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樓 柳
社燕初歸,嫩黃才吐,卻早占春一半。欄桿獨憑,裊裊柔絲,最是共人腸斷。
何事晝長夢回,輕染纖蛾,便成悽惋。怕秋來萬里,飄零無主,馬蹄聲遠。
曾說與、芍藥開前,青梅熟外,種種綠繁紅倦。絲風院落,潺雨黃昏,一葉蕉痕長捲。
多少幽情,付伊剛耐春寒,又凝春怨。向清池影里,閑逗疏星幾點。
社燕初歸,嫩黃才吐,卻早占春一半。欄桿獨憑,裊裊柔絲,最是共人腸斷。
何事晝長夢回,輕染纖蛾,便成悽惋。怕秋來萬里,飄零無主,馬蹄聲遠。
曾說與、芍藥開前,青梅熟外,種種綠繁紅倦。絲風院落,潺雨黃昏,一葉蕉痕長捲。
多少幽情,付伊剛耐春寒,又凝春怨。向清池影里,閑逗疏星幾點。
春社時燕子剛歸,柳芽才吐出嫩黃,卻早已占了春色的一半。我獨自倚著欄桿,看著裊裊柔美的柳絲,最是讓人斷腸。為何白晝漫長夢醒后,輕輕皺起眉黛,便生出凄婉之情。怕到秋天時柳枝萬里飄零,無依無靠,離人的馬蹄聲也漸漸遠去。曾說在芍藥花開之前,青梅成熟之后,各種綠繁紅謝之景。微風輕拂的院落,黃昏時細雨潺潺,一片蕉葉的痕跡長久地卷曲著。多少幽情,賦予這柳絲,它剛忍受住春寒,又凝聚了春怨。它在清池的倒影里,悠閑地逗弄著幾點稀疏的星星。
社燕:春社時來的燕子。
嫩黃:指柳芽。
纖蛾:細長的眉毛,代指美人。
絲風:微風。
潺雨:細雨。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春日,詞人或許處于孤獨寂寞的心境,可能因思念某人或感慨時光而作。
這首詞以柳為線索,借景抒情,抒發了詞人的幽情與愁緒。其寫景細膩,情感含蓄,在婉約詞中具有一定特色,展現了詞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臥龍得風霆,天宇不難肅。
歷數端何歸,轉昐移禍福。
廟食凜平生,光靈走川陸。
欲知庇斯人,綿延視巫祝。
遠托同門寄好音,夫君不改歲寒心。
因思明月共千里,亦似家書抵萬金。
美玉會開和氏璞,高山猶袐伯牙琴。
真人訓誥知無爽,快我它時朋盍簪。
君家儒學頻公侯,豈知孔孟窮于鄒。
他年事業知未艾,詵詵孫子多清流。
紅蓮上客更超詣,勁節恥與今人儔。
自言名宦亦何有,回看家法長包羞。
蕪城歲月已波逝,朅來文會消吾憂。
青天白日有崔子,亦許交臂聞嘉謀。
人生南北那可必,合散倐忽春云浮。
會須著鞭入圣域,無使后悔空冥搜。
筑長堤,白頭荷杵隨者妻。背脅傴僂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
老夫七十嫗與齊,五尺應門生兩兒。夜來春雨深一犁,破曉徑去耕南陂。
南鄰里正豪且強,白紙大字來呼追。科頭跣足不得稽,要與官長修長堤。
官長亦大賢,能得使者意。正堤駕軺軒,不復問余事。
終當升諸朝,自足富妻子。何惜桑榆年,一為官長死。
我遷漢陽居,君為建陽掾。江山幾千里,何當重會面。
身世波上萍,歲月弦上箭。自古以嘆嗟,不古乃獨見。
為仁豈由人,弘道道該徧。萬生無終窮,同我一方便。
壑源春焙香,黃鸝靜中囀。簡書有光陰,歸坐亦可燕。
此事入高明,了了為君見。舟車暫西東,勿受離情轉。
秋風卷輕帷,似送東歸帆。
親心為惻惻,谷馬馳兩銜。
吳江渺清冷,吳山鬰巉巖。
侍行不爾俱,官曹猶治凡。
百年鄠杜家相近,人物凋零我獨驚。
但見少陵能繼祖,不聞小陸可優兄。
終朝詩賦遒仍郁,老去文章健更成。
敢擬濟河輕一戰,隱然望已怯長城。
因革紛然豈用情,由來消息與時行。
奏封直指財并力,造法當期實應名。
可使華夷漸潤澤,不煩衡石自均平。
將明況是憂民者,即見熙熙百室盈。
踏雪驅驅原憲履,御風獵獵老萊衣。
情投豈比鐘山出,興盡遠同剡水歸。
煬帝池邊松蔭遠,維摩室內燭光微。
攜笻促席相羊處,應記當年接下機。
靈龜不語亦不食,深之又深乃其息。
清泠淵中能事畢,天長地久無終極。
朵頤自朵非自得,何暇外觀惟汝即。
吾言易行休更惑,抱一故為天下式。
契闊三秋日,情親四海兄。
只應常折柳,何必更班荊。
老把詩為活,遙將月伴行。
功名君莫懶,吾病負平生。
秋聲起庭端,索索故時語。幾人清鏡中,鬢髪默自許。
東鄰坐長嘆,曰此非吾所。平生困一官,湎若醉醪醑。
幸今豁然醒,可以事高舉。田園熟瓜芋,茅茨庇風雨。
向來避席人,把臂相爾汝。年光雖云暮,猶足送寒暑。
斯言不浪酬,即日去幕府。我惟塵世浮,貴賤等逆旅。
寛為百年期,形骸一丘土。夫君脫身還,豈不知所處。
行矣數珠功,青天走龍虎。
草衣藿食寄塵編,凜凜聲名玉幾前。
命數曲留成大器,鄉書重上欲華顛。
一鳴竟與凡禽遠,三獻方知美璞全。
二十余年古人志,從今攄發到青天。
卞氏稱六龍,公家宛相如。
久作風雨散,于今共詩書。
山前猶制錦,江上方題輿。
遙想侍側心,夙夕鴈與魚。
山河融結皆奇狀,此丘之形誰與剏。
一成為敦再為陶,二帝昌時已詢訪。
至今禹貢名字存,氣勢仍容菏澤傍。
普天率土此其中,雜遝舟車來四向。
分茅開國南面尊,屢致千金謝齊相。
爾來日月幾春冬,興廢相尋人物上。
紛紛萬事已塵埃,此丘迤邐初無恙。
平生苦死嗜登臨,準擬攜笻事疏放。
冷云寒日滿荊榛,蕞爾令人重凄愴。
會須東走泰山顛,縱目乾坤更何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