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沈啟南小幅山水 其一
野情自密世情疏,萬壑千崖一草廬。永日小樓坐秋色,奇人相對讀奇書。
野情自密世情疏,萬壑千崖一草廬。永日小樓坐秋色,奇人相對讀奇書。
不憚三巴遠,高名萬乘知。
子規聲斷處,山木雨來時。
囊有涪州易,園無魯相葵。
王褒諸弟子,應習《鹿鳴》詩。
翠滴千竿濕砌苔,曲廊花木小叢開。吳僧愛覓閒吟處,偷向花邊竹里來。
行繞方池日又斜,青云小注濕秋霞。闌干幾度渾敲遍,為引游魚出浪花。
迢遞京華路,艱難濟上程。每逢清月夜,寧忘故山情。
獨往知何日,同舟賴友生。登崖聊緩步,不覺漏三更。
海月生遙浦,輪高望轉微。最憐羈旅影,尚與弟兄依。
照樹驚烏繞,橫江見練飛。故園千里外,何處贈清輝。
悵望新秋蘆葦林,滿川碎石濁流深。
南云不散蒸馀熱,北雁初飛聽好音。
豈信炎涼更序節,轉難晴雨測天心。
西風未肯蘇人病,何處醫家起死針!
時近黃昏,恰好幾分春醉。玉階苔滑,喜鸚哥正睡。
花樹掩映,行到但聞香氣。紅燈隱隱,門兒虛閉。
翠袖低牽,乍回身、卻又避。繡幃春暖,尚細熏鴛被。
冠兒卸完,又早月兒上矣。怪他只管,慢騰騰地。
臺閣唱酬詩道非,
又憐寒瘦嘆無衣。
富癡總遜窮生慧,
持較朱門與白扉。
蹤跡真如不系舟,堂堂光景速于郵。
應酬門戶磷黃口,料理齏鹽累白頭。
送臘縱銷千日酒,挑鐙那遣萬重愁。
祇余舊雨耽文雅,分榻論詩為我留。
萬派同源,
三教一舌。
咄者尊慈,
弄巧成拙。
誰如張璪工松石,
擬裂鮫綃畫作圖。
相逢皆失意,之子獨狂歌。
自笑吹竿去,其如按劍何。
人歸芳草合,門掩落花多。
尚喜侯葩在,時能載酒過。
蘇魯躬耕念昔年,細煙疏雨叱烏犍。
參軍幕職開蠻府,使者官銜署稻田。
春樹低迷無故舊,滄桑閱歷即神仙。
兼旬霢霂興農事,愿就邦君再受廛。
人生重彝倫,有如日飲食。世道已衰微,慕義遂不力。
天惟降貞人,用以作矜式。我友少與游,步履準繩尺。
始知慈母功,陶王并淑德。早孀姑云暮,溫養盡歸職。
撫此煢然孤,吞熊與畫荻。豈特雙孤兒,哀甥托殘息。
毌使啼饑寒,三雛一卵翼。詩禮儼趨庭,慈孝慰朝夕。
夫何擾腥塵,兵刃乍孔亟。碎玉與珠沉,天人交痛惜。
孝哉催裂情,無淚可復滴。國典重采風,為君寬罔極。
名葩無數,問弱骨豐肌,誰堪腰折。雪后園林,籬落一枝,才見孤高標格。
平生傾倒人馀幾,恰乍對、瓊仙接席。便殷勤、作禮何妨,況是廣平鐵石。
脈脈瓣香熏處,算寒泉秋菊,宜薦冰魄。國士無雙,管領東風,合受詞人參謁。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潔。莫漫疑、庚子陳經,好記詩題人日。
滬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
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遙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
喬家園最佳,草徑同緩步。
入門果奧曠,紅欄半凝露。
飛橋跨長空,旁折極幽趣。
芳池窈以清,有唾不敢吐。
灼灼紅衣明,田田翠蓋護。
風來時偏反,微香靜中度。
如臨濯錦江,疑入浣沙路。
映日色逾鮮,出波顏獨嫭。
吳姬比應羞,越女看先妒。
留連不忍歸,臨去復回顧。
惜無蕩槳舟,泊向花間住。
燕山秋欲暮,搖落思難裁。共是他鄉客,寧忘九日杯。悲秋翻恨雁,懷土懶登臺。卻憶龍山會,狂歌意轉哀。
重陽憐令節,況值此秋晴。風急輕鴻翼,霜遲逗菊英。插萸鄉國事,落帽古今情。聊復憑杯酒,陶然醉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