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原詩三十二首 其三十 賈公庵
賈公名德重吾鄉,慈母難兄窆此崗。手種松楸及因果,青山流水共高長。
賈公名德重吾鄉,慈母難兄窆此崗。手種松楸及因果,青山流水共高長。
昭明著作重人寰,
文選樓傳三界山。
錦帶角巾人宛在,
碑尋遺址樂追攀。
我聞茅峰下,曾有臥龍人。
風云未承運,淵潛聊自珍。
世無卞和氏,誰辨玉與珉。
緇塵化衣裳,我獨潔其身。
攬鏡忽自笑,奈此白發新。
少讀隱逸傳,雅意煙霞人。
居官早自縛,半世幾沒身。
青衫類枯葉,兩鬢如爛銀。
人知趨走苦,己重疾病湮。
歸微三徑資,尚竊太倉陳。
鄰里有伏臘,弟兄無越秦。
況此交友高,而能朝夕親。
君還志遠游,所愿猶逡巡。
我乃嘆寡與,未易論苦辛。
勿道車馬乏,勿嫌風雨頻。
古來重交誼,豈不在命駕。君從燕山陽,送我任城下。
所歷千里馀,四顧盡平野。覽古究天人,觀代陳王霸。
久堙稷下談,孰重燕臺價。愴惻樂生去,慷慨聊城射。
蒼茫齊魯墟,賢圣何凋謝。撫跡勞我思,感時傷物化。
樂飲慰窮愁,悲嘯激長夜。我行適舊都,子還依旅舍。
去帆天際遙,歸鞍日邊卸。片語難久留,馀輝戀桑柘。
磊落平生懷,晤言用自寫。吾昔游上都,邂逅得二汪。
謬蒙傾蓋知,所知遂不忘。既我晚際遇,翰墨頗見長。
二汪適不偶,空谷有芬芳。棲遲戀衡門,隱跡寄賣漿。
相與討文義,昕夕共徜徉。笙竽間琴瑟,歌吹六藝場。
今予遭薄譴,于世盡炎涼。惟子不忍棄,時來訪行藏。
古人嘆羅雀,今乃見糟糠。予適有遠行,相送千里疆。
長路思屏營,執手以傍徨。翩翩鳧與雁,將翱復將翔。
朝嬉仍共浦,夕宿各一方。谷風箴義缺,白駒詠食場。
素交終不替,是道足以臧。誼敦古所難,申詠于斯章。
社燕初歸,嫩黃才吐,卻早占春一半。欄桿獨憑,裊裊柔絲,最是共人腸斷。
何事晝長夢回,輕染纖蛾,便成悽惋。怕秋來萬里,飄零無主,馬蹄聲遠。
曾說與、芍藥開前,青梅熟外,種種綠繁紅倦。絲風院落,潺雨黃昏,一葉蕉痕長捲。
多少幽情,付伊剛耐春寒,又凝春怨。向清池影里,閑逗疏星幾點。
西齋前后半松筠,
萬慮澄馀始見真。
不謂天光明凈處,
又能時憶舊交親。
拈弄風情老更佳,恍然珍寶落貧家。沉吟三百頭蒙被,爛慢經旬燭吐花。脫換蘇黃凌鮑謝,絕除煙火總云霞。茫然翹首湖天晚,月子初生一片斜。
奇書正正復斜斜,驚雁群飛逐晚霞。老眼何時忘北斗,東風今夜到梅花。舞低壇杏三更月,傳及東吳幾百家。莫道南川知味淺,天然風味果然佳。
源泉那似定山佳,學種平湖十里花。天地何嘗無雨露,春風原不擇貧家。詩篇到老貪明月,酒盞尋常酌晚霞。誰謂卑官無好況,風前烏帽幾回斜。
僧傳仙子酌流霞,頗識天廚酒味佳。風翮忽罹塵世網,夢魂空繞欖山花。還將雙眼窺千古,卻怪浮言亂百家。何日與公重握手,中宵閒看斗杓斜。
