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漫成四首 其三
九服異方無異俗,化騑同御故同馳。忠球畢竟歸東序,戶外松風是子期。
九服異方無異俗,化騑同御故同馳。忠球畢竟歸東序,戶外松風是子期。
字畫端重無傾欹,文辭簡古有刺譏。
高堂一見為卻立,知是浯水中興碑。
當時長安望浯水,相去不知幾千里。
斯文自合上送官,如何镵向千巖底。
二公用意深復深,知我罪我俱無心。
不向一時求賞音,億代寶之如璆琳。
孽臣之事置莫說,尚喜蠶頭未訛缺。
紛紛理亂墮空虛,千古斷崖懸日月。
愛酒揚子云,家世一區宅。
校書登天祿,落拓聊寓跡。
彼視漢公卿,何啻相什百。
著書效周易,人笑玄尚白。
儻非桓譚輩,詆誚誰與惜。
御史再乘驄,忠言沃帝聰。
處心平似水,疾惡迅如風。
遇合嗟何晚,論思信有功。
惜哉辛佐治,竟不到三公。
關內攻城戰,淮東卻敵兵。
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
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
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
學問源流遠,樂哉賢父兄。
人琴亡舊曲,風木愴寒聲。
深痛幾成毀,沉疴汔喪生。
孝恭無可憾,猶得傍佳城。
學問自冰翁,詞章聳巨公。
不慙循吏傳,真有古人風。
捫虱書猶在,飛鳧跡遽空。
人琴悲子敬,三讀愴深衷。
婦德勝賢士,嫠居成大家。
陰功宜有后,余慶尚無涯。
楊惲出司馬,陶潛傳孟嘉。
文昌紀遺范,外氏倍增華。
大江東南來,馮夷此其宮。
群山各獻狀,奔走如游龍。
將軍萬人杰,智勇摧奸兇。
草木知威名,旗常紀豐功。
廟食填茲土,樓閣何穹窿。
我來拜靈祠,紅日方曈眬。
神烏集飛檣,雪波卷晴空。
椒桂薦芳馨,精誠冀感通。
謂言身半百,扁舟吾欲東。
羞作賈胡留,愿借一帆風。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
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
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
惜哉天不憗,無復見川增。
客餞旗亭酒半酣,摶風九萬送鵬南。
薄勞汗馬功收一,肯怨長途玉獻三。
去去梅花催驛騎,看看柳色鬭恩藍。
長篇好上劉蕡策,莫作書生無用談。
郡齋弧矢記垂門,今日衰翁更覺尊。
生晚不能瞻大父,年高卻幸見曾孫。
從今鏡鑷知無用,但喜芝蘭近愈繁。
愿汝孳孳守家法,為傳衣缽到仍昆。
王爵報元勛,臨危更致身。
鯨波飛戰艦,狼子嘆江神。
木落淮南暮,塵清塞外春。
功臣誰第一,圖畫在麒麟。
萬里云衢著腳初,臨行尚肯過吾廬。
風云得助子方快,冰玉相依我不如。
驛路響鈴看報捷,殿門放鑰待傳臚。
逾科又見龍飛榜,此度傳衣應不虛。
隴麥已抽穟,山田未立苗。
雨聲愁昨夕,晴色喜今朝。
柳絮青天雪,松風陸地潮。
山居足幽事,吾隠不須招。
傾蓋歡如故,相從滄海隅。
方將理詩社,忽已閟泉途。
歸路孤飛旐,交情一束芻。
梅霖將客淚,凄澹灑平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