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其六十八
自入珠宮捧玉宸,別招猿鶴作新鄰。空林寂靜無來客,千載丹楓作老人。
自入珠宮捧玉宸,別招猿鶴作新鄰。空林寂靜無來客,千載丹楓作老人。
風前簫鼓落灘聲,云際孤帆逐鳥輕。秋滿殘林初送雨,夜嚴荒徼漸傳更。無心更著江湖記,龐俗曾聞山海經。惟謝同行張博望,一尊遙為寄高情。
江空灘急榜歌聲,西上奚囊一葉輕。云影自從秋里薄,山姿豈必雨前更。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跡憑詩記所經。蔀屋晨煙猶未業,緩簫鼉鼓不勝情。
客途涼雨送新秋,萬里煙波海上舟。不見甘泉在頂樹,故鄉誰道是瓊州。
萬里還鄉還異鄉,珠崖南去海天長。何年歸向三山路,卻認春魁冢宰坊。
人生何處較窮通,天意元難測始終。
花落花開翻覆手,君看同此一春風。
汎汎嚴陵艇子,
蕭蕭衡岳籃輿。
絕嘆長年作客,
重逢此歲將除。
郊南一帶雨痕斜,煙柳輕飏綠水涯。記得橋南沽酒路,村籬籬畔露桃花。
云煙疑入輞川圖,細雨斜風興更殊。記得王園溪水外,踏泥手自摘菱菇。
野溪新漲碧煙澄,蓑笠農家也學罾。記得柳堂春水闊,竹樓小雨話禪僧。
雨葉飛難著,風枝夢易驚。小園秋色恁心情。檻外蕭然黃菊、乍含英。
秀帶馀香薄,單衣膩粉輕。不禁清露曉泠泠。只有疏林紅葉、共伶俜。
回首當年感不禁,催人歲月太骎骎。
自經滄海桑田劫,莫報春暉寸草心。
偕老愁分中婦鏡,完貞凄斷女媭砧。
瘡痍多少猶難復,更續憂時老杜吟。
年老逢春春正妍,春妍況在禁煙前。
才寒卻暖養花日,行雨便晴消酒天。
進退樽罍宜有主,栽培桃李豈無權。
清談已是歡情極,更把狂詩當管弦。
紅槿黃蓮開渡頭,煙花不減到瀛洲。
人間勝地風塵隔,石上長江歲月流。
時事不關僧對語,瀟湘無夢夜乘舟。
蒹葭泛泛生寒溜,紅日遠天鐘鼓浮。
由來奇士本顛狂,
骨傲龍砂稟氣剛。
潦倒一生天地窄,
怒嗔嬉笑盡文章。
一落樊籠不自由,嚶鳴無復舊同儔。
印留白云空陳跡,夢入青云悔壯游。
比翼早辭簾幕去,失身豈為稻粱謀。
最憐風雨漂搖后,索母孤雛語磔辀。
堆藍天外隱松濤,十笏今看駐節旄。丹壁有梯鐫日月,碧霏無夢洗塵勞。虛傳經論藏金剎,何似詩篇映玉毫。自倚繩床度遙夜,不知身傍法云高。
看山青眼久迷離,幾月枯藤不自持。法象始窺金氆氌,俗情還凈碧玻璃。高峰寥泬秋聲早,古院森沉夕梵遲。此際虛空無所著,劫塵拋與阿僧祇。
天臺一錫掛崚嶒,千載何人續此燈。桂發小山香自遠,蓮尋白社興堪乘。從來吏隱兼忘世,幾日官閒得似僧。更向法門添廣大,欲偕龍象愧無能。
山陰陰,云冥冥,薜荔苔蘚被秋青。
丈石特起猛捷呈,左若按劍右若援弓而抨。
秋風凄雨每夜戰,但見骷髏敗葉沙上相支撐。
魄為陳湯魂李陵,千秋廟祀為鬼靈。
匈奴過者下馬拜,屏息股栗驚威棱。
望夫山,前有聞,石門今復傳將軍。
丈夫碌碌會終朽,劍倚荒臺望暮云。
夏旱更憂秋旱,
江南未卜湖南。
兀兀相看蹇步,
蕭蕭重跨羸驂。
人生來日正悠悠。酒盈甌。花盈頭。燦爛芳春,何處不風流。雖使秋來霜信冷,俏織女,伴牽牛。
團團明月照西樓。上簾鉤。多含愁。應恨時乖,夫婿不封侯。若使封侯官都護,頭雪白,戍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