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康挽詞 其一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
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
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
惜哉天不憗,無復見川增。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
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
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
惜哉天不憗,無復見川增。
為人剛直堅定不可動搖,態度恭謹溫和似連衣服重量都承受不起。一生懷有憂國的志向,常常徹夜伴著讀書的燈火。深入探究《易經》,了解遠古、中古、近古之事;研習《中庸》,增進各種才能??上咸觳辉噶羧耍僖部床坏剿麑W識如河川般增長。
挺挺:剛直堅定的樣子。
恂恂:恭謹溫順的樣子。衣不勝:形容人態度溫和,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大易:指《易經》。三古:指上古、中古、下古,說法不一,一般指伏羲、文王、孔子的時代。
中庸:儒家經典之一。
憗(yìn):愿、肯。
川增:像河川一樣不斷增長,比喻學識、品德等不斷進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石南康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定問題,逝者懷有憂國之心卻未能繼續施展抱負便離世,作者對此深感惋惜。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石南康,突出了他剛直的品格、憂國的志向和好學的精神。其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挽詞這種文體對逝者品德和事跡的紀念。
燈火闌珊月色低,少年乘醉馬東西。樓頭畫角聲悲壯,又聽歌聲促曉雞。
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玉釵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縷鳳。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身將客星隱,心與浮云閑。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長嘆息,冥棲巖石間。
殷勤稽首維摩詰,敢問如何是法門。彈指未終千偈了,向人還道本無言。
江上秋風吹斷鴻,江頭開遍木芙蓉。幾家籬落依紅樹,萬壑煙霞鎖翠峰。南國風光一杯酒,故園魂夢五更鐘。舉頭日近長安遠,閶闔云深第幾重。
汝常與智俱,自不與妄合。其智自神解,成就一切覺。諸佛方便門,眾生五欲樂。皆依真智生,醞造乳中酪。
莫怪溪樓冒雨來,萍蹤無定老相催??v今歲歲來相訪,百歲曾無六十回。
臉印紅霞,眉含翠黛,見人佯自低頭。更鬢香風動,翻漾簾鉤。應是多情緣分,沒著處,怎愿干休。頻來也,無分晝夜,那計春秋。休休。輕顰淺笑,記逗向郎邊,欲去還留。念蘅蕪回首,夢冷朱樓。便有?毫千乘,難描得剪水雙眸。當初錯,嗔伊不該,惱亂閑愁。
玉容寂寞誰為主。寒食心情愁幾許。前身清澹似梅妝,遙夜依微留月住。香迷胡蝶飛時路。雪在秋千來往處。黃昏著了素衣裳,深閉重門聽夜雨。
家住江南建業城,春風歸去片帆輕。鳳凰臺上重登眺,白日浮云萬古情。
白發新來不滿梳,玉蕭金管總成疏。梧桐院落秋風早,一夜神清喜讀書。
云抱青山深復深,日融清露滴幽林。鳥啼樹發春如許,試問高人身內心。
春風既和柔,春日更皎潔。夭桃紅如錦,繁李白勝雪。黃蜂與紫蝶,亦各競時節。人生有憂樂,譬彼天上月。愿言艮其背,無使心自爇。
白葦蕭疏野火焚,流民草舍各星分。沙田土瘦新耕得,寧死江頭不作軍。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