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偶成 其二
隴麥已抽穟,山田未立苗。
雨聲愁昨夕,晴色喜今朝。
柳絮青天雪,松風陸地潮。
山居足幽事,吾隠不須招。
隴麥已抽穟,山田未立苗。
雨聲愁昨夕,晴色喜今朝。
柳絮青天雪,松風陸地潮。
山居足幽事,吾隠不須招。
田隴上的麥子已經抽出了穗,山上的田地還沒長出禾苗。昨夜雨聲淅瀝讓人發愁,今朝晴朗的天色令人歡喜。柳絮像藍天下飄飛的雪花,松間風聲似陸地上涌起的潮水。山居生活有很多清幽之事,我隱居于此無需他人來招。
隴麥:田隴上的麥子。穟(suì):同“穗”,麥穗。
立苗:長出禾苗。
晴色:晴朗的天色。
陸地潮:形容松風像陸地上涌起的潮水。
幽事:清幽之事。
隱:隱居。招:招引、邀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處于山居生活中,被周圍的自然景象和寧靜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滿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隱居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心境,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茱萸手把自殷勤,珍重遙緘奉老親。薄祿虛慚三釜養,清風不厭一囊貧。
夢隨故國云山遠,感逐天涯節序新。料得高堂酣宴后,也應扶杖望羈人。
官舍蕭蕭似野村,又逢佳節倒清尊。芙蓉開謝秋心在,苜蓿凄涼宦味存。
腕下難成風雨句,鬢邊易染雪霜痕。逡巡懶著登高屐,對坐南山翠擁門。
曹瞞柄漢政,劉氏頹三綱。豈無名流士,大雅皆淪亡。
遐哉管幼安,皂帽去遼陽。咄嗟華子魚,末節何猖狂。
其余建安子,仁義志久荒。草檄愈頭風,借面以吊喪。
碌碌何足數,誰為聲價昂。列祖北海公,風厲不可當。
矯世敦古道,獨論盛孝章。觀其友禰生,抱負豈尋常。
裸衣罵廣座,撾鼓聲悲涼。非公孰具眼,彼此相激揚。
瞞也狐鼠儔,公真威鳳翔。當其未遇害,漢祚固無傷。
曹孔不兩立,薰蕕互相妨。惜呼時不遇,盡室竟罹殃。
太阿雖屈折,不失為至剛。三復此遺編,使我增慨慷。
斯文在異姓,固當為表彰。況乃先世賢,遺琴猶在堂。
梓之附家乘,用戒永珍藏。
水滿橫塘占曉涼,
蓮腮霞舉葉云生。
魚兒富貴真難比,
翠蓋紅妝擁隊行。
沈黎古邊郡,頗覺山水惡。凌晨過清溪,迎面聳厓崿。
元和置縣廢,遺址失城郭。巋然峻嶺存,拔地上寥廓。
艱危攀石磴,百折勢盤礴。陰霾慘冥冥,蜚廉肆威虐。
囚澗伏蛟蜃,騰空斷雕鶚。苕亭見邛崍,修坂天際落。
蝮蛇何蓁蓁,吐瘴昏旦錯。毒厲能中人,奚敢試徒搏。
其巔尤崚嶒,虹棟構飛閣。莽莽控番夷,天然設扃鑰。
西陲倚屏障,造化非茍作。險可一夫守,隘豈五丁鑿。
經春霜威嚴,不夜磷火爝。叢灌走魑魅,穹岫嘯猿玃。
平生跳蕩心,顧盼成駭愕。著足借蟠藤,捫手怯朽索。
我欲圖真形,放筆寫巖壑??~緲無端倪,方壺定慚怍。
白云夫子號希夷,
碧玉窗中下絳帷。
皓首勒成書萬帙,
病鸞偷見鶴偷知。
高臺不見鳳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
舞罷翠娥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
風搖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換故洲。
結綺臨春無覓處,年年芳草向人愁。
尋思百二河山壯。更蹠蓮峰上。那能牖下死勾留。恨煞塵緣欲脫苦無由。
故人一覺荒唐甚。娓娓殊堪聽。君還有夢到秦中。我并灞橋驢背夢俱空。
十月小春粳稻獲。堆場囷廩雞聲喔。拾穗兒童爭雀躍。開缸酌。新篘釀就田家樂。
鴉舅霜酣紅灼灼。閑花點綴叢林薄。風急一行寒雁落。驚剝啄。篳門客至無人諾。
彩索金為縷,香粳玉作團。從今逢午節,歲歲奉親歡。
銀榜青宮里,天風五月秋。應憐耦耕者,曝背向農疇。
午漏遲遲滴玉壺,清陰羃羃布庭除。只將底事銷長日,大學中庸兩卷書。
居仁堂上薰風滿,閒把騷章子細看。令節豈徒供黍楝,巧言端欲戒椒蘭。
焜煌八字彩毫書,鐵畫銀鉤照坐隅。心正自能祛百厲,辟邪安用道家符。
記向寒門徹骨迂,
收書不惜典金珠。
殘帷斷帳空留得,
四海無家一腐儒。
風塵事事不堪論,回首云山斷客魂。四海勞民皮已盡,三年傲吏骨猶存。
倦思縮地歸南墅,愁欲呼天賦北門。奄忽故園春又暮,空教青鬢負華樽。
宦況今成窶且貧,艱危世路況愁人。陵陽白璧投偏偽,勾漏丹砂鍊未真。
有鐵鑄來俱是錯,無錢擲去可通神。何時頓卻支祁鎖,豐草長林任此身。
清時誰不榮軒冕,君獨何心早乞身。
自愛東山成遠志,獨令南海見歸人。
云霄路隔冥鴻渺,江渚情深倦鳥親。
何日相從陪杖屨,都門嘆息望行塵。
迸下湘簾影,燒香坐月明。
劍光騰匣白,寒氣與秋清。
履道西門有弊居,池塘竹樹繞吾廬。
豪華肥壯雖無分,飽暖安閑即有馀。
行灶朝香炊早飯,小園春暖掇新蔬。
夷齊黃綺誇芝蕨,比我盤飧恐不如。
箋疏蟲魚小物,
抉挑草木微情。
兔葵累劉夢得,
燕泥辜薛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