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二五
須發老而覆霜,心念浄而發光。
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
口吞諸佛而不為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
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須發老而覆霜,心念浄而發光。
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
口吞諸佛而不為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
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胡須和頭發年老后像覆蓋著霜雪,內心純凈而散發著光芒。精妙的觀照能融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空靈的靈魂能使十方世界空明。口中能吞下諸佛卻不顯得偉大,舌頭抵住梵天也不覺得長。在微塵般的剎土中毫無間隔地說法,像鷗鳥一樣不擾亂行伍。平等就是大道,自然就能成就文章。
覆霜:像覆蓋著霜雪,形容須發變白。
浄:同“凈”,純凈。
三世:佛教術語,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十方:佛教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
舌拄梵天:一種夸張說法,形容說法的能力。
剎塵:指微塵般的剎土,剎土即佛所居住的世界。
無間:沒有間隔。
此詩出自佛教禪門語境,作者可能是為禪人或化主寫真時有感而發。在佛教修行氛圍中,強調對心性的修煉和對佛法的領悟,作者通過此詩贊頌禪者達到的純凈、平等、自然的境界,反映了當時佛教修行者追求精神解脫和與道合一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禪者的高深境界和對平等自然之道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語言和夸張的手法表達抽象的禪理。在佛教文學中,它有助于宣揚佛教的修行理念和精神追求。
晴初小院窗半開,階下草色侵莓苔。
清風徐徐木陰寂,禽鳥自鳴時自來。
家家蠶事采桑歸,繭箔才收又整機。
辛苦一春成絹后,村農誰是著新衣。
對御講經,無本可據。
案上一揮,誰知落處。
知落處,拍板與門槌,總是閑家具。
白云蒸蒸,高臺層層。
梧桐兔落,楊柳鴉驚。
眼中幻境,豈我真形。
四海五岳,寧無應聲。
忽發獅吼,震蕩幽明。
夢乎醒乎,是死是生。
幾日商量,且自拋書,向湖上來。趁拂涼初曉,朝陽未起,飛輪奔走,如挾風雷。弟謂晴湖,晨游最好,百畝蓮花一夜開。出城后,果碧荷滿眼,錦繡千堆。
當年我寓南齋。記日日來游不計回。對雞鳴古寺,欽天廢閣,沉思往事,但覺傷懷。招手扁舟,一時容與,小飲何妨借酒杯。兒無忘,倘東頭日出,汝莫徘徊。
舊壘已無地,歸時敢望歸。
空馀將子意,難傍故檐飛。
天地還春色,兵戈未息機。
余懷不可遣,為爾一沾衣。
人其祿仕為齏鹽,
溪壑民財飽未厭。
不識隱之心與口,
酌泉依舊只清廉。
白云西下敞層樓,樓上仙人丹井留。千載九還傳火候,輕煙長傍紫霞流。
羅浮東望郁蒼蒼,西帶湘漓天共長。石似瓊瑤水似玉,幾回休沐到斯堂。
泠泠玉乳鏡中浮,長帶江潮日夜流。分到三門成大海,珊瑚能得幾人收。
當年客振銀魚入,彩笑東南五色開。沚水泠泠棠樹下,細聽風雅起高臺。
何年跨鶴下浮邱,滿地清風水石秋。遺下仙人雙舄在,孤亭長共白云流。
神仙本往朱明洞,來往三城跨五羊。千載浮邱池館在,依依云樹湛滄浪。
仙客翩翩不可期,幾回御鶴住芳陂。云邊笑挹浮邱伯,更與洪厓共舉卮。
翩翩羽客下蓬瀛,吹動仙簧夜二更。亭畔珊瑚橋畔月,得逢學士此聽笙。
自古穰城,從來宛葉,嶄絕誇形勢。有千年、諸葛臥龍岡,蕭蕭英魂霸氣。其西引武關,商于六百,昔人以戰為兒戲。其南控襄樊,析酈房竹,常產畸人烈士。公也生值亂離時。好說劍、談兵射且騎。須作猬張,箭如鴟叫,言天下事。
噫此世何為。巖疆好以公充餌。僰爨牂牁地,鬼燐生、鼓聲死。猶記靖州城,連營賊火,楚歌帳外凄然起。公左挈人頭,右提酒甕,大嚼轅門殘胔。奈縛他、烏獲矐漸離。則女子、傭奴盡勝之。論通侯、羊頭羊胃。吾讀公也全集,有刀聲戛觸,人聲嘈囋,舞聲綷?,更雜筑聲凄異。忽然牛飲酒池聲,又鬼聲、啾然林際。
六傳晨催使者餐,
銜恩忼慨入長安。
臺臨講武黃圖壯,
書去籌邊紫塞寒。
上苑跨胡馳羽獵,
呼韓歸漢拜衣冠。
知君不易談兵事,
曾過中原立馬看。
曾聽吳門唱大堤,只今惟有野烏啼。
故人魚雁馮誰寄,江水無情日又西。
龍鳳山青露兩尖,溪頭把酒月纖纖。
從教柳絮沾書帙,滿地春風不捲簾。
榿林日暖蕨芽生,桑隴風微布谷鳴。
客子思家政愁絕,長松吹雨落溪聲。
雙眉刷翠小紅娘,斗酒梨花為洗妝。
一曲纏頭不知數,揚州城內善和坊。
深鎖春風罨畫樓,杏花香里醉扶頭。
何人得似任公子,相府蓮歌不解愁。
賣卜有深意,
何心避市喧。
若逢人子問,
依孝與之言。
聞君欲脂車,輾轉睡不安。
憂心頑如石,百計不可寬。
鸤鳩祇在桑,歸雁乃云端。
一瞻百嘆息,強飲終無歡。
何處飄來,窗前簾外深深舞。憑風無語。又入鄰家去。
曲徑長堤,曾號風流樹。春無主。行云卓午。下陣黃梅雨。
春今五日如京兆,
風雨更堪攜折之。
我病不能知許事,
飯馀捫腹細哦詩。
君自畫君畫,我自畫我詩。我眉自能顰,不能效先施。造詣雖不同,各抱千古思。清氣孕肝膈,即物皆吾師。濯我塵土筆,寫君冰雪姿。娟娟采珠人,蕉萃荒江湄。我欲招之來,貽以雙紫芝。相期宛洛間,耕煙驂青螭。結佩貞歲寒,此意君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