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十二首 其四
陰陰桃李晚妝遲,萬里橋頭叫子規。拜月歸來人語靜,金釵失在竹廊西。
陰陰桃李晚妝遲,萬里橋頭叫子規。拜月歸來人語靜,金釵失在竹廊西。
江深寂無聲,旁岸時??。
推篷細聽之,迺是石間滴。
固知水之鳴,多出石之激。
如何厭喧人,罪水不罪石。
吾在水石間,雅性雖嗜默。
鳴非吾敢嫌,激非吾敢責。
奉解水石紛,兩各適其適。
公之還,謂常還兮,獨不謂公害。
著儒冠,學其??矣,于圣之關。
仕其簉矣,于鼌之耑。
孰驅我牡,兀淛之湍。
孰駕我熊,兀桂之岏。
交中互外,迭來更繁。
壹心苦力,幾暑且寒。
于何景遠,于此懷安。
四三皇王,效何當完。
九八元凱,志若為闌。
斯夢斯環兮,隮我閶闔之間兮。
鯤鵬振翼初九萬,楩楠歸根終數寸。
穉須有發老有收,養之各要適其分。
三兒讀書翁臥聽,生涯固有何所營。
功名羞從奇道取,文學厭與今人爭。
誰揭此齋函二意,翁養其恬兒養銳。
今雖異養后同功,一本莊椿三郄桂。
桂隠心雖欲謝名,其如德與桂俱馨。
研窮詩學杜為史,勘破賦家騷是經。
豹變不容藏炳蔚,鴻飛何遽入青冥。
淵明門下無車馬,竹杖芒鞋敢扣扃。
潯流容派兩江口,中有一城大如斗。
埤堞甎抏土藉隍,樓臺瓦潰泥漫霤。
入言淮海初到時,江獻其清山獻奇。
彼私得之既以去,今幸存者皆其遺。
古藤陰下非眠處,肆言成讖終還悟。
末禍休冤黃綬欺,初謀已被儒冠誤。
眉山處喪與得坎,朱崖儋耳全吾身。
孰知淮海造三昧,猶與眉山隔一塵。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與君為大雅。雨雜吾伊聲灑灑,勸君讀書無茍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風雜吾伊聲沨沨,戒君讀書無雷同。
竹生受虛松受實,根器性天道之質。他人見疎君見密,一薰舊染百俱失。
風雨不移君讀書,由松之實悟竹虛。回首書皆糟粕余,一真超然萬物初。
松竹于學機相觸,學成終不負松竹。拔地摩天立于獨,逃獨歸群成更熟。
夜窗燈黯鬰,春枕夢交加。
二父隨朝露,余生任歲華。
倚廬晨復夕,占鵲驗還差。
為報兒曹道,先收待客茶。
創意入倉稽斗斛,乃逢兩鶴三頭鹿。
意者殆天假其衷,憐我清高墮于俗。
翛翛兩鶴雄與雌,三鹿雄雌連一兒。
本生自有山林在,安用來游城市為。
出山入市已失腳,況傍官倉疑更錯。
口與身為沒齒讎,心因腹作終日惡。
我歸徑欲追喬松,爾鶴爾鹿來相從。
一為先驅一后從,共馭元氣騎清風。
永嘉之重自晉始,積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異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執弟子禮。
聊將舌本吐寸璣,輒自腳跟參萬里。
藏中觸處隨光明,言下從誰得原委。
國子博士陳先生,初受皮膚終骨髓。
孤篷今轉大江西,猛象欲踏黃河底。
但恐黃河深更深,水浮太空空浮水。
裹糧學道仆馬疲,歸家落照在簾里。
自有余師更求師,棒頭打出乃其理。
況人胸中各法門,陳君韓子吾柳子。
雖有心印不敢傳,恐君呵佛罵祖爾。
眼醒蓬島飽瀛洲,他水他山何足游。
郎宿自闌朝北極,使車誰枉指南州。
浩浩湯湯廣諸海,無人能與相融會。
天遣公開東計臺,融會諸海新詩內。
奇奇怪怪桂諸峰,無人能與相會融。
天遣公開西帥府,會融諸峰古文中。
進衣怱遽吾民事,退食從容吾道許。
詩文平淡潮柳州,公則視之為末藝。
包籠天地孟軻篇,收管山川馬遷記。
仰觀俯察易象真,更勘畫前精入神。
未為三公效燮理,先與萬物歸彌綸。
事非戰國而來事,人是羲皇以上人。
黃堂指顧了凡最,紅幕奔馳了苛碎。
更無可了別駕翁,贏得徜徉是非外。
未有可偷風月天,崢嶸新起東偏廢。
風含渾沌竅里音,月弄光明藏中態。
吹開云雨天益高,照破山河地加大。
兼之足以答公余,妙處何人同領會。
無酒客有詩相酬,有酒可無客相對。
主酣客醉舌俱饒,說到無聲無色界。
發難恃細并毛融,骨不禁清連肉蛻。
目不信為山河影,耳豈信為天地籟。
主困欲眠客且歸,不容耳目寧容喙。
南中豈無巖,三洲蓋其杰。朅來五羊初,滿聽行人說。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蠟。
遙觀似舜峰,迫視疑禹穴。數畝腹空洞,十丈口谺豁?;醒扇肫溟g,眼亂欲生纈。
寬處晃如堂,狹處黝如闥。彎跧角門隈,屈曲磴道劣。土膏兀參差,形象鬼塑湼。
人立雙足欹,獸臥半身沒。斑爛旋洑文,鉤鎖玲瓏骨。伏撐突如櫨,斜拄岌如棁。
倒懸云乳凝,上溜井花冽。地空聲殷雷,石鹵色蒸鐵。暗中漏微明,圓處留小缺。
倒指數不勝,百怪千萬譎。游人得娛嬉,造物費曲折。
靜言萬物初,含氣如聚沫。流者氣之融,峙者氣之結。時于融結間,故故出奇絕。
巨靈盤古機,雖妙不容測。要之幻虛空,無乃等戲劇。
居人玩視之,過客三嘆息。濂溪艤行舟,眉山稅歸轍。籃輿相踵來,瀟灑祖無擇。
三公走龍蛇,千載磨歲月。夫誰四三公,吾學亦云末。
引杯酌髯丞,未老其勿輟。朝夕神所游,古今理之窟。
從渠好事人,而酷嗜尤物。
坐曹在西退食東,一間然爾萬不同。
彼無乃俗飽吾聒,此不勝幽醒我聰。
不律不呂自中節,非夔非襄誰傳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則銀漢鍧穹窿。
開窗即之辨所以,老松不受風所攻。
松莫之御非自虣,風無所爭不相容。
二者無心一有感,自然成聲關大通。
混沌之竅君之耳,松風觸處天機融。
聲之真者非固有,況復流歸形似中。
潺潺??蓋其似,得真忘似君新功。
更收吾耳聽以氣,一掃從前真似空。
草木歸根穩,昆蟲入蟄深。
若為吾自覺,猶與世相尋。
江月幽人態,松風大雅音。
紅塵任相袞,終不點初心。
殿上舊開醫國口,閩中新出活人手。
亙野桑麻水旱余,連村煙火兵戈后。
饑得以食寒得衣,召為之父杜為母。
公為民賦閔雨詩,民為公立遺愛碑。
古人祈天翦爪爾,今守禱佛燃臂誰。
充其不忍寖以大,德之難忘特其微。
東閩人怪去何遽,南徐人怪來何暮。
油然無心出岫云,去來遲速隨所寓。
漢相無人不曰歸,韋賢未老何時去。