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伯宗侯
天家詔老表朱扉,大雅如君一代稀。
苑秘不勞傳玉枕,巷歌惟有頌緇衣。
西池夜雨芙蓉落,南浦秋風雁鶩飛。
十載匡山修凈土,白蓮花下幾知歸。
天家詔老表朱扉,大雅如君一代稀。
苑秘不勞傳玉枕,巷歌惟有頌緇衣。
西池夜雨芙蓉落,南浦秋風雁鶩飛。
十載匡山修凈土,白蓮花下幾知歸。
朝廷下詔表彰你,朱紅大門彰顯榮耀,像您這樣品德高尚的人,一代中都很稀少。宮廷秘籍無需您去傳授,街巷百姓唯有歌頌您的美德。西池在夜雨里芙蓉花飄落,南浦秋風中大雁野鴨紛飛。您在匡山修行凈土之法十年,不知有多少人在白蓮花下領悟了歸宿。
天家:指朝廷、皇帝。詔老:下詔表彰年高有德之人。朱扉:朱紅色的門,古代顯貴之家多用朱漆涂門,這里象征榮耀。
大雅:指才德高尚的人。
苑秘:宮廷秘籍。玉枕:可能象征宮廷中的珍貴事物或秘籍。
緇衣:本指黑色的衣服,這里可能象征美德、賢德,《詩經·鄭風·緇衣》有贊美賢人的意思。
西池、南浦:都是詩詞中常用的意象,西池常與仙境、離別等有關,南浦常指送別之地。
匡山:山名,可能是具體的一座山,這里是修行之地。凈土:佛教術語,指清凈的國土,即西方極樂世界。
白蓮花:佛教象征純潔、神圣的花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挽同伯宗侯”可知,這是一首挽詩,是作者為悼念同伯宗侯而作。這位宗侯可能是朝廷中的顯貴,品德高尚,受百姓愛戴。作者可能與宗侯相識,在其去世后,懷著悲痛和敬重之情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注重品德和禮儀,宗侯的離世是一件受到關注的事情。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同伯宗侯,高度贊揚了他的品德和地位。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豐富,將逝者的榮耀與離世后的凄涼相結合,又融入佛教的凈土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作為一首挽詩,展現了當時的文化氛圍和人們對逝者的情感表達。
荒城足風雨,今日更新冬。草木山嵐暗,人家水影重。漫看文字過,時有簿書逢。目極橫塘路,西樓聞暮鐘。
郊園常不到,客席欲凝塵。正喜軒車過,翻將藥裹親。竹陰堪受暑,花氣尚疑春。座上南山色,聊憑代主人。
滄海之東疆場,中原以外山河。年年春色等閑過,杜鵑繁似錦,無奈客愁何!啼鳥半窗花影,彩云別院笙歌。青天明月此宵多。家鄉千萬里,歸夢繞煙蘿。
情與酒兼和,園亭駐晚珂。家同榆社近,人比竹林多。短景催長宴,醒吟雜醉歌。亂離歡易失,無厭數相過。
舊宅年深縣治西,蕭條門外帶荒蹊。喜聞令尹存忠厚,留我梧桐待鳳棲。
秦淮臥病惜春陰,訪問深知故舊心。千里家鄉漸投老,云山爛漫許相尋。
干戈未定失英雄,野寨無人戰艦空。三十六陂波浪惡,故人何處哭秋風。
老師召對金鑾殿,喜動龍顏坐賜茶。一日潮音起般若,九重春色上袈裟。高風已入三天竺,妙果重開五色花??氏霔钪εf甘露,何時一到病人家。
未將肅爽向伊呈,剛道鋒铦劈面迎。一滴未消巴蜀雪,寸機方動晉陽枰。太行方疊疑山出,黃木千尋障海泓。為問金輪阿育塔,莫疑因果煞分明。
南浦逶迤綠樹多,萬艘環系水無波。喧聲不覺催人老,美景其如執熱何。河朔芳樽空往事,郢中白雪漫高歌。十年塵垢紛盈爪,聊就深清試刮磨。
縱橫肴饌列芳筵,疑在瑤池勝會前。清酒百壺供我醉,靈椿古柏祝君年。
行狀漸書至卷腳,寒冬已逝春潮作。人生誠若毒砒霜,除卻酒漿難救藥。
尋僧雖愛茗杯清,也要提攜有酒罌。野色迎人過橋去,春風吹面傍花行。般游欲及牛羊晚,喜悅還隨鳥雀晴。白發老翁身健在,不憂無地度馀生。
桃源只在人間世,三老相逢莫問年。清晝喜陪多士集,紫霄只恐德星躔。香蒸云液行璚斝,花簇珍羞饤綺筵。一棹歸來潮正落,溪頭好似米家船。
醉魂吟魄共悽悽,檐溜窗風冷切肌。階下怒蛙休跳躍,浮云遮日不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