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四
南方應有未招魂,去國離家見白云。自恨頻年為遠客,不知何地更逢君。江鮮野草桃花飯,寶髻香娥翡翠裙。今日春光吟不見,病煎愁緒轉紛紛。
南方應有未招魂,去國離家見白云。自恨頻年為遠客,不知何地更逢君。江鮮野草桃花飯,寶髻香娥翡翠裙。今日春光吟不見,病煎愁緒轉紛紛。
芳菲過眼已成空,
寂寞籬邊見幾叢。
顏色只從霜后好,
不知人世有春風。
我哀濡呴輟晨羞,
持送東城縱急流。
此去更饑須閉口,
莫貪香餌弄沈鉤。
白起城邊草,年年怨別離。
漢王臺上月,夜夜照相思。
歧路自茲去,故人何處期?
涔淫數行淚,東盡漢江湄。
曾是天池綴曉班,繡衣行郡遠人歡。
秋風忽夢柴桑柳,故畹還歌楚澤蘭。
匣里吳鉤誰復羨,尊前郢曲和皆難。
佳期憶在來清館,共對榕霜五夜寒。
懶慢唯應漉酒巾,鶉衣無計合時人。
一瓢陋巷誰能問,四壁秋風獨忘貧。
北闕青云隨夢遠,西山明月憶歸頻。
卜鄰幸與滄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濱。
一曲清江幾畫樓,水松陰里暑全收。
孟嘗去后珠仍海,宋璟來時瓦此州。
萬斗量花持互市,十年種果等封侯。
粵謳聽久吾能解,拚己將心與解愁。
放棹大洋中,四見滄海色。
長天入巨浸,或玄、或深黑。
江南見混黃,臺麓見綠碧。
但是蹴風行,層層皆雪白。
有時浪矗空,銀雪三山積。
平落洪浸間,隱隱黑龍脊。
我乘艨艟游,不畏長鯨擲。
談笑輕波濤,昂頭天咫尺。
行穿犖確度谽谺,
路跨清溪一木斜。
歷盡艱危到平地,
壞垣攲屋兩三家。
有子尊陶母,留賓憶范逵。
龍津雷煥劍,虎旅晉公麾。
海擊鵬摶遠,云垂鳥勢卑。
弦高今已矣,無復夢皋夔。
五更海底涌金輪,
咫尺蓬萊不遠人。
欲和蘇詩臨絕頂,
可憐漢節尚隨身。
與汝同撐大法船,莫隨風力把頭先。洪波險闊篙心穩,萬丈厓門驀箭穿。
老去驪歌不好聽,此生知有再趨庭。下階更莫頻回顧,法界如今世念停。
林下何人覓舊交,高軒帶雨歷荒郊。
半尊遲月開花徑,午夜懸燈賦草茅。
浮白且連徐孺榻,談玄未解子云嘲。
人生聚首渾難事,索句何緣竹外敲。
久闊襟懷慰幾重,莫辭綠蟻泛杯中。津門燕市秋何限,快得酡顏相映紅。
桂子花開秋氣清,微風片月繞檐楹。支頤笑說神仙事,久已逍遙過半生。
漫誇珍味重唐時,一騎紅塵走荔支。三日閩疆來海舶,自批朱顆自題詩。
幾處樓臺送夕陽,蓼花蕉葉斗秋光。甕頭昨漉鵝兒酒,為愛同心取次嘗。
濯濯香溪流,汀洲雜蘭芷。之子懷清芬,南渡勃然起。
大隱弘高風,真修味玄旨。遺文詎必多,一臠見嚆矢。
吉父英雄姿,夙負濟時略。不受帝王知,遂工賢圣學。
著述逾三車,臥游歷五岳。至今尚典刑,遺像儼丹雘。
煌煌禮部公,執戟隱金馬。憐才若饑渴,片善必揮灑。
馀日酬詩歌,居然振大雅。世無揚子云,誰為好玄者。
午橋莊閉少追游,
樹色波光帶雨愁。
今日羊曇頭白盡,
尚零衰淚過西州。
舉家千指食嗷嗷,不食誰能等系匏。
掠剩大夫湯沃雪,定交窮鬼漆投膠。
春蠶已老不成繭,社燕欲歸猶戀巢。
莫待良田徑須去,移文聊解北山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