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四二六
白發蒼顏,三篾住山。
開眼不覺曉,靜坐不知閑。
善應全機用,靈明入道環。
而今相伴塵中去,榆葉青錢莫我慳。
白發蒼顏,三篾住山。
開眼不覺曉,靜坐不知閑。
善應全機用,靈明入道環。
而今相伴塵中去,榆葉青錢莫我慳。
白發蒼蒼、容顏衰老,用三層竹篾編的簡陋住所隱居山中。睜開眼沒意識到天已破曉,安靜坐著也不覺得清閑。善于應對各種情況,發揮全部機用,內心靈明進入了道的境界。如今要相伴著走入塵世,希望榆樹像灑下青錢般不要對我吝嗇機緣。
三篾:指用三層竹篾編的簡陋住所。
全機用:充分發揮應對各種情況的能力。
道環:指道的境界。
榆葉青錢:榆樹的果實形似銅錢,這里寓意機緣、好處。慳:吝嗇。
此詩為禪語詩,作者可能是一位禪僧。創作時或許處于隱居生活向入世弘法轉變的階段,以詩表達心境與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禪者超脫又隨緣入世的態度。其特點是禪意濃厚,語言質樸。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禪者對生活和修行的獨特感悟。
下馬開門日已沈,旋尋村路乞樵燈。
隔云吠去誰家犬,踏月歸來何處僧。
潭上風生千嶂吼,枕前泉落一床冰。
呼兒笑問今宵事,身在危峰第幾層。
河沙亦可數,海水亦有畔。師恩及吾母,其多卒無算。
遠者窮無邊,深者入黃泉。黃泉兒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長夜中,如行白日道。兒一別母容,可想不可逢。
憑師無量恩,恍惚如相通。師恩若何為,真誠與高義。
幽明雖有殊,母子各有慰。欲報將奈何,肉鐫骨可磨。
泣盡感恩淚,慷慨成悲歌。
前山翠光凝,后圃秾秀合。
惜此眾景會,聊以一亭納。
地勢得高爽,人情遠囂雜。
縱懷百慮清,極望四遠匝。
風行訟牒簡,晝永縣扉闔。
居常玩文史,間亦理杯榼。
雅趣適安靜,嘉章屬酬答。
門外有通衢,華輪正騰踏。
有人才思聳如山,已燕淮亭未肯閑。
親載綠醽溫病骨,更歌白雪慰蒼顏。
老憑書幾猶操筆,暮等吟筒正啟關。
兩手塵泥俱滌盡,金莖玉露我須攀。
并府最多士,朋游皆喜君。
小官雖困俗,秀氣自凌云。
道遠車方軋,風高酒未醺。
親闈極西望,薄靄似秋汾。
妾向道,向道將軍施恩義,將軍一心靳財利。
妾向道,向道將軍莫要為人患,坑卻降兵二十萬。懷王子嬰皆被誅,天地神人咸憤怨。
妾向道,向道將軍莫如任賢能,卻信奸言疑范增。當時若用范增者,將軍早已安天下。天下成敗在一人,將軍左右多奸臣。受卻漢王金四萬,賣卻君身與妾身。
妾向道,向道將軍不肯聽,將軍雖把漢王輕。漢王聰明有大度,天下英雄能駕御。將軍唯恃力拔山,到此悲歌猶不悟。
將軍不悟兮空悲歌,將軍雖悟兮其奈何。賤妾須臾為君死,將軍努力渡江波。
移病憛憛久雨中,鳴騶時聽六街東。
忽吟佳客詩消暑,遠勝前人檄愈風。
海運我殊慚斥鷃,陸沉君合伴翔鴻。
更酬珠玉思談笑,裹飯何須厭屢空。
海風吹清秋,林葉颯已落。山巔出高臺,隠隠在寥廓。
賓從果幽期,層軒瞰郊郭。鳴騶應崖谷,籃輿轉林薄。
茲地已荒涼,茲人故冥寞。文識都未磨,山川恍如昨。
畫屏見群峰,濃淡正參錯。煙云下卷舒,欻若搴翠幕。
蓮開碧扶疏,眉修清綽約。長松不知年,拔起立旁礴。
群龍上空虛,奮怒爭拏攫。叢篁與延蔓,斤斧聊疏削。
