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蔣溥奏進所刻御制詩集書此志懷
伊余有結習,對時耽屬詠。
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
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
享帚虞舛缺,綜錄予所命。
殺青匪素志,既成姑以聽。
裒然宛成帙,十二年言行。
其間憫農切,今昔頗可證。
治未臻唐虞,志徒希賢圣。
他年諷茲什,慚否復難定。
伊余有結習,對時耽屬詠。
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
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
享帚虞舛缺,綜錄予所命。
殺青匪素志,既成姑以聽。
裒然宛成帙,十二年言行。
其間憫農切,今昔頗可證。
治未臻唐虞,志徒希賢圣。
他年諷茲什,慚否復難定。
我有寫詩的習慣,每到特定時節(jié)就喜歡吟詩。寫詩不必追求數(shù)量多,杜甫說的話確實正確。何況我身為帝王,可貴的是施行實際的政策。我擔心自己的詩作有錯誤缺失,編纂詩集是我所決定的。出版成書并非我原本的意愿,既然已經編成,姑且聽之任之。如今詩集厚厚地成了一帙,記錄了我十二年的言行。其中有很多深切憫農的內容,古今情況頗能相互印證。我的治理還未達到唐堯虞舜的境界,只是空有向賢圣看齊的志向。多年后再誦讀這些詩篇,不知會不會感到慚愧,實在難以確定。
伊余:我。結習:指寫詩的習慣。
耽:沉溺、喜歡。屬詠:吟詩。
杜老:指杜甫,杜甫有“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等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言論,強調詩歌質量而非數(shù)量。
九五:指帝王之位。
享帚:典出“享帚自珍”,比喻自己的東西雖不好,卻很珍惜,這里指擔心自己詩作有缺點。舛缺:錯誤、缺失。
殺青:古時把書寫在竹簡上,為便于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簡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殺青,后泛指書籍定稿或出版。
裒(póu)然:眾多的樣子。帙:書套,也指成卷的書。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并稱,遠古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古史傳說中的圣明君主。
希:仰慕、向往。
此詩為乾隆所作。乾隆重視文化建設,自己也有大量詩作。這首詩是在蔣溥進呈所刻御制詩集時所作。當時乾隆已在位十二年,在這期間他致力于國家治理,心懷治國理想,面對編成的詩集,回顧自己的言行和治理成效,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乾隆對詩歌創(chuàng)作和治國理政的看法。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xiàn)出乾隆作為帝王的自省精神。在文學史上雖詩歌藝術價值不突出,但對于研究乾隆的思想和當時的政治文化有一定意義。
中使傳金鑰,嚴兵戒紫扉。月高旗影直,風急漏聲微。鵲倦驚龍燭,螢閒綴鳳幃。不眠瞻北斗,拜舞敢遲違。
二月天東凍未蘇,梅花有骨也青癯。一枝萼綠來千里,為問東君管得無。
浦樹微微改,溪流稍稍深。春來差少病,歲后苦多陰。隴畝三年夢,親朋萬里心。感時仍念舊,老淚欲沾襟。
誰把旃檀作梵宮,清溪曲曲徑斜通。經年老衲坐當壁,幾度大江流向東。階燕啄泥停宿雨,窗繩觸紙引微風。休心更說觀心法,石室繩床笑懶融。
瀟湘洞庭涵太空,詩人行色在胸中。石鐘舟畔三江月,鐵笛樓前五夜風。衡岳雁回程可計,蒼梧云盡望無窮。憑將一勺龍泉水,遠向昭州壽乃翁。
甘蔗新調粉,斑枝未脫綿。捉人餐玉鲙,留客取金鞭。鸚鵡雖多慧,桃花已悟禪。為卿書諷賦,不惜練巾妍。
凡心自悔出天臺,一見桃花一度哀。若使仙人知此意,還教流水引郎來。
未于詩上著工夫,爭把疏愚敵亞愚。只盍金沙分半席,歸舟能用幾錢租。
疏香度,出意斷橋邊。聊對一株成獨笑,不妨終日作佳觀。相伴聽潺湲。
紅爐圍錦,翠幄盤雕,樓前萬里同云。青雀窺窗,來報瑞雪紛紛。開簾放教飄灑,度華筵、飛入金尊。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羅巾。莫說梁園往事,休更羨、越溪訪戴幽人。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興。直須聽歌按舞,任留香、滿酌杯深。最好是,賀豐年、天下太平。
司農今日政分憂,千里黃河握上游。南國詞人遜詩品,中朝名士共仙舟。當尊海岱諸峰出,矯首燕云王氣浮。卻笑風塵留滯客,紫貂誰解酒家樓。
為閔人疲上馬行,此時消息盡分明。更憐跣足無衣苦,充此直教天下平。君看灞橋風雪中,南來北去莽何窮。想應亦有還家客,便爾譏訶恐未公。東頭不見西頭是,南畔唯嫌北畔非。多謝圣門傳大學,直將絜矩露天機。安肆真同鴆毒科,君言雖苦未傷和。解嘲卻是生回互,政恐紛紛事轉多。
小屋團芳樹,片心閒對云。年來事事拙,燒燭檢殘文。
瞿塘峽口水初生,都護樓船入蜀行。地到益州皆沃野,營開賨叟盡雄兵。干云鳥道三千里,掛樹猿啼一兩聲。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問君平。
唇亡則齒寒。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