
擠排大江中,戢戢為魚鱗。親戚誰復知,但聞呼救頻。
縣尉獨守廨,平日頗寬仁。賊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馴。
愿為厲鬼死,氣結不復呻。元戎率滇師,解園策如神。
首問失城罪,有喙何能伸。章綬宜在腰,積貯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庫藏宜有銀。一一皆自服,縶俟軍事竣。
獨惜十萬家,一炬胥泯泯。至今月黑時,野闊飛青磷。
眾者化為少,富者化為貧。弟行尋其兄,兒啼號其親。
身亦有父兄,欲問無由詢。孤身客他鄉,已矣長含辛。
吾聞此言悲,涕泗橫無因。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詩紀姓氏,尉張令則陳。生者戒守吏,死者勸為臣。
玉勒金羈探早春,何勞喬梓訪荊榛。
初開社會尊如海,漫賦風光日是人。
無恙柳條當眼嫩,蕭然白發滿頭新。
五噫歌在懷之子,共擬乘橈一問津。
山澤荒寒外,門庭寂寞中。
厭聞鳩喚雨,常羨鵲知風。
逆境嗟行遍,閑愁幸掃空。
今晨有奇事,簫鼓賽年豐。
杖頭挑百億乾坤,
布袋貯三千世界。
鬧市叢中等個人,
不知誰是知音者。
每動良朋嘆,偏傷逆旅魂。
病居葑菲體,家住虎狼村。
貧也如懸磬,天乎尚戴盆。
秖令心盡死,翻訝舌常存。
豈是乾坤窄,還疑日月偏。
鄒陽書在后,樂毅謗居先。
行間金烏有,圖存酒可全。
此邦黃鳥什,羞與故人傳。
不厭山中水,冬寒更幾深。
激流康樂詠,魏闕子牟心。
牛馬虛遙涘,鴛鴦下眾禽。
乘車堪借問,漁父有拿音。
落日與天傾,天連塞草晴。
看從沙上汲,翻似海邊生。
慘淡開紅燒,虛無戀遠明。
何人把羌管,先作月中聲。
雨花臺上草青青,
落日猶銜木末亭。
一線長江三里寺,
千年鶴唳九秋螢。
別離便也清閑住,最是相逢處。
思量往事起新愁,卻倚闌干頻喚不回頭。
惱人情緒還憐惜,故意憑肩立。
嬌嗔偏自遠郎懷,笑指畫樓西畔,有人來。
萬人望歲正艱難,坐對盤餐泚在顏。沿溯謾談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閑。歡呼甘雨今朝足,準擬豐年舊觀還。眼里塵氛掃除盡,撲人空翠繞西山。
自嗤宦況局寒蟬,已覺歸心決大川。勿使山靈長謝客,幸馀溪友舊忘年。無心欲羨千鐘祿,有意初謀二頃田。雨足年豐無一事,春蠶將老只思眠。
慘澹經營最擅場,綱師囊括渡重洋。羨君已具拔山力,更得仙家縮地方。
丹青尺幅論千里,捉得邱山籠有之。布置林泉無浪墨,風湍水檻總宜詩。
才經聚首頓離群,執手躊躇袂忍分。
子比晉卿真似日,我如吏部愿為云。
才情契重誠知己,道誼交深獨有君。
飛鷺亭前惆悵甚,何時剪燭再論文。
驛使迢迢未得來。隴頭春意已先回。誰引冰姿玉骨,笑顏開。
舍側單于休度曲,樓中弄玉不須媒。好共美人村店里,舉金杯。
朔氣催成暝。莽沉沉、亂云堆墨,橫斜千陣。槐柳故宮深藏處,禁得霜天凄冷。又正恐、爭棲難定。寒日無光何時曙,記翩飛、曾帶昭陽影。終古恨,幾人省。
夜啼動攪孤眠醒。更憐伊、月明繞樹,最擔虛警。投止蒼黃知誰屋,接飯叢祠差幸。且珍重、羽毛休損。開口易招南兒唾,漫誤人、北雁傳邊信。頭盡白,故山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