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寄談煉師
朱山松桂翠連云,中有清虛小隠居。
密養丹砂存正氣,靜披瓊蘊誦真文。
塤箎金石心常在,圭組煙霞路自分。
憑仗鄉人傳尺素,山前驚起白羊群。
朱山松桂翠連云,中有清虛小隠居。
密養丹砂存正氣,靜披瓊蘊誦真文。
塤箎金石心常在,圭組煙霞路自分。
憑仗鄉人傳尺素,山前驚起白羊群。
朱山的松桂翠綠得與云朵相連,其中有一處清幽寧靜的小隱居之地。(談煉師)精心煉制丹砂以保存正氣,安靜地翻閱珍貴的典籍誦讀真經。如同塤箎金石般和諧的心境始終存在,已然與仕途分道揚鑣,選擇了煙霞般的隱居生活。憑借家鄉人傳遞書信,山前驚起了一群白羊。
朱山:山名。
清虛:清凈虛無,指清幽寧靜之地。
丹砂:朱砂,道教常用來煉丹。
瓊蘊:珍貴的典籍。
塤箎(xūn chí):兩種樂器,常用來比喻兄弟和睦,這里形容心境和諧。
圭組:借指仕途。
煙霞:指山水勝景,代指隱居生活。
尺素: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可能認識談煉師這位隱居修道之人,出于對其生活的欣賞而創作此詩,以書信形式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談煉師的隱居修道生活。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修道文化的關注。
微風收宿靄,細路繞平皋。
石亂春溪急,山寒曉月高。
鳥聲時出樹,花氣欲侵袍。
行役兼清賞,驅馳未覺勞。
了無勝負著胸中,三百枯棋破老慵。
云陳春收花脫樹,雹聲夜碎月銜峰。
危機每憚張頤虎,窘步休夸獨眼龍。
無復漳州賞新妙,只應公論付吾宗。
酷愛鵝溪水,潺潺傍馬流。
落梅寒崦靜,啼鳥暮村幽。
我病今朝已,君家有酒不。
新齋最奇絕,猶得少淹留。
文武中興相,名高北斗南。
茂弘恢遠量,安石暢玄談。
六策陳丹扆,三休寄夢庵。
人亡今孰頼,憂國意如惔。
膠庠夙昔記追隨,物變時移萬事非。
曉闕風煙胡騎滿,夜窗燈火故人稀。
中郎秉德無瑕颣,平子談經有旨歸。
獨我衰遲愧朋友,蹉跎已覺壯心違。
偶逢豺虎寢天關,事有當言恥口緘。
不建侯藩控西北,別求何策保東南。
幸投草野言無棄,退就山林老亦甘。
束起舊書歸舊隠,遠依福曜炯臺顏。
荊梟昔見惡,去楚將巢吳。
妖音不知革,吳豈荊人殊。
梟能戒頰舌,勿復輕鳴呼。
雖荊亦容爾,何必他邦居。
昔人稱水淫,好潔若無奈。
居然一日間,洗滌十余過。
君看七尺軀,孰與此心大。
洗心儻亦爾,會絕客塵涴。
黃發三朝老,勤勞險阻中。
十年流馬策,一日斷鼇功。
汛掃乾坤靜,扶持廟社隆。
璜溪今寂寞,仿佛見英風。
逐客初從瘴海歸,平生未識想英奇。
致身不負管城子,報國聊將雕面兒。
舌在壯懷猶未已,途窮俗眼少相知。
虎頭合是封侯相,笑挽天河會有時。
有意扶名教,躬行語默中。
楷模陶士器,藥石補天聰。
衡岳鄰新卜,伊川道已東。
傳經知有子,接武大明宮。
懶逐交游戶晝扃,客來曳履亦逢迎。
舊知吾里多豪雋,親識君家好弟兄。
瓜芋滿畦聊卒歲,琴書一榻寄平生。
驊騮歷塊終千里,俗眼悠悠未可輕。
君不見邯鄲邑令昔好奇,強指金燈花作芝。
得非美瑞世罕見,遂假凡草相漫欺。
君家聞有真三秀,近出高楹照簷霤。
不須仙客費耘鋤,協氣蒸成自榮茂。
信知為善來嘉祥,得此上藥扶年長。
庭階令子映蘭玉,要使如芝冠眾芳。
使君尊老致聃彭,躋彼公堂醉兕觥。
祝饐俾觀新禮節,縱談猶說舊升平。
厖眉昔日商山皓,尚齒當年洛社英。
盛事歡傳旴水上,賡歌歸羨屬儒生。
詩人零落嘆才難,二妙風流壓建安。
已見詞鋒推晉楚,定應臭味等芝蘭。
鴻軒意氣慚交呂,鳳躍聲華敢望韓。
咫尺煙塵不相見,它時惆悵隔金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