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三言五首 其一 構象臺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為名。名可宗兮圣風立。立圣風兮茲教生。寫經記兮記圖剎。畫影象兮在丹青。起凈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網紫宙兮洽萬品。冠璇寓兮濟群生。余汩阻兮至南國。跡已徂兮心未扃。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澗構。積紅石于林欞。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金燈兮江籬。環軒兮匝池。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栽異木而同秀。鐘雜草而一香。苔蘚生兮繞石戶。蓮花舒兮繡池梁。伊日月之寂寂。無人音與馬跡。耽禪情于云徑。守息心于端石。永結意于鷲山。長憔悴而不惜。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為名。名可宗兮圣風立。立圣風兮茲教生。寫經記兮記圖剎。畫影象兮在丹青。起凈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網紫宙兮洽萬品。冠璇寓兮濟群生。余汩阻兮至南國。跡已徂兮心未扃。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澗構。積紅石于林欞。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金燈兮江籬。環軒兮匝池。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栽異木而同秀。鐘雜草而一香。苔蘚生兮繞石戶。蓮花舒兮繡池梁。伊日月之寂寂。無人音與馬跡。耽禪情于云徑。守息心于端石。永結意于鷲山。長憔悴而不惜。
曾剔寒燈讀奏篇,先生有膽大如天。
忠言流落古無此,佳士行藏今偶然。
諸老與公扶一世,十圖為世作千年。
向來魂夢江閩隔,信有三生問字緣。
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漲九淵。
道義相忘床上下,詩書有味蜜中邊。
向來湖海魚千里,此去功名馬一鞭。
坐想晝簾公事少,時將詩遞破蒼煙。
明月印野水,暮色進旅愁。
仆痡主亦疲,心口相怨尤。
茅舍劣容膝,弛擔聊小休。
會當理歸策,甘彼窮山囚。
花中氣節老逾剛,萬木摧殘獨自芳。
天女不生凡意想,月娥偏尚澹梳妝。
精神冰玉前生瘦,骨髓栴檀抵死香。
說到調和天下口,輕輕桃杏敢承當。
和靖風流百世長,吟魂依舊化幽芳。
已枯半樹風煙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隨春冷暖,只將影共月行藏。
懸知骨法清如許,傳得仙人服玉方。
丹林自語葉騷騷,寒入江南入缊袍。
丘壑風流須我輩,弓刀事業付兒曹。
神靈助晉天機轉,姙姒興周廟算高。
相不當侯吾事了,不妨羹泡煮溪毛。
一德交孚葉兩儀,嘉禾嘉粟獻珍奇。
祥呈屬邑信非偶,瑞應明禋若有期。
周紀唐封生秀穎,漢歌郊廟產靈芝。
何如近在王畿內,慶典珍符萃一時。
除書飛舞下元正,人在金鰲背上行。
班筍步聯黃閣近,橐荷先照彩衣明。
文章華國三千牘,樽俎籌帷十萬兵。
宣室席前應有問,愿培元氣厚蒼生。
緩步高村納晚涼,徘徊更覺景難忘。
一輪月照碧梧影,萬壑風飄丹桂香。
蘇子何須游赤壁,群仙正好泛瓊觴。
洞簫吹徹東方白,玉兔還留不夜光。
信步獨幽尋,春山野霧深。
鳥啼如喚仆,泉響似鳴琴。
日暖草爭秀,風狂花不禁。
卻嫌荒僻地,無酒與春斟。
不與百花競,春風驀地生。
故將天下白,獨向雪中清。
我輩詩仍要,誰家笛自橫。
歲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胡床少住許諸君,彩服移來有腳春。
濃露洗空妝帶酒,暖風吹動襪生塵。
圣賢清濁杯中物,賓主東南席上珍。
品格只從根撥見,先生端是識花人。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稍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光境易消磨,看看中夏過。
長連床上客,本分事如何。
本分事,沒回互。
石梯侍者曾有言,某甲實是上堂去。
力扶漢鼎頼元勛,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暨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