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
雨花臺上草青青,
落日猶銜木末亭。
一線長江三里寺,
千年鶴唳九秋螢。
雨花臺上草青青,
落日猶銜木末亭。
一線長江三里寺,
千年鶴唳九秋螢。
雨花臺上青草蔥蘢,落日仿佛銜在樹木頂端的亭子旁。長江如一條線,不遠處有座三里寺,千年的鶴鳴和深秋的螢火蟲交相呼應。
木末亭:建在高處的亭子。
鶴唳:鶴鳴。
九秋:深秋
雨花臺是歷史上的重要場所,發生過諸多事件。詩人站在雨花臺上,面對眼前景象,有感于歷史的興衰變遷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心境因缺乏更多背景資料難以明確,但能感受到詩人對歷史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畫面描繪傳達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把握,以景寄情,有一定藝術價值。
春雨知時,山桃含笑,夢醒貧家。無方送老,種綠報年華。不辦黃金作屋,風流債,點卻群花。三三徑,量枝數葉,汲水勻沙。失喜到雙丫。爭斸土一鋤,忙盡金鴉。分香引蝶,剩本餉鄰娃。便當村農穡事,一壺酒,自勞生涯。陰晴外,成陰結子,且自由它。
吳興書翰,濟南圖史,不數當年管李。前身雙隱住鐘陵,又何曾、形單影只。高樓披古,高齋滂喜,回首兵塵鄉里。方回未老莫思歸,忍重和、枯桐半死。
六只骰子滿盆紅,塵墨河沙用莫窮。誰能解展金剛手,祖佛親來亦掃脩。
明霞照澗,向春水弄妝,鏡中人面。細雨乍晴,高閣橫溪香風遠。瑤池仙子芳華宴。醉瓊靨,仙源紅茜。禊潭佳地,王家洞壑,宋朝坊院。天暖。花朝正午,濃艷處,燕子鶯兒俱懶。繡陌勸耕,芳樹催人春光半。年年心上玄都觀。翠苔路,崔徽愁看。更堪前度龍華,絳河淚浣。
六只骰子滿盆紅,馬載驢駝一擲空。赫赤窮來無可賽,請君從此現神通。
卷葉勸酬家醞。休問。門外幾斜陽。人間無此北窗涼。晉宋倦思量。寂寞十年心跡。消得。一榻鬢絲風。西江只在畫屏中。招手幾歸鴻。
新雨淡黃生,占了嬌鶯,已報枝頭春曉。煙葉逗雙眉,紅樓上,依樣麝煤輕掃。東風力軟,小蠻生就腰支小。誰遣千條西向恨,添出一奩詩草。深宮漸漸藏鴉,夢魂邊,忍見臺城換了。飛笛綰離心,黃驄曲,飛絮灞橋重到。三生事渺。蘋花種出池塘悄。我亦勞勞亭畔客,愁送玉關人少。
信步游梁魏,乘時別少林。長安車馬客,無限利名心。
銷沉變雅,笑百年樂苑。但有花間與蘭畹。尋絲桐舊譜,斷羽零宮,幾兒女、能和七哀九辯。西臺朱鳥曲,一老堂堂,來領莆風續騷怨。晞發更何歸,海水天風,念人世、伊涼都換。且休問、身后季鷹哀,有下拜燈前,后村三變。
繁英素雪春千畝。照簾櫳,開遍花朝前后。晴嫩午蜂喧,伴玉窗人瘦。瓣瓣雕鎪珠錯落,待夜月香囊親扣。攜酒。又幾日金鶯,便含紅豆。誰分別館歐西,占榮王宮殿,小山清富。今古一東風,嘆上蘭非舊。海外櫻花人自樂,正上野新裝時候。相守。付一卷心經,唐宮鸚鵡。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心事當春先愿夏。看盡林花,早是愁無罅。顛倒絳英風上下。昨宵還說春無價。短夢才圓燈又灺。銀箭金壺,長是沉沉夜。瘦骨新來無一把。為君日日驚腰衩。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春山紅似海。是天臺仙人,化身香界。萬蝶迎風,斗午妝晴處,寶衣齊曬。艷絕人間,渾夢到,瑤池天外。過去生中,曾歷昆侖,水蒸霞彩。前度劉郎猶在。嘆歲歲花朝,苦填詩債。看竹王家,問武陵何地,洞天能買。魏晉如今,休更笑秦皇時代。祇剩桃根桃葉,芳心未改。
無情說法異盲聾,聽得之人眼耳通。不但近塵并遠剎,十方度盡顯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