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齊風·載驅
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蕩,齊子發夕。
四驪濟濟,垂轡沵沵。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了游敖。
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蕩,齊子發夕。
四驪濟濟,垂轡沵沵。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了游敖。
大車疾馳聲隆隆,竹簾紅革車篷美。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夜里離齊國。四匹黑馬真整齊,韁繩柔軟垂下來。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出行多安逸。汶水浩浩向東方,行人熙攘鬧嚷嚷。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自在任翱翔。汶水滔滔流不息,行人匆匆往來忙。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游玩多歡暢。
載:發語詞。驅:車馬奔馳。薄薄:象聲詞,車行聲。
簟茀(diàn fú):竹席做的車篷。朱鞹(kuò):用紅色獸皮包裹車轂兩端。
有蕩:即“蕩蕩”,平坦的樣子。
齊子:指齊襄公之妹文姜。發夕:傍晚出發。
驪:黑馬。濟濟:排列整齊的樣子。
轡:馬韁繩。沵沵(mǐ mǐ):柔軟下垂的樣子。
豈弟(kǎi tì):即“愷悌”,和樂安詳。
湯湯(shāng shāng):水勢浩大的樣子。
彭彭(bāng bāng):行人眾多的樣子。
翱翔:自由游樂。
滔滔:水流滾滾的樣子。
儦儦(biāo biāo):行人往來不息的樣子。
游敖:游樂。
此詩創作于春秋時期,齊襄公與其妹文姜有私情。文姜嫁給魯桓公后,依舊與齊襄公私通。魯桓公帶文姜訪齊,齊襄公殺魯桓公,文姜此后多次不顧禮儀前往魯國,此詩便是對齊、魯統治階層荒淫無恥的揭露。
這首詩主旨是諷刺文姜的不檢點行為。其突出特點是重章疊唱,增強諷刺效果。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道德風貌和民間對違背禮儀行為的批判。
往歲知君侍武皇,
今來何用紫羅囊。
都緣有意重熏裛,
更灑江毫上玉堂。
縹緲飛樓夜色澄,
惺惺猶在白云層。
自知木雁同莊叟,
不為莼鱸學季鷹。
隱幾風前江客笛,
卷簾天畔海漁燈。
重溟已息圖南翼,
九萬扶搖尚未能。
憶昨公持使節西,
迎公曾渡石田溪。
今公復因召節至,
送公亦渡石田水。
公今西來又東去,
送迎車馬紛無數。
我雖憔悴不如人,
倚賴故情蘄一顧。
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
卷簾風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家。
少年自悔誤題橋
卅載曾經混俗囂
今日別尋高格調
冰弦著手為君調
一壑藏春水,寒生清凈心。
落花幽籟細,苦竹夕陽深。
寂以會眾妙,澹然閒至今。
兩湖三十里,于此寄微吟。
當年大母煦諸孫,今我生孫解候門。
無以為家行未已,不遑將母疚難言。
夢中俯仰何身世,病里扶攜倚弟昆。
還見新詩獻康樂,鳴翁春草得重論。
昨宵枕上聽風雨,秪恐紛披花欲殘。曉起尋芳來澗外,依然玉樹兩相歡。
當軒酌酒酹花神,愿得年年對此辰。莫就開時看早暮,枝南枝北總芳春。
江南二月疑飛雪,香韻因風知是梅。索笑檐前清不極,芳春端占百芯開。
春臺偃蹇數朝枝,風雪幾侵冰玉姿。向晚不知何處笛,一聲忽動故園思。
縱是虎頭盡不成,龍麟盤郁數枝橫。更斟雪酒孤芳共,東望海云片月生。
南誰誰植羅浮樹,一問山僧不記年。若使醉翁曾醉此,今人遮莫更留連。
如何苦入詩人興,錯比名花雪共春。況復枝頭能結子,偏于日里長芳神。
夕照鶴癯花共瘦,欹斜妖嬈不勝寒。洛陽共道花如繡,亦在春深此后看。
絳蒂黃中香氣浮,花開五數恊中疇。君王若喜調商鼎,移向上林玉檻頭。
徙倚高枝凌短鬢,摘來杯里注春愁。也知一別揚州去,他日相思洛水頭。
松陵東去路,記水程、煙驛幾多般。鴛鴦湖里泊,重城燈火,一派潺湲。船樓玉人行酒,碧浪瀉紅顏。更冪?丹鱗,綿濛黛甲,上下哀湍。
十年。成間別,想怪侶狂朋,一樣啼斑。縱玉清歸去,怕滿天風露,猶憶人間。只是南湖柳色,憔悴不堪攀。長望語兒亭,故人為我且加餐。
碣石橫燕甸,天津控海門。梯航萬國會,貔虎五營屯。遠浪含夷島,長沙接塞垣。人傳新節制,清嘯似劉琨。
鳴笳歸隴坂,懸旆度天津。朔氣臨河盡,軍容入塞新。蜃樓清海月,狐嶺靜邊塵。要取黃金印,歸圖紫閣麟。
十年一別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斗尊前語笑同。
勸君滿酌君須醉,盡日從容。畫鹢牽風。即去朝天泛舜聰。
萬里金甌缺
誰堪赴國讎
保疆憑岳牧
急難藉群謀
烽火連河朔
笙歌鬧石頭
敵檣來海上
焦土遍神州
利名都不到胸中,
由此胸中氣自沖。
既愛且憎皆是病,
靈臺何日得從容。
仙跡千年草樹空,行人猶自拜仙宮??蓱z人世驚心事,都在黃粱一夢中。
拜將封侯事幾回,朱輪鼎食總堪哀。東都建節西都騎,不信曾從夢里來。
溪頭園小水為磯,
行汲時扃白板扉。
百畝縱營金谷勝,
幾人能向玉門歸。
荔枝可飽瓜先熟,
橘子將成筍尚肥。
莫笑野夫猶抱甕,
半生吾已息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