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六十八
《論語》皇疏久代薪,
海神呵護尚如新。
《孝經》亦有康成注,
合付編摩《鄭志》人。
《論語》皇疏久代薪,
海神呵護尚如新。
《孝經》亦有康成注,
合付編摩《鄭志》人。
《論語》的皇侃疏義長久以來在中土近乎散失(如同被當作柴薪),幸得海神(代指日本)呵護保存至今仍如新。《孝經》也有鄭康成(鄭玄)的注本,應當一并交給整理《鄭志》的學者編纂保存。
皇疏:指南朝梁皇侃所著《論語義疏》,是《論語》重要注疏,中土久佚,日本保存完好。
代薪:代指被廢棄如柴薪,喻指中土原書散失。
康成注:東漢鄭玄(字康成)為《孝經》所作注解,中土已佚,日本或存。
編摩:整理編纂;《鄭志》:鄭玄弟子記錄其學術問答的著作。
黃遵憲1877年任駐日參贊期間,考察日本文化時發現,中國失傳的漢唐經學典籍(如皇侃《論語義疏》)在日本保存完好。此詩即記錄這一文化現象,反映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禮失求諸野’的特殊背景。
詩借《論語》《孝經》注疏在日本保存的事例,展現中華文化在異域的傳承,既體現作者對典籍散佚的關注,也暗含對文化傳播與守護的思考,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學見證。
未遣枯桐逐灶煤,君今收拾到微才。
東山謝傅為時起,前度劉郎何處來。
自喜余年瞻日表,恐無奇策上云臺。
尊前不用悲流落,懷抱相逢且好開。
世綱連天天地窄,君乃對人眼青白。
口占道論余五千,身徃仙山尋八百。
趙侯精靈足詩態,員子慚愧今詞伯。
不須對月人自三,他年共作滄浪客。
三見春歸人未歸,天涯依舊賦春詩。
一官得失不相補,萬事乘除只自知。
年去年來供屈指,嶺南嶺北入支頤。
柳眉桃臉競時節,難遣東風染鬢絲。
東京望重兩儒先,經術傳家幾百年。
派別九僊緜慶胄,運逢千載毓真賢。
鼎槐未即登三事,社櫟何知托二天。
壽考祝公如衛武,愿賡淇澳入詩篇。
溪云障微陰,竹風消午暑。
行窮紫翠間,金榜開梵宇。
殘僧四五輩,衣破貌淳古。
碧筒??寒泉,屋角掛飛雨。
高堂儼遺像,丹青爛圭且。
當時立廊廟,兄弟皆接武。
誰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
石麟臥斜陽,斷碣枕庭廡。
悟此笑世人,微榮何足數。
淵淵西土,惟天之府。昔際大吏,以?以虎。不寬如之何,民亦仇止。不儉如之何,人亦悴止。
有羨其輸,有豐其橐。左公右卿,則覬我得。厥佐聯聯,乃翼乃前。嗟我君子,則噤不言。
戾極而傾,疾用不寧。既殛既鉏,伊我皇明。
皇曰西土,惟我有痌。其守自今,惟寬儉是庸。格其難頑,慰其嚬呻。
皇言載恩,侯心載仁。孰是遠斯,而不率馴。
瞻彼江梁,我民我阜。惟皇之德,惟侯之守。敢恥于詞,以詔不朽。
碑存溪石高嵯峨,漢字漫滅新鐫訛,臺非舊筑行人過。
赤帝當年布衣起,老嫗悲啼白龍死,芒碭生云凝夜紫。
一朝花發咸陽春,老劍磨血消京塵,歸來故里天上人。
千古斜陽愁色里,草沒荒城狐掉尾,不信英雄化為鬼。
使節西來快舊游,淳和一洗蜀鵑愁。
文章星斗三千帙,號令風雷六十州。
北虜??瞻司馬相,南夷祇畏臥龍侯。
愿君翻出調元手,萬億春兮萬億秋。
大手聊分八使車,腰叢六印益紆徐。
圜扉鞠草刑無濫,萬灶熬波國有儲。
航棧蠻琛紛絡繹,權衡選路不崎嶇。
蒼生久鬰為霖望,早晚征書下玉除。
雨足歛煙云,山晴開錦繡。
良哉信心人,知有向上竅。
攜家上崔嵬,法席為宏開。
五百阿羅漢,擲錫與浮杯。
赴供如云集,壽山增岌岌。
次男慧性開,念念皆迪吉。
徑山不覆藏,言外要承當。
風云重際會,歸去侍清光。
此地相從驚歲晚,登臨況是客歸時。
卻將襟抱向誰可,正爾艱難唯子知。
情到中年工作惡,別于生世易為悲。
梅花盡醉清江上,黯澹西風凍雨垂。
敵舫浪花翻,瞿塘動暗關。
君因漢戈甲,守固蜀江山。
軫域澧渝接,樓船滟滪閑。
如何寧邑事,不屬邇臣刪。
吟詩夜半霜月白,胡床夢作乘槎客。
醉中入月捉玉兔,手摵桂枝鳴策策。
風吹天河銀浪高,月邊星宿相周遭。
五色機頭索云錦,天孫一笑顏如桃。
天河下接武陵溪,重覓仙源路卻迷。
五更波上回煙棹,半空飛雨落凄凄。
羽衣稚子雙瞳方,伴我清江老嚴光。
落日還收釣筒去,蘆風起處暮天長。
習習春風軟,遲遲春日暄。生意遍宇宙,盡托青皇恩。
屏翳剛作惡,一夜如翻盆。奔流萬壑怒,比曉千山昏。
鳴鳩喚我起,杖屨行中園。呼僮理僵仆,春事無半存。
蓬蒿增意氣,蘭藥遭排根。雖無桃李妍,卻有桑麻繁。
萬化相除謝,此理誰明論。去去勿復辨,榮枯任乾坤。
野意樓前滿,秋聲樹杪回。
歲華行老矣,午夢思悠哉。
碌碌甘捐棄,時時幸往來。
不才詩有債,多病酒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