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二
繞郭春水滿,被堤新柳黃。
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
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
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
繞郭春水滿,被堤新柳黃。
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
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
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
環繞城郭的春水漲滿,沿著堤壩的新柳已泛出嫩黃。官家的池塘沒有禁令約束,野船能夠自由地在水上飛揚。波浪涌動,歌聲傳得很遠,花朵漂浮,酒氣散發著清香。傍晚的風吹起,歸船行駛得急切,細密的雨絲打濕了女子的紅妝。
繞郭:環繞城郭。
被堤:沿著堤壩。
官池:官家的池塘。
禁約:禁令約束。
野艇:野船。
歸棹:歸船。
紅妝:指女子。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踏青游玩的習俗。詩人在寒食節游覽南湖,被眼前的美景和歡快的游玩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了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心境可能與當時的生活狀態有關,在輕松的節日氛圍中,詩人盡情享受春日之樂。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寒食節南湖的春日風光和游玩場景。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情趣。
林塘春雨夙,小步愛微溫。
風定開池影,云收齊燒痕。
青珠垂日給,綠綬綰天虋。
慰藉韶光甚,新愁未許存。
皋橋賃廡老生涯,
鐵網珊瑚未足夸。
珍重閨中傳粉本,
一枝花影自名家。
雄雷震空六甲驅,空青塞戶陰模糊。卷毛舕舌形狀殊,逃盡虎豹豺狼貙。
諦視細細蒼苔鋪,伏而不動非石乎。陡回驚悸生歡娛,洞天咫尺開仙都。
中不百畝蛇線紆,五里十里盤崎嶇。前之升者猱附涂,以踵摩頂仰可呼。
忽然索之又亡逋,白日在空午欲晡。翻身跳入壺公壺。
四壁翠灑松雨粗。松生石隙老更腴,不階尺土元氣扶。
松耶石耶德不孤,石以松古青逼膚,松以石怪垂龍胡。
天風來往調笙竽,滿身云氣留斯須。
出門輿馬喧九衢,胸中了了丘壑俱。
吁嗟乎!胸中了了丘壑俱,千秋畫本思倪迂。
五湖秋色莽丘墟,江介悲風尚羽書。
解語莫同秦吉了,端憂真似魯爰居。
火旗錦纜終何事,白骨青烽一醉余。
側足橫流群盜在,乾坤何處有吾廬。
內山遙夾外山高,
復嶺重岡疊翠濤。
一帶阿猴林下路,
須防藪澤有逋逃。
覽奧探幽興不違,
每逢佳境樂忘歸。
披襟小憩榕根上,
指點兒童去路非。
寒意無多曉色交,
云隨疏雨又還消。
山行全似三春日,
林際一聲婆餅焦。
掛席拾明月,飄然若木鄉。樓船下楊仆,橋柱問秦皇。
蜒雨連秋暗,鯨波浴日涼。天風海濤里,一曲《水仙王》。
海外奇文字,蒼茫一筆書。仙才蘇玉局,賦手木元虛。
龍女遺珠佩,鮫人織翠裾。鷗波雙笑日,荑玉供鈔胥。
珂馬長安道,趨陪幾見秋。那知遷轉地,翻動別離愁。光祿詩名遠,容臺禮數優。空山中夕夢,長繞鳳凰樓。
昔奉山陵使,曾同虞殯吟。鰲翻滄海變,龍去鼎湖深。紫極瞻云地,清霄望月心。蒼蒼松柏里,懷往益沾襟。
刁斗聲寒里,烽煙鼙鼓鳴。
陣開邊月黑,戰勁壓風橫。
將令銜枚肅,胡笳動地驚。
忽聞馳露布,饒唱入邊城。
四海文章屬品題,
老夫刮膜有金篦。
諸君熟讀阿房賦,
未必能為五色迷。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頃南沏一棹通。
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
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
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虛空包不包,大地壞不壞。
行腳不遇人,出語無賴聊。
謾言密室不通風,濕紙如何裹大蟲。
京江春樹隔芊綿,咫尺神靈意惘然。
青壁近迷山寺雨,綠蓑遙入海門煙。
江魚水闊難通市,石燕風多不避船。
我欲燃犀照幽渚,夢魂猶自怯潺湲。
燕燕過春久,遙遙幾日歸。
斜臨波影轉,閒啅柳花飛。
小住游絲弱,橫陳蛺蝶依。
春光隨繾綣,清賞入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