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其一一
半刺同流寄未輕,勤勞每念離鄉亭。
髙懷不羨貂蟬貴,麗句還酬玉案青。
字買千金休擇筆,才兼三絕好書屏。
獨慚后學波瀾狹,明月舒空映小星。
半刺同流寄未輕,勤勞每念離鄉亭。
髙懷不羨貂蟬貴,麗句還酬玉案青。
字買千金休擇筆,才兼三絕好書屏。
獨慚后學波瀾狹,明月舒空映小星。
你我同為地方官,情誼不輕,我常念你離鄉任職的辛勞。你心懷高遠,不羨慕權貴,以華麗詩句回應美好景致。買字不惜千金,不必挑筆,你才兼三絕,適合題書于屏風。我慚愧自己學問淺薄,如明月下的小星。
半刺:指州郡長官下屬的長史、通判等官。
流寄:漂泊寄居。
貂蟬:本為漢代侍從官員帽上的裝飾,后借指達官貴人。
玉案青:指美好的景致。
三絕:通常指詩、書、畫三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友人同為地方官,友人品格高尚、才華出眾,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是在與友人交往過程中,對友人的品格和才華十分贊賞,從而寫下此詩唱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不慕權貴、才華橫溢,同時自謙學問不足。其特點是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流浪轉增劇,吾生何處歸。
慣喧南郭籟,難息漢陰機。
云懶終衣岫,風勤偶掩扉。
交情同脈脈,肯為辨今非。
秋本無言那有聲,
不然風過物飄零。
此心祇在人心做,
說與行人莫誤聽。
分涂恰類罷參僧,五斗奚由覓上乘?
賓僰奇懷歸祋祤,魚蠶幻夢入鯤鵬。
宦情應共詩情瘦,吾道難禁吏道能。
四十八言離恨切,九回為置一條冰。
還里偶逢驅駟日,通家難比識荊初。青年羨子風云遂,白首慚予筆硯疏。玉壘錦江秋獨往,漢關秦塞意何如。黃扉本是絲綸地,莫向亭溪學釣魚。
青楓闕下承恩后,江葉霜前把袂初。兩地別離鄉國異,幾年音問故交疏。仙臺望遠君相得,學海飛聲我不如。華發盈簪欲歸去,久思莼菜與鱸魚。
城西聞說有仙樓,拾級登來晚景幽。
同志聊為泉石主,明窗不覺水天收。
茶煎老衲香連屋,壁有新詩句琢秋。
仙蝶于今何處去,停云遲月幾勾留。
新池碧甃玉回環,一水來從天柱山。
試作流觴擬修禊,蘭亭風景坐追還。
人間絲竹競哇淫,只有清流解洗心。
試論此山泉石看,茂林修竹勝山陰。
泉聲飽聽玉琮琤,世路羊腸我倦行。
但得一觴仍一詠,不妨高枕寄浮生。
晨飔解流潮,朝暾坼遐沚。
中流辨孤嶼,相越尚百里。
流峭去榜逆,帆迫來洲駛。
忽泊斗巖下,遂至洪澤里。
三江憺前期,九派殊昔理。
矚異物不延,時遷景為徙。
滌水掬流清,搴花摘葉委。
羈孤泛無常,流浪詎有已。
寧當越前峰,去逐高良子。
羅漢云中塞,天關第一重。
林幽深踞虎,潭靜隱蟠龍。
馬辟蘆間道,塘虛竹外烽。
鳥鳴訝行色,同出翠微峰。
伊余有結習,對時耽屬詠。
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
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
享帚虞舛缺,綜錄予所命。
殺青匪素志,既成姑以聽。
裒然宛成帙,十二年言行。
其間憫農切,今昔頗可證。
治未臻唐虞,志徒希賢圣。
他年諷茲什,慚否復難定。
曾為太守五年馀,撫字綏來費拮據。
雁塔巍峨天柱聳,星河繚繞地靈儲。
黃堂化雨今彌潤,丹陛屏風姓早書。
令望這回尤卓異,嶺西能久借文輿。
翳眼藥,文武火。用得親,煨得過。
翠巖落盡眉毛眼愈明,乳竇爛卻皮膚骨將槁。
家丑分明說向誰,握手松根忘汝我。
冷地思量,訚訚而笑。
曾陷迷魂八陣圖,夢中驚入夔門道。
伏日人間暑,
西風天際陰。
秦坑從烈火,
魯壁自清琴。
甲子重開,看雙鬢、絲絲記取。休回首、高歌亢節,壯懷幾許。擊碎唾壺冰一片,蠹殘書卷香千縷。待葛巾、野服友柴桑,翁為主。
君平肆,誰堪與。子陵釣,空延佇。指南山作壽,蒼崖高踞。華萼堂中迷晝錦,鴛鴦湖畔看煙雨。但芒鞋、竹杖偏山川,無他語。
彩鹢初停,柳塘外、碧波新漲。更堪喜、寒山夜半,鐘聲無恙。詩句自疑湘水闊,賦心卻在梅花上。愧書生、餐字頓忘饑,神仙餉。
撫瑤瑟,清音漾。最難和,高山唱。況新愁未洗,舊愁重釀。躑躅未能摹俊鵑,伶仃竊愿支筇杖。看窮途、俛首欲無言,蕭騷狀。
淚灑江干,添幾尺、桃花春漲。想別后、篷窗千里,布帆無恙。忽寄短書看未了,重挑離恨眉尖上。感君情、縷縷幾千言,江魚餉。
憶昨歲,萍蹤漾。恰相遇,同歡唱,更吹簫市里,壚頭沽釀。玩世吾從方朔醉,登山君覓盧敖杖。到而今、去住總飄零,真無狀。
十里蕪城,風景異、漫天飛雪。嘆半載、蹇驢皂帽,空彈長鋏。雁字不傳云外信,梅花正憶窗前月。望鄉關、咫尺路偏迷,堪嗚咽。
畫虎志,終消歇。雕蟲手,遭摧折。笑寒宵擁被,鹿裘如鐵。世態何須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熱。看熱腸、清淚幾銷磨,英雄血。
淅淅西風響敗欄,
棕櫚一夜戰聲乾。
壯心肯逐悲秋老,
自剔青燈把劍看。
少日從姑分最親,履綦泯絕隔音塵。
神方未驗陶宏景,占貌空懷杜子春。
悲戀龍髯心上事,崚嶒犀角眼中人。
年來舊德多凋喪,愧剩飄零不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