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三首
一夕歡娛鳳帳秋,曉天歸駕待瓊辀。銀潢便是東西水,不獨人間有御溝。紫宙風輕斂夕霏,露華應濕六銖衣。鵲橋貪問經年恨,不覺蛛絲減舊機。漢家猗殿敞云屏,青雀西來底有情。席上殘桃猶可種,劉郎爭奈不長生。
一夕歡娛鳳帳秋,曉天歸駕待瓊辀。銀潢便是東西水,不獨人間有御溝。紫宙風輕斂夕霏,露華應濕六銖衣。鵲橋貪問經年恨,不覺蛛絲減舊機。漢家猗殿敞云屏,青雀西來底有情。席上殘桃猶可種,劉郎爭奈不長生。
一經同雁塔,再入并鴛行。
方喜為寮好,那知夢奠傷。
學多應損壽,文富幸流芳。
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
昨日攀元洞,今宵泛碧空。舟航絕星漢,機杼見天工。問路迷云渚,知郎有道風。水晶仙闕是,努力掛高篷。
短棹擊空明,扁舟似葉輕。殘星低兩漢,缺月上三更。木鐸他山響,漁歌隔塢聲。恍疑仙島近,身世在蓬瀛。
天近四更頭,風高載月舟。短簫悲塞雁,長篴起江鷗。農艇紛搖櫓,漁罾遠掛鉤。歌豳誰獻曝,辛苦遍滄洲。
弄月不須疑,蕭疏半世癡。逢人深淺酌,見爾妙高詞。舊有紫之癖,今仍白出奇。幸依盧扁在,箴砭足吾師。
梅霖初歇水平湖,
湖上青山展畫圖。
更著樓臺相掩映,
風流端不減西湖。
英英大馮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出處雖兩途,動靜無二理。燕坐三十年,初不離朝市。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
馮生適何來,眉目差可喜。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失身坑阱中,搖尾凡幾祀。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盤谷翁,引手唯力致。力極勢未回,既出幾復委。不知何因緣,又入先生耳。一見不忍遺,即命加冠履。
奴虜豈所安,推己乃知彼。惻然動于中,棄金猶棄秕。少屬豺虎場,永謝泥與滓。乞詩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顧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茍能肩一心,綺語奚足恃。屈信固有時,此政在知己。勿如越石父,以是驕晏子。
瓜菜西園最有名,
芳華苑外野田平。
菱香藕脆家家有,
粳稻花吹暑氣清。
綠陰亭沼。天南二月春歸早。起覓殘紅。萬點隨風西復東。
檐牙乳雀。啄破苔花新試角。柳外黃鸝。欲弄新聲不住飛。
大悟不拘于小節
猛燄爐中撈霰雪
石頭垂足示長髭
修行有甚相交涉
斜月疏燈照夜珠,
淩廬臺靜長青蕪。
銷魂縞袂朝元日,
不見新詞綴石湖。
風輕日白午天幽,
郭外溪邊即勝游。
花萼乍明來小院,
柳條初散近高樓。
老翁稚子逢春語,
冶客羈人到晚留。
共說年年行樂地,
朝廷有道自消憂。
深井無淺汲,
洪鐘須妙撞。
揆公取士心,
海若吞湖江。
泓涵老昌黎,
客或隴頭瀧。
可待函丈扣,
此心久已降。
墮鬟不耐膠青刷。珠粉細調云母滑。兩彎生翠小眉山,一寸深紅長指甲。
欲眠又起添香鴨。風竹敲寒檐玉戛。閑愁和雨上心來,味比鳳州新酒辣。
范蠡宅邊天共水,闔閭城外雨連潮。凄涼惟有專諸塔,半壁紅泥草木焦。
鈹縱交胸膽不寒,恩酬公子死何難。可憐鋒甚魚腸劍,不斬佞臣太宰官。
身如倦翼晚知還,
且免群兒謗務觀。
官酒灰多寧勿飲,
監書字大亦難看。
頌稱吉甫宣王美,
帖報殷生宰相安。
近世風流惟賀八,
脫朝冠去著黃冠。
行令玄冥不敢溫,
一天雪重壓江村。
我慚白雪翻巴曲,
天為黃茆洗瘴昏。
故人十載臥青丘,
不學康浪去叩牛。
何意清朝重耆舊,
翻然結綬上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