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后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綠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于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于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訪之相與周旋于亭上題四絕句以記曾來 其一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綠陰清。而今古木無存者,賴有新亭系舊名。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綠陰清。而今古木無存者,賴有新亭系舊名。
杉竹迷千嶂,
豆苗縈一灣。
麇?不相避,
肥草隱潺湲。
仙山突兀海云涼,令節登臨石徑荒。
雙屐健尋瑤洞草,百年歡對菊花觴。
金堤乍筑蛟龍偃,玉笛橫吹鴻雁翔。
更喜樓船休戰伐,漸看稻蟹足江鄉。
上上盍簪樓,遙天一望收。
日移南陸晷,風送海門秋。
五嶺紫霞幛,三山杜若洲。
看看星河近,乘槎好溯流。
拄杖子,黑粼皴。
韜藏頭角,枯槁身心。
剛被業風飄鼓,忙忙入草尋人。
奔馳鳥道,簸弄驢唇。
湖海聽聞齊掩耳,只宜藏拙古巖陰。
堂堂如戟好髯須,一幅丹青嫁妹圖。
豈筮羲爻歸帝乙,休教營室誤黃姑。
女蘿山鬼三章曲,槐笏烏靴七尺軀。
恰值桃符新換日,終南迎送有神荼。
道院僧居相與鄰,綠陰門巷不生塵。落花飛絮無情緒,只解年年斷送春。
茅齋新卜小山東,野竹盤根舊有叢。柔綠近抽三兩個,便能搖影向春風。
菱塘風老。正亂葦蕭蕭,采蓮船少。露白星寒,漁舍煙青燈小。
溪邊月黑初肥候,滿筠籠、一天霜曉。魚蝦暮市,曲紅橋外,酒人先到。
看秫釀、新篘味好。向松火山廚,蜀姜親搗。狼藉杯盤,那計悲秋懷抱。
天津趙北東西路,也盈車、軟塵吹道。不如歸去,蘆花荒港,綠蓑收棹。
惡竹參差透碧霄,
叢生如棘任風搖。
那堪節節都生刺,
把臂林間血已漂。
地勢豁中州,黃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遠樹全浮。
梁宋回頭失,徐淮極目收。
身輕往來便,自嘆不如鷗。
猶子知余嗜,封來半尺綃。
誰將一兔穎,寫作百鷦鷯。
具體侔針粟,卑飛集葦苕。
笑他九萬里,辛苦上云霄。
地至流沙盡,尋源使節通。
孤懸秦塞外,萬古版圖中。
大漠秋煙紫,雄關夕照紅。
妖氛銷歇盡,誰識靖邊功。
侍行游鄧學,才喜識荊州。
一顧蒙青眼,相知到白頭。
坤維同謫后,星紀等閒周。
不意終天別,交頤涕不收。
經旬一水湄,風土化緇衣。
豈敢嗟于役,何當賦式微。
云山晴特秀,花木暖相輝。
期子同攜手,春游事勿違。
聯舫已傳逾大別,之官幾日到隨州。
故鄉水沒碧雞市,客子風吟黃鶴樓。
豈有奇方能縮地,空憑素札一將愁。
鐙昏墨淡霧遮眼,木落堂空霜在頭。
腐儒衰晚謬通籍,中有高堂天下無。但愿樽中九醞滿,綵服日向庭闈趨。
玄圃蒼洲莽空闊,安得赤腳踏層冰。秦城樓閣鶯花里,南極老人自有星。
禁城春色曉蒼蒼,花氣渾如百合香。萬歲千秋奉明主,南極老人應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