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秋日
翠滴千竿濕砌苔,曲廊花木小叢開。吳僧愛覓閒吟處,偷向花邊竹里來。
行繞方池日又斜,青云小注濕秋霞。闌干幾度渾敲遍,為引游魚出浪花。
翠滴千竿濕砌苔,曲廊花木小叢開。吳僧愛覓閒吟處,偷向花邊竹里來。
行繞方池日又斜,青云小注濕秋霞。闌干幾度渾敲遍,為引游魚出浪花。
翠綠的竹子好像要滴出水來,浸濕了臺階上的青苔,曲折的走廊旁,一叢叢花木正盛開著。吳國的僧人喜歡尋找安靜吟詩的地方,偷偷地來到花叢和竹林里。繞著方形的池塘漫步,不知不覺太陽又西斜了,天邊的青云像是蘸了水,暈染了秋日的晚霞。多次把欄桿都敲遍了,只為引得游魚躍出水面濺起浪花。
翠滴千竿:形容竹子翠綠欲滴。砌苔:臺階上的青苔。
吳僧:指來自吳地的僧人。覓:尋找。閒:同“閑”。
方池:方形的池塘。
青云小注:青云像是蘸了水。渾:全,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日景色和閑適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秋日游覽天竺時,被當地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心境閑適,享受著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天竺秋日的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清幽和寧靜。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通過對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獨特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詩意表達。
赤腳走紅塵,全身入荒草。費了幾精神,不若居山好。
一塢閑云,千峰啼鳥。聲色純真,是非不到。
堪悲堪笑寒山子,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分袂南湖十數春,
近聞華搆策奇勛。
缽從金粟摶香飯,
僧自東皋接水云。
柔玉新拳春塢蕨,
嬾黃新縷曉溪芹。
定應容我分陳榻,
曝背晴簷醉夕曛。
錦鏡濃粧十樣花,練拖寒瀑掛蒼崖。
無賓主句全機露,見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盡,猶隔天涯。
奪取黃梅無底缽,且教盧老去擔柴。
暮云漠漠數行鴉
心事凄涼正憶家
不向孤山留諫草
那能庾嶺見梅花
峒丁嗜鬭牙成血
楚俗趨蠻發半髽
明日絕糧難早計
好??流水嚼胡麻
松下掃除青草徑,磵邊開辟綠陰亭。
飯余握手閑行坐,唱曲山歌賀太平。
遏云古調,流水新聲。
眼里無筋聽不足,臨風擊碎圣凡情。
斯文久矣嘆荊榛,
一疏披忠徹紫宸。
不忍中原淪左袵,
甘尋南土作累臣。
鄒軻以后功何遜,
魯道于今脈尚新。
宇宙欲昏星斗落,
空山韓木亦悲春。
奸豩頑蠻,更加白?。
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頭纏人必倒。
五處開場弄活機,是龍升天蛇竄草。
千不合,萬不合,鳳口山前,乞指路頭。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卻來時道。
向上機,頂門眼。
碗脫丘,漏燈盞。
從上諸祖,已錯拈提,瑞巖今朝分明剖判。
夜后打眠,齋時吃飯。
路隔重湖,一塵不到。片段白云,綿蠻幽鳥。靜倚石闌聽,穩拂苔衣臥,此樂只應林下有,人間少。
衲僧家,眼里著得須彌山,耳里著得四大海,聲色堆頭,閑行閑坐,全身入荒草。
益智莫如愚,
誰甘遂作非。
年增思續斷,
親老憶當歸。
起石安吟久,
防風見客稀。
前胡古君子,
松節自相依。
書載五云,繡添一線。剝盡群陰,天心復見。
惟有龜毛拂,今古無遷變。松根石上笑談空,切忌隨他語脈轉。
紫氣曾臨屋有光,
老僧相對說修藏。
貌癯漸覺衣冠古,
交淡誰知道誼常。
文類錦機君獨艷,
才如襪線我無長。
近來悟得安心法,
菜飯蒲團一炷香。
玉幾山前
凌霄峰下
熱血嗔拳
做人話欛
犀牛扇飏向他方
捋虎須攔胸便打
一炷兜婁怨結成
貴買賤賣
黃牛背上烏檻角,
聲聲吹作村田樂。
低入重淵高入云,
擬別宮商都是錯。
斷煙明滅柘崗西,
這嗚咿喚那嗚咿。
天地豁空群動息,
野花驚秀不萌枝。
古今酬唱知何限,
記得完全忘一半。
木人巧弄沒弦琴,
石女細呈氈柏板。
年來節奏總輸君,
聽徹無聲自返聞。
一曲還鄉人錯聽,
聚頭喚作梅花引。
一二千碩谷,四五百籮粟。
???熟天風,高低布云麓。
辛勤收拾歸來,碓搗明璣,缽盛香玉。
無位真人手捫腹,口唱無生曲。
花簇簇,聽不足,欵乃一聲山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