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 其十八 釣竹源
杉竹迷千嶂,
豆苗縈一灣。
麇?不相避,
肥草隱潺湲。
杉竹迷千嶂,
豆苗縈一灣。
麇?不相避,
肥草隱潺湲。
杉樹和竹子遮蔽了重重山巒,豆苗纏繞在一灣溪水邊。獐子和兔子并不躲避人,肥美的草叢里隱藏著潺潺溪流。
迷:遮蔽,使視線模糊。
縈:纏繞。
麇(jūn):獐子。?(yù):兔子。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溪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詩人入山棲伏于林谷三百里中,被各處的丘壑美景所觸動,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組詩。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但應是詩人在山林中悠然生活時,有感于釣竹源的景色而作,當時心境閑適,陶醉于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景色,突出了山林的清幽和諧。其特點是自然質(zhì)樸,以簡潔文字勾勒美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與獨特感受。
白沙翠竹小江村,路轉(zhuǎn)西郊隔市塵。入坐好山如有素,忘情鷗鳥澹相親。芋魁飯豆平生足,澗草嵓花各自春。得酒誰能更羈束,不妨倒著白綸巾。
紅塵誤我,身與鵬心相左左。愚蟹橫行,縱有殘編讀不成。沉霾欲曉,翻檢文章識恨少。縷剔燈花,書劍磨礱利一些。
還他谷老三杯酒,輸卻羊曇一局棋。前路逢人如見訊,為言長處在愚癡。
相談往事輒悲辛,氣節(jié)閨闈孰與倫。不作未亡傷吊影,寧甘一死伴棲神。貞心尚抱重泉恨,荒冢曾經(jīng)幾度春。使者采風能及遠,幽冥端擬被恩新。
石為文多招斧鑿,寺因野燒轉(zhuǎn)熒煌。世間榮辱不足較,日暮天寒山路長。
天遙歸雁盡,雷動蟄龍騰。萬里薊門路,殊深此日情。
翡翠生南海,聯(lián)翩入帝鄉(xiāng)。銜花難作壘,織錦不成章。獨往愁矰繳,群棲恥稻粱。故人在丹穴,欲別惜朝陽。
地極南壖萃物華,竹垣深淺里人家。兒童總解藏私貨,父老無繇識縣衙。藜子熟時村酒釅,甜茹茁處野肴嘉。東風不負鳧鹥約,白首同歸醉海涯。
樂天歌里商人婦,子美詩中黃四娘。莫向癡人前說夢,世間萬事海茫茫。
非關(guān)策士藏青幕,自是經(jīng)生在絳帷。彭蠡湖中好傳雁,滕王閣上合題詩。
當空孤月苦清輝,一夜山川冷四圍。寄語莫吹關(guān)塞去,征人猶有不曾歸。
我聞有昔,皇運其昌。維王修政,輿服孔章。氤氳聿胎,肇化厥祥。曰狐斯非,乃麟是方。載觓其角,爰在厥肩。奇肌象武,顯仁用剛。嗟嗟古叟,侯德維臧。文以敷化,武以遏強。帝錫元功,義聞攸芳。維胤維賢,世德用張。曰國之楨,申錫斯皇。慶筵具止,樂奏有鏘。爰歌孔碩,其風則長。嘉樂君子,吁嗟乘黃。
奇才從古少,厚德獨公全。克己強為善,虛心樂薦賢。立朝忠貫日,謀國力回天。閱世雖多故,胸中固湛然。晚歲登臺省,頻年侍殿墀。從容如素宦,卓犖冠明時。人冀終圖任,天胡不慭遺。流芳知未艾,家有寧馨兒。公守東陽郡,于今已十年。人猶誦遺愛,政不愧前賢。清議當時重,休聲后代傳。我來叨郡佐,悵望隔重泉。
繁云猶暗嶺,積雨未開庭。階含侵角路,鑊滿溜疏萍。濕楊生細椹,爛草變初螢。徒勞看蟻對,無事祀靈星。
雨過碧云秋,占斷灘頭,滄浪翻處濕纖柔。誰展翠茵平似剪,宿鷺眠鷗。沙尾遠凝眸,雨慘煙愁,萋萋不共水東流。幾度漁人來傍宿,綠映孤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