一環青帶九溪斜,小小當湖景亦佳。云影天光千萬狀,夕陽茅屋兩三家。桔槔盡日分來派,壇杏何年始放花。癡坐東吳氈任冷,春風留得臉邊霞。
乾坤何處不堪家,欲買當湖十里霞。陰剝陽回看碩果,朝開暮落總浮花。湖分震澤流還止,山到東吳小亦佳。安得孤峰青插漢,西來看盡一江斜。
官冷偏贏一睡佳,浪移雙腳到誰家。木棉被擁三更后,寶鴨香消一線斜。易透真源惟月夜,難描生意是春花。思君卻有無窮話,書破東吳十幅霞。
少拈詩筆少栽花,靜養天根策最佳。腔手恢恢閒貯月,童顏盎盎自生霞。尋常世總談斯道,千百年來得幾家。笑捧公詩無以報,臘梅聊開一枝斜。
孤鶴寄天地,曠然江海心。
偶游碧云影,遂入青嵐深。
所得憺已足,此身閒至今。
君聽幽澗水,不作隴頭音。
此郎守節固堪論,漢璽飄飄亦僅存。
周勃取將迎代邸,霍光持去授皇孫。
桂巖澹秋色,蘆渚澄夕空。醉來坐明月,吟對城西峰。
輟茲膝上琴,睇彼云間鴻。煙霧滿衣袂,不知清夜終。
迢迢蘿徑口,隱隱石溪灣。秋風何處來,木脫空青山。
人家夕陽度,鳥路晴云還。吾將訪高隱,清風邈難攀。
天家詔老表朱扉,大雅如君一代稀。
苑秘不勞傳玉枕,巷歌惟有頌緇衣。
西池夜雨芙蓉落,南浦秋風雁鶩飛。
十載匡山修凈土,白蓮花下幾知歸。
青山如故情非故,
芳草喚愁詩遣愁。
嗚呼忠惠天人姿,門第高華文采奇。二十登科作司李,蠻陬猾吏無能欺。
報最俄膺諫垣擢,惠文腦后尤岳岳。鴛湖選郎手障天,一疏披云折其角。
三吳地大多彊家,白晝擊鼓驚吏衙。繡衣少年美如玉,驄馬一出人無嘩。
中臺入長十三道,逆黨汗流觀諫草。倉皇請急歸倚廬,四負名堂待終老。
南都草創吳民驕,公還持斧鋤其豪。三弊上言僅報可,擢公開府蘇臺高。
揚州鎮帥本名賊,花門大縱南塘出。骎骎略地窺丹楊,公檄要盟克以日。
大江鼓浪高崔嵬,傳呼單舸中丞來。通侯跽接健兒拜,轅門釃酒歡如雷。
奄兒翻案水火急,副相出都國人泣。彈章并列三賢名,師弟相隨返鄉邑。
同文獄起城社傾,興朝帝子安車迎。殉國義同高劉死,觀時恥逐姜商生。
一泓清絕寓園水,角巾屹然水中止。講學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
畫江猶子更從戎,巢覆狐兒縲紲同。故宅幸留施舍后,藏書散盡亂離中。
承平回首閑居福,月榭風亭看不足。夫婦清閨品畫詩,弟兄別墅從絲竹。
夢醒人世已滄桑,終古山川對影堂。青袍尚志孤臣痛,黃帛長攽御府香。
園名記在誰能續,平泉花石鄰家鬻。客過還憑礎認亭,僧貧只縛籬為屋。
野菊寒泉薦一尊,魏莊耕稼幾人存。當筵莫奏湘累曲,我亦公家七葉孫。
劉母曾稱祝壽全,
澄江三到譜編年。
高樓子婦承歡處,
祝擬華封盛事傳。
京塵漠漠稍侵衣,
秣馬雍丘日未西。
驛舍蕭然無與語,
遠墻閒覓故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