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用之學士挽詞 其一
禮經三百鬢毛班,
追述先儒伯仲間。
誰請尚書重給札,
盡抄遺稿入名山。
禮經三百鬢毛班,
追述先儒伯仲間。
誰請尚書重給札,
盡抄遺稿入名山。
你研習禮經多年,兩鬢已斑白,對先儒學說的追述研究堪稱一流??上o人奏請皇上賜紙,讓你把遺稿全部抄錄收藏于名山。
禮經三百:指對禮經有深入研究,禮經有多種,這里泛指儒家禮學經典。
鬢毛班:兩鬢斑白,形容人年老。
伯仲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給札:賜予紙筆,指皇帝特許著述。
名山:指可以傳之久遠的著作藏于名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陳用之是一位對禮經有深入研究的學者,詩人可能與他相識,在其去世后,有感于他的學術成就未得到充分重視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陳用之的學術造詣,突出其對先儒學說的研究成就。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惋惜之情貫穿全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學術傳承的重視。
萬事夢中夢,百年身后身。黃塵空沒馬,白發不饒人。鱸美莼波凈,螯肥菊露新。相思須命駕,莫厭子輿貧。弋篡冥鴻遠,城荒去鶴還。萬緣俱是幻,百計不如閒。人在羲黃上,時當晉宋間。委心乘物化,何地不蓬山。
孤標高處古,六翮化時全。石髓淪初裔,金精老正玄。仙回寒嶼月,龍入草堂煙。細認摶扶路,從前十八年。
豈敢求安住,深知厭此身。一瓢供?軻,兩眼足酸辛。月色真難得,人情豈易論。秋風莫輕觸,發際漸如銀。
誰作橫枝太逼真,枝頭的皪眼俱明。也知筆力窺天巧,無奈清香畫不成。
此日能閑即是仙,湘簾高卷竹風前。諸童笑語還相和,一部元音勝管弦。
振衣不覺已嶙峋,緣是崚嶒置此身。光發井龍崖角石,旋如磨蟻嶺腰人。暗中鐘鼓傳虛響,洞裹煙嵐翳早春。欲問往來諸槳楫,瀝湖無語凈鋪銀。
秋入船窗夜氣涼,白云如霧濕衣裳。亂螢過水添星影,高樹遮山逗月光。季子無金空作客,長卿多病且還鄉。十年扣角心同苦,寄爾商歌怨更長。
金碧琉璃瓦,雕梁五彩云。游人如過鯽,小姐講鴻文。寂寞古賢意,蕭條異代身。一湖洞庭水,聊可洗襟塵。
江南好,長憶在西湖。云際遙青多擁髻,堤頭膩綠每皴螺。葉艇蘸晴波。江南好,長憶在山塘。遲日烘晴花市鬧,鄰灘打水女砧忙。鈴塔動微陽。江南好,長憶在吳城。門戶窺人鶯燕懶,日斜深巷賣餳聲。吹徹杏花明。江南好,長憶在吾鄉。魚浪烏篷春撥網,蟹田紅稻夜鳴榔。人語鬧宵航。
紅紫千般繞洞斜,溪云花也洞云花。山河影里雖殊相,太極圈中是一家。泉水各溪都有月,青天無處不同霞。更須與佛閒分辨,識得鳶魚意便佳。
壽亭侯廟蒼山傍,金生畫壁真擅場。只今一百五十載,火旗云馬神揚揚。古來好手吾能說,開元之中三昩絕。左衛將軍李思訓,右丞才子王摩詰。金生動筆師王李,古法不墜今罕比。有時放遣來滇水,尋奇亦過蒼山址。乘興欻然掃素壁,蛟龍抃舞長風起。千年戰功猶昨日,?爽英姿烱不死。想見解衣槃礴時,寂寞后代覓心知。蛛絲蟲網日凋壞,賞者何人護者誰。翻嗟古來才士蕪沒亦何限,感慨為爾擊節生遙悲。
寶幢瓔珞香氛氳,菩提貝葉因緣。舊愁新恨莫牽連。一聲清磬處,明鏡散花天。自是多情偏落拓,鬢容消減年年。不如剃度戒壇邊。任他憔悴去,生死莫相關。
汝向誰家悟此機,有誰相委破顏時。若提金色頭陁話,后二千年尚皺眉。
幾失孔文舉,驚逢禰正平。云澄天自澈,月上海先明??鼠K聞泉喜,孤鴻見侶鳴。昭文琴自好,無那有虧成。
文學開先企子游,吳中才美不勝收。虞山留得先賢冢,常有龍光貫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