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集賢挽詞 其一
彼美朝之望,光終不較年。
醇風隨入地,義氣去凌煙。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賢。
故交貧與賤,沈痛欲呼天。
彼美朝之望,光終不較年。
醇風隨入地,義氣去凌煙。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賢。
故交貧與賤,沈痛欲呼天。
他是朝廷眾望所歸的賢才,生命終結卻不與他人計較壽命長短。淳樸的風氣隨他入土,義氣直上凌煙閣。他死后人人傾慕,生前事事都賢明。他那些貧窮低賤的故交,沉痛得要呼天搶地。
彼美:指美好的人,這里指楊集賢。朝之望:朝廷中眾人所仰望的人。
光終:生命終結。不較年:不計較壽命長短。
醇風:淳樸的風氣。
義氣:正義的氣概。凌煙: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繪有功臣圖像的樓閣,這里表示義氣之高。
故交:老朋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楊集賢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楊集賢在朝廷有較高聲望,品德高尚,他的離世讓眾人悲痛,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楊集賢,突出他的賢明和高尚品質。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表達沉痛之情。在文學上,是悼念類詩歌的典型,展現了古人對賢才的敬重和惋惜。
擘破鴻濛礙太空,
乾坤何處問高峰。
年來見說滄溟闊,
不放他山一脈通。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時。
事會乃適然,隱見無預期。
鷹揚若有意,何異熊與羆。
羊裘若無心,客星光亦微。
營丘與釣臺,千載高嵬嵬。
宮門乍入。月滿瑤階星露濕。
陛上天燈。玉兔金烏相對明。
長街窈窕。不奉傳宣那得到。
安喜仁和。延壽宮前一帶過。
輕舟南垞去,
北垞淼難即。
隔浦望人家,
遙遙不相識。
維新大業。數出版先驅,堪推巨擘。世事白云蒼狗,風濤蕩激。順潮流左右應付,穩度過,灘陡浪急。曾開風氣,影印善本,移譯西哲。
憶往昔魚龍混雜。漸小人囂張,君子緘默。學術傳播正路,險墮邪僻。人民革命換天地,紅太陽普照無極。工商改造,舊瓶新酒,愿長芳冽。
瞥眼風塵歲屢遷,椒盤柏酒自留連。
半生作計閒為上,到處論交山最賢。
好句忽成黃葉寺,小舟漫倚白鷗天。
松聲泉語無人會,獨坐巖頭意已傳。
尚憶追趨佩玉珂,長安清月幾相過。
皇華一自歸周道,野服經時制薜蘿。
書到江鄉鴻雁少,夢回仙洞白云多。
相思命駕寧相忘,棹隔剡溪奈興何。
媚容素態,比群花、贏了風流顏色。昵枕低幃銷受得,□□輕憐深惜。怎望如今,瓶沈簪折,驀地成疏隔。□□夕雨,甚時重見蹤跡。
門外暫泊蘭舟,一行霜樹,□一重山碧。淚眼相看爭忍望,天際孤村寒驛。汴水無情,催人東去,去也添愁寂。鱗鴻方便,為人傳個消息。
椒之灌植,實繁有榛。
薰林烈薄,馞其芬辛。
服之不已,洞見通神。
青松影里小桃花,
山崦橫岡人幾家。
牧童樵子自來往,
水擁斷溝留殘沙。
乘興不回安道舟,
銷憂同倚仲宣樓。
莫嫌四面酸風射,
猶勝三場沈汗流。
講學輸君據上游,
偷閒讓我占林邱。
一枝圜點淋漓筆,
寫作梅花澹墨浮。
吾道拙還直,用之尤抱殘。
惟因方法陋,故見寸衷難。
歲月多棱鏡,江湖百丈瀾。
有時深玩索,一一養成丹。
樽酒西郊慰遠還,梅花春意正相關。
幽棲只好山林下,至樂無如畎畝間。
為說柴桑三徑在,肯容莘野一犁閒。
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二帝精魂死不孤,
嵇山陵廟似蒼梧。
耄年未罷征苗旅,
神武如斯曠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