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夢英大師
紀贈歌詩數百人,序師多藝各求新。
未言篆隸飛龍鳳,且說風騷感鬼神。
琴有古聲清耳目,鶴無凡態惹埃塵。
英公所學還如此,不錯承恩近紫宸。
紀贈歌詩數百人,序師多藝各求新。
未言篆隸飛龍鳳,且說風騷感鬼神。
琴有古聲清耳目,鶴無凡態惹埃塵。
英公所學還如此,不錯承恩近紫宸。
為夢英大師作詩紀念饋贈的有幾百人,為大師作序稱贊其多才多藝且各有新意。先不說大師篆書隸書筆勢如龍鳳飛舞,單說他詩詞文章能感動鬼神。他撫琴有古樸之音,能讓人耳目清爽;養的鶴超凡脫俗,不沾染塵世塵埃。英公所學如此不凡,理應受皇帝恩寵接近宮廷。
紀贈:作詩紀念饋贈。
篆隸:篆書和隸書,這里指書法。
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泛指詩文。
埃塵:塵埃,比喻塵世。
紫宸:宮殿名,這里代指宮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夢英大師是五代宋初著名高僧,工書法、善詩文。當時文人雅士多與他交往,為他寫詩紀贈很常見。詩人可能也是與大師交往過程中,被其才華所折服,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夢英大師多才多藝、高雅脫俗。特點是從多方面展現大師才能,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為研究夢英大師及當時文人交往提供了資料。
《論語》皇疏久代薪,
海神呵護尚如新。
《孝經》亦有康成注,
合付編摩《鄭志》人。
吳兒歌采桑,
桑下青春深。
鄰里講歡好,
遜畔無欺侵。
筠籃各自攜,
筠梯高倍尋。
黃鸝飽紫葚,
啞咤鳴綠陰。
不堪細字眼猶花,
熟睡分明暫到家。
何獨能收小兒淚,
客中時可當乘槎。
古學陵夷失本原,
讀書萬卷誤元元。
從今相勉躬行處,
士庶人章數十言。
萬樹夭桃百囀鶯,意中別有最傾城。神樓縷緲身難到,心地空靈目已成。水月鏡花偏可戀,農香人影總多情。掃除倚翠偎紅念,消受相思過一生。
樓前花放下樓行,態自矜嚴體自輕。語出眉梢須領會,波生眼角定聰明。羅襦難掩肌香透,紈扇猶緣臉暈擎。越近中年人越艷,半關風韻半關情。
畫堂前后寂無人,逼近豐容看個真。那料窗中先著眼,卻逢簾底乍回身。為卿來意情應會,教婢傳聲語實親。平日持家風格峻,不曾輕易露微嚬。
不是琴挑卓女絲,不關天壤恨凝之。若論才調原如婿,祇覺聰明獨讓伊。過眼風情俱是約,真心恩愛本非私。愁來只怨天多事,偏有今生見面時。
令公來,敵壘開,免胄直進胸無猜。
花門錯愕拜馬首,遽前譙讓執其手。
指天為誓酹杯酒,愿擊吐蕃贖厥咎。
此時神策觀軍容,方建大議幸河中。
駿馬如花妾
平生不負春
如何飛燕語
不恕輦邊人
雞鳴又逐下山風,星落云重路尚蒙。未出朝暾煙在水,既歸華表鶴離空。人間寒熱一身里,大地悲涼百歲中。世去時移看若此,力窮心拙道還窮。
即使重裘也覺寒,推蓬枕畔見層巒。去憎亂石堆高岸,歸愛輕帆吼夜湍。無數云霞迂笑傲,幾多鷗鳥自蹣跚。近懷不是重重惡,一月那傷行路難。
十載龍堆泣大霜,至今無計避行藏。鯨歸碧海事還有,僧老青山信又荒。對我崎嶇看怪石,愁人曲折是鳴螀。吟魂攪徹渾難寐,百夢無如此夢長。
一處心肝幾處懸,常啼縱死卻關天。欲明是玉難為腳,不去挑柴也負肩。火入巨溟終竭海,絲連危石莫沉淵。洪濛萬古無人判,骨似輕埃不用憐。
世機傾動似輕梭,何處堪容贊與訶。掘地若能尋上古,補天方信有神媧。猿啼暮嶺魂難醒,浪打高巖石易磨。且系孤舟依峽宿,靜看寒月照懸蘿。
摩醯品字一齊開,失路原因得路埋。長見秋風吹鹢首,管收和淚泣驢胎。金輪負鐵終成塔,玉露侵人不上臺。君已白頭吾漸老,三夫市虎謗還來。
乞食難逢宇宙清,菊花無計覓殘英。正當好境有猿嘯,未必愁人盡水聲。雨暗憶過三老坳,夜深還下五婆城。獨持此意知多少,千尺云峰插石屏。
長吟曲岸送歸舟,片葉投江影自浮。水落新痕依獨鶴,日斜枯木過鳴鳩。心田有路尋難見,鬢雪無聲獨暗流。縱使云擎石獅子,錯令人笑強抬頭。
遠沙常白樹常藍,細碎平生有獨慚。且盡悲歡成鈍鳥,先欣師友得名巖。木蛇宛轉無長短,寶鏡明蒙隔圣凡。食蔗流年宜漸好,肯呵涷手擘霜柑。
固窮誰得似,汎愛竟何如。
齊客空彈鋏,虞卿枉著書。
徒勞門駐馬,無補釜生魚。
寂寞人云苦,君顏日每舒。
生事緣儒誤,傷心近老貧。
一餐資弟子,數口仰交親。
身屬工詩病,人譏貰酒頻。
時瞻戶外屨,多是問奇賓。
乾坤何地許揚眉,
海上逢君淚滿衣。
泥飲已虛蝴蝶會,
寄愁惟詠杜鵑詩。
平陵松柏人誰問?
京雒風塵客自知。
擬約子猷重過訪,
扁舟春雪預相期。
遼廣歸來二紀強,
脫身煙瘴遠沙場。
僧多吟友詩常淡,
家見玄孫壽且康。
殘月夜潮渡漁浦,
飛花春雨客錢塘。
西山后會何妨數,
管趁年年早茗香。
何處春深好,
春深道韞家。
綺窗閒詠絮,
芳徑偶尋花。
藝敢誇三絕,
胸宜富五車。
曲欄閒倚遍,
紅日又西斜。
緹室葭灰飛律管,
鳳闈春色動年芳。
仙源積慶誠無際,
永戴宸慈襲美祥。
平時州縣間,上下意苦異。
善書肘或掣,有志奚由遂。
子今得所從,展布有馀地。
兩賢更勠力,萬物應吐氣。
相期召杜功,奕奕照采世。
不須峴首碑,自有樵川志。
燁燁鐘靈草,青蔥發澗阿。九光呈玉葉,三秀挺瑤柯。滴露滋苔蘚,蒸云映薜蘿。蚤知王佐出,寢殿有興歌。
丹崖藏淑氣,白日涌靈葩。百本俱擎露,千林競照霞。瑤池仙母住,勾曲羽人誇。寧似商山客,成功翌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