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歸國
力扶漢鼎頼元勛,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暨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
力扶漢鼎頼元勛,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暨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
全力扶持漢室江山依靠著開國元勛,太平盛世開啟呈現出萬象更新之景。聲名傳至南郊使遠方之人傾慕仁義,恩澤遍及東海讓各方都來稱臣。勝利的戰報已傳來三邊的捷訊,朝廷的謀劃消除了萬里的戰塵。如今能輕易實現太平之世,欣喜國運中興循環往復。
漢鼎:象征國家政權,這里可能借指當時的統治政權。
元勛:有極大功績的人。
泰道:指太平之道。
暨:到,至。
慕義:傾慕仁義。
漸:浸潤,引申為遍及。
凱書:勝利的戰報。
廟算:朝廷的謀劃。
坐致:輕易實現。
寶運:指國運。
李璮是金末山東軍閥李全之子,后降蒙。他企圖割據山東,最終兵敗被殺。此詩應是在李璮表面歸降,局勢看似穩定,國家呈現繁榮景象時所作。詩人看到國家在元勛扶持下走向太平,故而創作此詩表達欣喜與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國家中興、太平盛世。其特點是語言大氣,情感積極。在當時可能起到宣揚國家穩定、增強民眾信心的作用,但未預見李璮之后的叛亂。
山光溪色曉晴閒,鷗鷺在溪雪在山。忽然自笑還自語,白日何似溪山閒。
世事茫茫無定所。昨日陰晴今日雨。幾場春夢夢中參,一盞青燈燈下語。懷中心事口中言。欲吐不吐耳屬垣。殷勤贈君一片鐵。袖里摩挲肝膽裂。
點白先生歸去來,海邦山色空崔嵬。舊時桃李滿城郭,紛紛還向春風開。先生門栽五株柳,頭戴葛巾手持酒。仰觀宇宙薄浮云,富貴于吾復何有。楊子長江繞書屋,一點金山隔脩竹。鱸魚作膾白似銀,萵筍堆盤爛于玉。先生此樂當何如,屈指萬古惟陶朱。我有扁舟欲相訪,白蘋秋水連三吳。
祝君□□湯溪去,作牧應須似古人。綠綺調高單父暇,清歌聲沸武城春。翩翩雙鳥都門路,渺渺孤舟浙水津。欲折垂柳贈君去,長亭斜日正消魂。
純誠先德行,馀事著文章。所予維中壽,難謀彼上蒼。旌銘籠曉月,挽鐸訴秋霜。自愧居田里,無緣奠柩觴。
鳷鵲樓深,喜蛛針巧,銀蠟夜燒紅淺。綺閣更籌,水窗裙衩,凄涼個儂云散。憶星斗高寒處,盈盈媚秋晚。舊情黯。問春風、幾番吹夢,應記得、當時墜釵遺鈿。一片別離愁,眺野岸蒼煙平遠。潛自銷魂,對芙蓉斜照淚滿。只郵亭千里,重寄蕭憀幽怨。
岷山斗險介巴江,天地精神此晦藏。已發峨眉清一段,公家父子又相望。
千載靈龜庵下出,團團骨上卦重重。草鞋蓋卻無頭尾,且聽傍人定吉兇。
北風蕭蕭天雨雪,洪川大陸冰嶙峋。城閏咫尺不可越,念子郁郁傷我神。十年骨肉更知己,四海兄弟今何人。夫子風流本絕世,致身況在萬里津。頃聆清辭叩哀玉,復暏高價收名珍。愚弟病歸臥丘壑,山中日與蓬蒿親。喜看結駟來天上,又許題詩到水濱。嗟哉十日不一見,眼底勝會真難頻。茅薝白日苦太短,秪有長夜堪留賓。瓦壚木檠亦不惡,梅花柏葉俱鮮新。只須對此共歌笑,莫使離別成逡巡。
一從涼吹轉蓬科,拾翠無由近御河。別后園林深積籜,舊時池籞冷殘荷。掘根險為饑鴻盡,剉薦能禁戰馬過?頭白王孫歸得未,亂蛩如雨繞銅駝。
額暖裝貂鼠,頭高作鳳凰。珠翠染花香。卻嫌人說道,似吳娘。
化州城上月如秋,聽著歈歌人自愁。何日歸帆向東去,陵羅江上正西流。
又見樓臺起暮煙,古祠風景宛如前。舊時朋輩尋詩處,疏柳蟬聲二十年。
作堤蜿蜿六百尺,西崦東村成一家。春雨乍晴桑吐葉,秋風初冷稻吹花。鵝兒草綠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處處乞漿俱得酒,杖頭何恨一錢無。一篙湖水鴨頭綠,千樹桃花人面紅。茆舍青簾起余意,聊將醉舞答春風。朝書牛券拈枯筆,暮祭蠶神酌凍醪。閑放無憂窮有意,傍人錯羨此翁高。澆書滿挹浮蛆甕,攤飯橫眠夢蝶床。莫笑山翁見機晚,也勝朝市一生忙。午枕閉門無客攪,夜燈開卷有兒同。若為箋與天公道,盡乞馀生向此中。
秋黍白唐肥,卑棲不解飛。涼風吹短翼,渾似卜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