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仲誠知資縣
不憚三巴遠,高名萬乘知。
子規聲斷處,山木雨來時。
囊有涪州易,園無魯相葵。
王褒諸弟子,應習《鹿鳴》詩。
不憚三巴遠,高名萬乘知。
子規聲斷處,山木雨來時。
囊有涪州易,園無魯相葵。
王褒諸弟子,應習《鹿鳴》詩。
你不畏懼前往遙遠的三巴之地任職,你的高名連天子都知曉。在子規鳥啼聲停歇之處,山間樹木在雨中迎來風雨。你行囊里帶著涪州的易學書籍,家中園圃沒有魯相那樣的冬葵。王褒的眾多弟子,應該學習《鹿鳴》這首詩。
不憚:不害怕。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地區。
萬乘:指天子。
子規:杜鵑鳥。
涪州易:可能指在涪州地區流傳的易學相關書籍。
魯相葵:據記載,魯相第五倫曾拔園中葵菜,這里借指一般的蔬菜。
王褒:西漢辭賦家。《鹿鳴》詩:《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有宴樂嘉賓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古代官員任職調動頻繁的時期,友人張仲誠要前往資縣任職,詩人為其送行并寫下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偏遠地區的任職仍需一定勇氣和能力。詩人或許對友人的才學和名聲有所了解,故而寫下此詩表達鼓勵和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張仲誠去資縣任職,突出友人高名遠揚,不畏偏遠。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體現了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友人的鼓勵。
瑞煙籠繡幕。正玳席歡燕,觥籌交錯。高情動寥廓。恣清談雄辯,珠璣頻落。鏘鏘妙樂。且贏取、升平快樂。又何辭、醉玉頹山,是處有人扶著。 追念摶風微利,畫餅浮名,久成離索。輸忠素約。沒材具,漫擔閣。悵良辰美景,花前月下,空把歡游蹉卻。到如今、對酒當歌,怎休領略。
符箓玉搔頭,艾虎青絲鬢。一曲清歌倒酒蓮,尚有香蒲暈。 角簟碧紗廚,揮扇消煩悶。唯有先生心地涼,不怕炎曦近。
孔雀雙飛敞畫屏。錦花裀上舞娉婷。紅綃袖暖琉璃滑,金鴨爐香椒桂馨。 丹臉渥,秀眉青。平生陰德在遐齡。如今便好添龜鶴,元是南箕一壽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仁在心兒里。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峭壁參差十二峰,冷煙寒樹重重。瑤姬宮殿是仙蹤。金爐珠帳,香靄晝偏濃。 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憶長安,八月時,闕下天高舊儀。衣冠共頒金鏡, 犀象對舞丹墀。更愛終南灞上,可憐秋草碧滋。
羞看鏡里花,憔悴難禁架,耽閣眉兒淡了叫誰畫。最苦魂夢飛繞天涯,須信流年鬢有華。紅顏自古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無人處,盈盈珠淚偷彈灑琵琶。恨那時錯認冤家,說盡了癡心話。 一杯別酒闌,三唱陽關罷,萬里云山兩下相牽掛。念奴半點情與伊家,分付些兒莫記差。不如收拾閑風月,再休惹朱雀橋邊野草花。無人把,萋萋芳草隨君到天涯準備著夜雨梧桐,和淚點常飄灑。
莫向中原嘆黍離,英雄生死系安危。 內庭忽下班師詔,絕漠全收大將旗。 父子一門甘仗節,山河千里竟分支。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道曰五行,釋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義禮智,信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白虎青龍,玄龜朱雀,皆自句陳主張。天數五,人精神魂魄,意屬中黃。乾坤二五全彰。會三五、歸元妙莫量。火三南方,東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鄉。五土中宮,合為三五,三五混融陰返陽。通玄士,把鉛銀砂汞,煉作金剛。
高風當日幾相尋,并見攀條贈友吟。方恨偷兒疑鬼物,寧知天籟寄人心。
世殊不異山陽笛,志在依然流水琴。聞道奚囊投烈焰,記來只字抵千金。
小雨阻行舟。人在煙林古渡頭。欲挈一尊相就醉,無由。誰見橫波入鬢流。 百計不遲留。明月他時獨上樓。水盡又山山又水,溫柔。占斷江南萬斛愁。
夢里不知身是客,卻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飛將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 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 云煙斷處滄波闊,一簇樓臺十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