深或翳蟲蛇,暮唯棲鳥雀。兩楠最瀟灑,前軒宜所托。
枝干晚青青,幾冒風霜惡。更憐山下人,偏得山中樂。
種田灌山谿,卻老??山藥。榮辱祇偶然,人生似蒲博。
蹉跎繆軒冕,志尚本丘壑。欲學山前翁,收身及耕鑿。
六十詩翁愛幅巾,清江濯盡洛陽塵。
若無野客來同巷,合有山僧去作鄰。
醉臥不知云到枕,吟行唯許鶴隨身。
眼看富貴真如夢,說到窮通定笑人。
諸少逸駕追無前,我乘駑馬持短鞭。
更添一老愛白雪,但開兩眼尋青天。
詩中戈矛欲揮我,君家伯仲空忘年。
搖筆吟哦有裂管,倒囊抖擻無遺牋。
誰知群形消即露,卻還本質污與鮮。
田廬有蓬尚塞戶,樵衣無布堪補肩。
群兒上壟芻且牧,孤戍曝日旗與旃。
人閑安得真洞府,空中失腳飛神仙。
明月隨來會星弁,白云迎去升紫煙。
溪灣留下斷虹臥,山陰亦有玲瓏田。
滄溟幾道入江淮,此獨奇哉復怪哉。
風雨初隨霜練起,雷霆俄送雪山來。
豈無海物齊驅過,亦似神兵合陣回。
君向西湖亭上看,杭州不信有塵埃。
彼美朝之望,光終不較年。
醇風隨入地,義氣去凌煙。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賢。
故交貧與賤,沈痛欲呼天。
獨樹已難有,雙株豈易培。東風三月后,濃艷一時開。
種是鴛鴦骨,根非玳瑁胎。英英萬千數,滴滴四三枚。
恐淡添猩血,矜香棄麝煤。鮫綃翡翠眼,寶鈿珊瑚杯。
絳節朝真去,丹砂駐貌回。童粧兩株色,花格一仙才。
自得驂鸞侶,何煩跨鳳臺。明珠留漢水,碧洞寄天臺。
對舉霓裳步,高鋪繡被堆。超如御煙霧,勢欲擺塵埃。
冶艷皆泥滓,卑枝亦草萊。好臨湘水照,莫近宋家栽。
漢殿昭陽寵,唐家學士才。浴終蘭液濺,帖就茜羅裁。
惜粉輕勻面,偷霞試點顋。急窺鸞鑒了,齊報玉人來。
不是沾紅雪,仍非污落梅。啼痕才仿佛,佇立各徘徊。
真態有如此,深情安在哉。歌闌都不語,舞困可堪推。
淡若疑相犯,烘然笑自媒。畫眉郎忽誤,挾彈客應猜。
灑絳誰先戲,揮朱亦共陪。差肩奉青帝,聯袂踏蒼苔。
好被金錢擲,宜兼玉箸催。羅巾如可試,瑤枕謾為灰。
供帳朝還暮,買春瓊與瑰。一枝懷舊物,百醮費新醅。
目斷秦山遠,心分荊渚隈。柔姿誰是偶,溫德汝為魁。
綽綽閨房秀,匆匆風雨摧。離歌連理曲,送酒合歡杯。
墜臉殷金谷,冤情怨馬嵬。煙波水東去,歧路日西頹。
遺恨傳芳草,余陰伴綠槐。香魂如未散,相吊復相哀。
山陽太守奉更書,盡束行裝載軸艫。
已有仁風為惠愛,更留甘雨活焦枯。
秔塍帶溜蒼苗奮,麥隴藏煙紺穎敷。
看取北郊臨去日,爭先獻酒是農夫。
其難其難,道亦大艱,或缺或完。戰國盜竊,嬴秦暴孽,遺風余烈。所存幾何,枯株之柯,填源之波。
漢得天下,方有學者,其徒蓋寡。孝文孝武,稍稍復古。仲舒之伍,巉嵒崢嶸。窮先王經,道乃大明。西漢之風,與三代同,實儒之功。
晉魏寇讎,學者寖浮,不源而流。齊梁之閑,斧斫刀剜,大樸益殘。隋唱唐和,元氣盡破,為斯文禍。
學者皇皇,賦道大光,六經逃藏。冶容艷膚,繡衣紅襦。眾奔群趨,若大有為。謂之背馳,終身寒饑。
物不終盛,皇帝有命,萬口齊慶。復明經科,大張網羅,海隅山阿。
麟之奔奔,鳳之軒軒,龍之蜿蜿。會稽之竹,昆侖之玉,牛山之木。逄蒙執射,伯樂進馬,造父御駕。
琴瑟既更,韶音游聲,復還于今。唐虞之謨,夏商之書,其庶幾乎。
天下之賦,摧縮消沮,迷失道路。革萬世弊,興萬世利,繄我皇帝。
臣敢不歌,流為大和,百世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