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食山家
霜晨蔾杖起孤禪,乞食山家圖省緣。
斜徑順風鳴竹火,飛甍迷眼映松煙。
秋羹木鼈有真味,午飯樹雞無俗膻。
誰謂客床臥不穩,我無支遁買山錢。
霜晨蔾杖起孤禪,乞食山家圖省緣。
斜徑順風鳴竹火,飛甍迷眼映松煙。
秋羹木鼈有真味,午飯樹雞無俗膻。
誰謂客床臥不穩,我無支遁買山錢。
寒霜的早晨,我拄著藜杖開始這孤獨的修行,到山中人家乞食是為了省事隨緣。順著傾斜的小徑,順風傳來竹火燃燒的聲響,飛揚的屋脊在松煙中讓人眼目迷離。秋日用木鱉子做的羹湯有真正的美味,午飯時的樹雞沒有世俗的膻味。誰說客床睡不穩呢,只是我沒有支遁那樣買山隱居的錢。
蔾杖:藜莖做的手杖。
孤禪:孤獨的修行。
省緣:省事,隨緣。
竹火:燒竹子的火。
飛甍:飛揚的屋脊。
木鼈:即木鱉子,一種植物,可入藥。
樹雞:指生長在樹上的菌類,如木耳等。
支遁:東晉高僧,喜愛山水,曾買山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清苦的修行生活中。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靜,詩人在山中寺院或修行場所,以乞食為生,在簡樸的生活中感悟修行的真諦。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安于清苦修行生活的心境。其特點是通過描繪山中乞食、飲食等日常場景,體現出一種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修行者的生活與精神世界。
童子爭尋鵓鴿飯,
醫翁日曝蝦蟆衣。
欲賡楚客詠餐菊,
卻愧周人歌采薇。
金魚紫袋上場時,
鼉鼓聲停玉笛吹。
樂奏太平唐典禮,
衣披一品漢官儀。
江山又值星碎。荒唐滿紙,一掬辛酸淚。想當日君臣,笙歌內里。珠簾半卷,涼風乍起。夜深前殿平陽,露侵歌履,曾譜得、霓裳羽衣幾。
鼓鼙不辨胡漢,四壁烽煙,六軍羅綺。秋日照、荊棘高冢荒壘。青衫遺老,白頭宮女。傷心一片殘陽,哭向蒿里。孝陵路、年年衰草耳。
到此誰意。一抹神州,纖兒爭市。恨保障、更無檀道濟。飲黃龍、空自把酒盟諸水。剩商女、獨解憐前史。后庭花、唱聲聲蘼。
圣主詞章盡典謨,
宮嬪一一究詩書。
如今轉覺西京陋,
只說班家有婕妤。
禮經三百鬢毛班,
追述先儒伯仲間。
誰請尚書重給札,
盡抄遺稿入名山。
志士勵貞操,君子抱安節。
請看艷昜花,何如后凋葉。
籜香初解粉,葉嫩正含姿。
長保青青節,相期歲晚時。
廿載風塵粵客裝,
?公山遠郁蒼蒼。
自來海外稱詩老,
更望佗城作故鄉。
年來幽事力能支,園菊培成遍接籬。
蜜蕊露晞裁欲早,香包霜薄拆應遲。
凝煙秦女窺簾后,衰雨楊妃賜浴時。
幾度攜壺貪看爾,莫因佳節苦相疑。
皓皓中秋月,遙看九道過。
近天欣有傍,聚寶合難磨。
照耀層霄迥,空明積氣多。
亭亭分玉宇,朗朗映青莎。
有路皆堪燭,臨衢便可歌。
微茫千萬戶,安問夜如何。
馬首寒云碣石開,遠從青雀建章臺。霓裳自獻千秋曲,露掌頻分萬壽杯。把袂應徐天咫尺,抽毫枚馬日徘徊。山陰亦是旋舟地,雪夜能忘駐草萊。
暮擁軒車入帝州,曉排閶闔問龍樓。西山紫氣飄環佩,北極寒光照冕旒。天際薇花聊獨倚,日邊藜火定誰酬。荊高舊侶能相過,已拚華陽十日留。
了不見矜色,晬然真德容。
先生新沐發,弟子嘆猶龍。
絕頂秋高風露寒,
倚闌心事到梅間。
誰知歲晚相思意,
欲種梅花滿此山。
小立新涼掠鬢絲,
畫樓吹罷玉參差。
紅衣墮處無人見,
月白風清子夜時。
直北長河日夜流,宣房遺跡總堪愁。
黃旗萬舸喧淮口,白馬千家哭汴州。
筑岸已遷都水使,轉籌誰是富民侯?
可憐璧馬虛沉外,不救南方赤地憂。
藍橋咫尺水盈盈,錯過花朝月又明。如此相思容易老,一生幾度見云英。
夢隔心懸又十朝,綠窗風雨坐無聊。九天屈注銀灣水,那得憑空現鵲橋。
悶掩紗窗盼曉晴,幾回錯認畫簾聲。玉階細數沉沉滴,怨了東風怨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